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在业内兼具实力和名气的中国政法大学,也避免不了被学生”放鸽子”的命运。近日,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发布的公示显示,32名研究生放弃入学资格,一时引发热议。
9月21日下午,中国政法大学研招办回应媒体称,32人是未按时报到的研究生总数,校方基于学籍管理规定时限判定学生是否放弃入学资格。同时,校方将严格按照计划招生,不会因此补录其他考生,校方对学生放弃入学表示”尊重学生的选择”。
近年来,”录而不读”好像成了一个固定热点,在每年秋季准时出现。录取之后,学生未按规定办理入学手续,简称”录而不读”。而其原因也大多可以归结为找到好工作、考上公务员、出国留学、被调剂到非全日制等几大类型。
每每出现此类事件,舆论也可以大致一分为二。一方认为法无禁止之下,不过是出于发展角度的个人选择而已,另一方则认为,不想去的话复试时就可以将机会留给其他人,一度有人建议如此学生应该被纳”失信名单”。
而相关学者”录而不读”不仅危害到学校的招生秩序,还会造成高校教育资源浪费的解读,更将这种对立观点的交锋推向了高潮。
“‘录而不读’造成教育资源浪费”的结论本身没什么问题,真正的问题出在程序上,补录环节的缺失让”录而不读”失去了补救的机会。
恶意”不读”固然该罚,但在求学这个问题上,恶意的终究是少数。一个不可以回避的问题是,多数人考研只是为了得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这背后难免就有把考研当”备胎”的可能,在复试中掩盖部分实情。但录取通知书的下发与学生的报道不是前后脚的事,中间的时间足够学校与学生进行相应的沟通,了解可能存在的情况,制定补录的预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再寻常不过,但教育资源始终具有公共资源的属性,如何让这些资源得到更好的使用,并不能单纯指望个人。合理处理被浪费的研究生名额,在考研人数激增、考研院校大规模缩招、就业压力大的背景下具有非同以往的现实意义。
“补录”并非一劳永逸,即便是”录而不读”下的补录,依然要有严格的制度约束,高校在补录过程要做到公开透明,避免出现暗箱操作。补录也要有时效性,且是一个全国性系统性的工作。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统筹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灵活、公正的补录规则。
除此之外,良禽择木而栖。学校也应有优化方案,将”录而不读”的概率降低。比如,专业设置少而精,打造出更具竞争优势、更有吸引力的学科,都是主动的应对之策。
北京商报评论员 陶凤
【西街观察】研究生“录而不读”,解决问题比指责更重要
评论列表 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