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蜂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以新疆红花蜂蜜为研究对象,揭示了新疆红花特色蜂蜜中含有特殊的生物活性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Safflomin A),该发现为新疆红花蜜的开发应用与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上。
蜂蜜的品质特征及营养功能与蜜源植物、蜂种、产地环境、气候等密切相关,不同品种蜂蜜之间差异显著。新疆红花作为一种重要的蜜粉源植物,历史悠久,分布面广,天山南北的广阔平原地区均有种植。但限于其分布地理环境限制,国内外对其开发利用仍不充分。
团队研究表明,西方蜜蜂可通过从红花吮吸花蜜酿造为蜂蜜的过程,将红花中的生物活性成分转移到蜂蜜中。研究发现新疆红花蜂蜜含有丰富独特的生物活性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Safflomin A),此发现既可作为红花特色蜂蜜的特征标志物,又可作为其质量分级标志物加以应用,为新疆红花蜂蜜的开发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项目资助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的支持。
AUTHOR INTRODUCTION
通讯作者简介
吴黎明 研究员
吴黎明,男,1973年6月生,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蜂产品优质高效生产、质量安全与风险评估等研究工作。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1完成人,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兽药残留与控制”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蜂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团队首席科学家,中国养蜂学会蜂业标准化工作组组长。
获各类成果奖12 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 项(优质蜂产品安全生产加工与质量控制技术),省部级一等奖2 项,三等奖1 项;主持完成国家或省部级项目近20 项,发表Q1区SCI论文30 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6 项。
王凯 副研究员
王凯,男,1988年6月生,安徽芜湖人,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6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2016年7月至今就职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现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蜂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科研骨干,主要研究方向为蜜蜂及蜂产品学。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动物营养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课题。近五年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0.588),ESI高被引论文1篇,中文第一/通讯作者论文8篇,H指数23,论文总他引次数超过1000次。兼任BMC Complementary Medicine and Therapies (2020 IF=3.659,JCR Q1)副主编、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 (2020 IF=6.543,JCR Q1) 编委、Journal of Immunology Research(2020 IF=4.818)客座主编;同时担任Nutrients等多个SCI杂志的主题编辑(Topic Editor),担任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等多本SCI杂志审稿人,智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Chilean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科研项目海外评审专家。以第一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项、副主编著作2部,2019年入选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香山英才”。
《食品科学》新媒体联系方式
欢迎食品及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老师及博士生在《食品科学》平台(官方订阅号、官方微博、网易号、今日头条号同步)上免费发布最新原创的科研成果、科研趋势及观点见解,我们将竭诚为大家宣传推介,扩大学术影响力!同时欢迎用人单位发布最新招聘信息!
投稿请联系《食品科学》新媒体部(QQ:707717405;e-mail:707717405@qq.com)
编辑/责编:张睿梅
文章及作者简介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官网。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即可查看文章英文摘要。
为进一步促进动物源食品科学的发展,带动产业的技术创新,更好的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食品杂志社在宁波和西宁成功召开前两届“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的基础上,将与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许昌学院于2021年11月27-28日在河南郑州共同举办“2021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欢迎相关专家、学者、企业家参加此次国际研讨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官网)
评论列表 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