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杀人”,也叫“无差别杀人”,是指没有特定下手目标,随机挑选被害人的杀人事件。这种案件近年来频出。舆论对随机杀人案的讨论,通常聚焦于谴责凶手的罪恶,和同情遇害者的不幸。《 我们与恶的距离》是一部电视剧,这部剧则把视角拉到更广,展示了案件发生后,受害人、凶手和辩护律师三个家庭遭受的伤害。而在另一些关系里,受害者却可能是加害人,批判者又是新的施暴者……
在该剧的官方脸书主页上,有不少观众留言说:这部剧会让他们在面对社会案件时,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4月27日,广东东莞东城下桥银丰路某小区对出路段,8岁女孩陈某步行前往校车候车点乘车上学时,被迎面而来的犯罪嫌疑人张某(女、26岁)突然用刀扎伤。犯罪嫌疑人张某被警方当场抓获。4月28日下午2时许,广西北流市新丰镇健乐幼儿园,一名25岁男子闯入幼儿园中,持刀将幼儿园老师和学生砍伤。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 面对我们与恶的距离,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似乎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层出不穷的“恶”,也反映人心的浮燥与不安,更反映出人在困境中的挣扎与本性。单就自我意识而言,又分本我,自我和超我。一般而言,我们都只停留在本我上,而当受到一些不良的影响或者冲击后,就会把人带入自我的状态上。很多时候,我都在思考,是什么让我们忘记了“善”,又是什么让我们记起了“仇”。或者有的是因为冲动,有的是因为绝望,有的是因为挣扎,又或者是因为惴惴不安吧。但不管怎样,我们始终是要面对生活,面对现实,有句话说的好,如果改变不了,那么就要学会接受,接受这个社会所带给我们的现实,也接受我们的无能为力,从《我们与恶的距离》这个剧中,我们不难发现和看出:善良和罪恶,关爱和暴力,一线之隔。
“拍这个故事的初衷,是想撕掉标签。我们没有定义谁是恶、谁是善,想认同谁,由观众自己决定。”该剧的主创在接受采访时说。
作为一名高校老师,特别是研究和扎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个舞台时,我们就得要深入的思考了?我们常常所讲的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在三全育人的基础上,我们了解学生,认识学生,发展学生,在三全育人的基础上,我们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在三全育人的基础上,我们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发展社会。我们从来都不会因为身陷沼泽而放弃开始的理想,我们也不会因为身临绝境而有所退缩。我们会把所有的努力和坎坷看成是人生路上的一个经历,我们并没有把它看成是人生路上的”恶“,在偌大的城市中,善与恶、美与丑,现实与理想,辉煌与暗淡,随时都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作为一名老师,在教育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我会把社会的温暖传递给他们,会把岁月的磨炼告诉他们,会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告诉他们,让他们始终记住:无论社会有怎样的变化,我们要有做人的底线、要有做事的格局,而不是抱怨、指责和谩骂。
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走过的路、吃过的苦都不一样,但我们人生目标是一样的,那就是我们的诗和远方。
我也曾感到无比的绝望,对人生, 对未来。但这么多年我走过来了,不论好与坏,起码,这么些年的人生经历告诉我,当我遇上”恶“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互相沟通、互相体谅?是不是可以停止对彼此的伤害?能不能继续谈梦想,该把自己的希望放在哪里?因为我非常明白,站在不同的角度,拥有不同的生活经历,都会让我们产生不同的结果。没有什么绝对客观,尝试从不同维度去理解问题,去思考是什么让别人说出他们的观点,才是一件更有意思的事情。 《我们与恶的距离》没有把目光限制在命案之后一群人的自我修复,而呈现出复杂的全貌,注入社会反思。 归根结底,解决伤害最好的方法是善后和预防。在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我非常关注时事,一来,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素材,二来,是作为在写文章时的一个思考,然后加以分析,梳理和整理,以便我们更好的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社会。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无论是善与恶,它们都只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只能代表一个方面,而不能以偏 概全,也不能钻牛角尖,更不能幸灾乐祸。
我们与恶 的距离,有的时候,可能是因为一句话,一个微乎其微的小事,人要不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这是作为一个人最起码的底线与善良。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马加爵事件,马加爵是一个贫困山区走出来的大学生,他能够一步步进入大学,可以说非常的不容易。本应该拥有美好的人生,然后却因为自己不会管理情绪,最终犯下了大错;也让自己年轻的生命,终结在了人生最美好的年纪。我们与恶的距离,有的时候,可能是因为一句话,一个微乎其微的小事。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重点突出的要把“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好好思考。我也一直在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到底在哪?为什么频出类似的事件,是个人的问题?还是社会的问题?暂且不去说为什么会发现此类事件,先说说我们该如何去预防呢?在我们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要学会身体力行,学会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了解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家庭、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从一个侧面去了解一群人,从一群人中去发现一个侧面,我们所有的不惑与问题,都在于很多时候,我们是后知后觉的,或者对于同一类型的问题,没有很好给予分析、探讨与碰撞,而是草草的以和平的方式结束争吵、矛盾和存疑的地方。
解决问题的最好的方式是共情、用情、陈情。育人的最好的方式是用心、交心、诚心。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我们忽略了某一个点,而直接导致了另一个困惑而引起的。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我始终坚持一个“全”字。全面了解,全面分析,全面解决。而不是半途而废,一知半解,半信半疑。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工程师更注重的是实践,既要会说,更要会做。要做好大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就要探索到达他们心灵的途径。在高科技不断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们通过各种媒体听到的已经很多,他们更需要的是行为上的楷模。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既要“学为人师”,更要做到“行为示范”;既要有学术水平,还要有品格、有人格,用博学和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在方式方法上,要着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双向交流,平等讨论。既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又要利用好校园文化等传统阵地,同时适应网络化、信息化的形势,创造一些新的方式方法。要继续深入探索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规律,把握这种发展趋势。从而把这一工作做得更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更富有成效。
思想政治教育考研(思想政治教育考研考哪些科目)
评论列表 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