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纲变化分析
都言“得阅读者得天下”,阅读部分的重要性,从其分值分布就可见一斑。今年新大纲在英语二阅读部分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阅读文章所涉及的文体变得更加细化,由22年的“各类书籍和报刊的不同类型的文字材料”变成23年的“新闻、评论、报告、论文、专著等”;二是语言技能要求上的变化,这点变化主要体现为两点:首先,将对文章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这个能力调整为跟英语一一致,在原来“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理”的基础上加上“引申”一词;其次,22年大纲中的第(8)条“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比较不同观点”变为23年的“(7)分析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论证方法等”和“(8)比较文中事实、观点、态度等的异同”。今年将原来的“比较观点等的异同”单独拎出来作为一条语言技能要求,同时增加了对“修辞手法”的考查。
表面上看来变化确实不小,但果真如此吗?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就第一个方面的变化而言,其实这个“变”基本等于没有变,因为今年对考研文章文体的分类大部分其实已经包含在往年大纲的“各类书籍和报刊的不同类型的文字材料”中,因此考研英语文章仍然将以国外主流期刊中的议论文为主。
其次是语言技能要求上的两点变化。第一是将“比较不同观点”扩展为“比较文中事实、观点、态度等的异同”。仔细读读,发现这两个表述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考查的都是“比较”这个手法。而对于这个手法的考查,我们也并不陌生,比如2022年英二Text 1,题目中就是将John Brunnquell与Julie Stanton的观点进行比较,如下所示:
25. John Brunnquell would disagree with Julie Stanton over regenerative product’s ______.
[A] market prospects
[B] standard definition
[C] nutritional value
[D] moral implication
第二是今年新增了一个语言技能要求“分析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但是这个所谓新增的要求其实在近五年的真题中也出现多次,如2016年Text 3的第32题,题干中的The “empty bottles” metaphor(“空瓶”比喻)就体现了“修辞手法”。
32. The “empty bottles” metaphor illustrates that people feel a pressure to _______.
[A] update their to-do lists
[B] make passing time fulfilling
[C] carry their plans through
[D] pursue carefree reading
又如2018年Text 3第35题,题干中的The ants analogy(蚂蚁的类比)也体现出修辞手法的考查。
35. The ants analogy is used to illustrate .
[A] a win-win business model between digital giants
[B] a typical competition pattern among digital giants
[C] the benefits provided for digital giants’ customers
[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gital giants and their users
由此看来,这些看似非常大的变化,最终也都是大家已然熟知的内容。因此我们通常会说大纲其实是一个相对滞后的指导手册。因为大纲上所展现出来的变化,多数在近几年的真题中已经有所体现,只不过现在才落到纸面上,将已经在考查的技能以文字的形式进行阐述而已。
二、复习建议
在所有的变化中,需要稍加注意的其实是这个新增的要求:分析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要应对这个变化,这里有两点建议:一是将真题中相关的题目认真研究一下,总结出这类题目考察的本质以及应对方法;二是需要稍微熟悉一下英语中对各类修辞手法的表述,但是不要求多求全,只需对最常见的几个有所了解,不至于因为题干中单词不认识而乱了阵脚。比如Simile明喻、Metaphor 隐喻、Irony 反讽、analogy(类比)等,但是这类词只需稍作了解,混个脸熟即可。
其他两个变化(文体的细化和文章推断能力的补充)其实与往年差异不大,大家只需按部就班,正常备考就行。
最后需要提醒的一点是,词汇的积累自始至终都会是备考过程中的重点。记单词不仅仅要记住其对应的中文释义,更要关注它们在文章中的语境义。对于这部分的提升,大家可以下载高图易词 APP,在各应用商店搜索下载,免费使用。
评论列表 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