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琦(中国人民大学)
近来,“逆向考研”现象引发关注。一些学生由“双一流”高校第一志愿考入“四非”院校(非985、非211、非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突破“向上考研”来提升学历背景的一般规律和认知,再次触发公众考研“内卷”的焦虑神经。
专家和媒体主要将其中原因归结于两点,一是就业市场中很多岗位的基准门槛需要硕士学位,二是目标院校的报考条件、地域、就业等和考生个人更加匹配,是打破“唯名校论”的结果。
需要明确的是,如果一所高校的某个专业实力强劲,那么其社会声誉和建设力量也会相应地比较突出。例如,普通985的传媒类学生考研中国传媒大学,即使中传不是985,也通常会被认为是比留在本校读研更好的选择。而一所“四非”院校的某个专业就算在本校再强势,也未必比得过综合各项指标被评定为“国家一流学科”的院校专业。因此,大众所讨论的“逆向考研”基本可以判定为是“向下考研”。与此同时,高考的筛选意味着在应试的选拔中本科985、211的学生在考研中仍然具有一定的竞争力,“逆向考研”又降低了难度,虽然绝对人数占比比较小,可最后这部分考生“上岸”成功率高,入学之后比例被放大,才称得上一种现象,但绝不是普遍的现象。
那么,“逆向考研”意味着不好高骛远,不“唯名校论”,可对于考生来说真的是一个理性考量之后好的选择吗?
从前,更为普遍的观点是,如果研究生就读学校不如本科,那么就属于“学历降级”,不如不念。但现在观念转变成了“有书读”。一考研机构负责人介绍,据他观察,本身来自好学校的学生大部分心气比较高。站在考生的角度上来说,如果能去清华北大,想必即便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科再有特色、和华为的关系再紧密,新闻报道中报考杭电研究生的96名浙大本科生也不会选择杭电。
“逆向考研”,根本上来讲还是因为考研的难度提升,竞争激烈,导致考生的报考意愿趋向保守。往年初试考到三百八九十分已经算得上是高分,而今年很可能连复试线都过不了。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人数(即2019年报考)为341万人,新冠疫情暴发之后,2021年的报考人数跃升为457万人,同比增加21%,创近十年增长率新高。
外在环境和形势的变化体现在每一个个体的抉择中,逆向的道路看似是考生主动选择的,其实他们是被动的,是被推着走的。疫情也深刻影响了这一代大学生的心态。网课之外缺乏学校的氛围社交,也缺乏在社会中的参与和互动,各自抱着电脑上网课,学生们普遍处于一种比较孤立的、闭合的状态,看向未来时的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加。再加上近年来经济形势下行,对于高考考入985、211院校的学生来说,就业形势同样不容乐观。由于中学时期老师和家长所允诺的光明未来并未如期来临,学生没有收到特别正向的反馈,“上名校”不再是非实现不可的执念,反倒是“有书读”成了一种缓解眼前困难和尴尬的手段。上述考研机构负责人说:“原来很多学生考研的目的是实现逆袭,一步到位,但现在我们更建议学生抱有‘只要人生向前一步’的想法去努力就好。”
“逆向考研”说到底还是无奈之举,是退而求其次,而非主流选择。将其归结于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结果,归结于目标院校的专业够强,无疑忽视了这部分学生选择的纠结、困境与无奈。社会和市场应提供给学生更多的道路,才能更多地保障年轻人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如果有得选,你愿意“逆向考研”吗?
评论列表 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