2022年西南大学公布了首批微专业开设名单,学校的22个学院开设了21个微专业。这些微专业中,有热门的大数据分析与数字经济、大数据商业分析、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无人机技术及应用等热门专业,也有如乡村振兴、农业法规与农业执法、伴侣动物科学等农学类“冷门”专业。
微专业的热度来自广东工业大学的首个智能建造微专业的设立上,2021级的50名本科生在首个微专业的开班仪式上喊出了媒体的关注。其实,广东工业大学并非是国内首开微专业的高校,早之前就有北京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山东大学、湖北工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湖南工商大学等高校均在微专业上有所探索。
比如北京大学开设有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微专业,该专业的学生需要修完4门课程、共计10个学分,该专业的开设目的就是为想加入国际组织工作的大学生,在完成自己主修专业的同时,能获得进入国际组织就业的基本能力与应聘条件。我们从北京大学的这个微专业的简要介绍中发现了微专业的主要用途。
又如山东大学开设了17个微专业,有些专业主要是为在校生衔接本科、研究生阶段的人才培养体系而设置,为提升专业培养、职业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匹配度;如广东工业大学的微专业,可以让土木建筑类、计算机类、自动化类学生之间相互选修对方的部分学科知识,从而实现跨学科领域知识的学习与工程实践能力。
像西南交通大学在一年前开设的“心理健康服务”微专业更能让大家体味到微专业的开设意义,该专业包含了基础课程组的4大课程,再加上专业方向课程组的6门课程,一起组成了一个让学生能够快速、系统而精细化的账务相关心理健康服务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促进全民心理健康意识的提升。
每一所高校开设微专业的目的均有所不同,有些高校的微专业是为学生毕业后提升就业面或者就业能力方面考虑;有些高校是为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学生知识融合度上进行深入开发;有些高校是基于地方经济或产业服务,为地方经济或行业提供更多人才进行考虑;而有些高校则是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课程选择、拓宽学生视野等方面着手。
了解过微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们,应该已经清楚,微专业与辅修专业并不相同。辅修专业是完全参与学习自己主修专业之外的第二专业,按照学校既定的第二专业课程安排进行学习。而微专业则更为灵活,它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随时被更好的方案所迭代与优化,是一个典型的交叉、融合型多学科实践课程。
虽然很多高校对微专业合格的学生发放有微专业证书(结业证明书),但是该专业是不具有学士学位授予资格的,这点与辅修第二专业完全不同。
西南大学考研(西南大学考研分数线)
评论列表 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