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小测
更新时间:每周五更新
栏目内容:5个选择题、2个简答题、1个论述题、1个综合题
批阅时间:截止次周一,评论区点赞前5名学生,由专业授课老师对其答案进行批阅点评
本周期次:第6期
01选择题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1.【解析】D,柯林斯等人在层次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激活扩散模型。激活扩散模型认为各种概念组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概念网络。假定当一个概念被加工时,其意义激活会自动传递在相关的概念,使得相关概念的意义也得到激活。
2.【解析】D,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小学儿童的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3.【解析】D。“罗森塔尔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期望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霍桑效应”,是指那些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的个人具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是一种实验者效应。“巴纳姆效应”又称“福勒效应”,是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蔡加尼克效应”是指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4.【解析】C在内隐联想测验中,两种联合任务的反应时之差可以作为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相对一致性的指标,即内隐联想测验效应。
02简答题
01
简要说明创造性的心理成分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创造性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创造性的心理成分主要包括:
(1)想象: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性活动需要想象,特别是创造性想象的参与。
(2)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吉尔福特把思维分为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两种,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主要成分。他还设计了发散生成测验来测量创造性。在测验中,用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看作是衡量创造性高低的指标。除发散思维外,辐合思维也是创造性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一项创造活动中,人们需要从发散思维到辐合思维,又从辐合思维到发散思维,经过多次循环往复才能完成。
(3)远距离联想能力,是在彼此相距很远的观念间看出其关系的能力。它也是创造性的一种构成成分。远距离联想能力高的人能够根据某些标准把互不相关的概念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新的联想。
(4)与创造性相关的非智力因素。人的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等对创造性有重要的影响。此外,责任感、勤奋、热情、善于想象、兴趣广泛、独立性等非智力因素也是创造性的重要心理成分。
02
试述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论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埃里克森接受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基本框架,但更强调自我的作用,认为人格是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组成的统一体,个体人格发展要经过一系列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目标、任务和冲突。各个阶段互相依存,后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完成依赖于早期冲突的解决。
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婴儿期(0-1岁),婴儿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②第二阶段:儿童早期(1-3岁)。这个阶段儿童主要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③第三阶段:学前期或游戏期(3 -6岁)。
本阶段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④第四阶段:学龄期(6 -12岁)。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⑤第五阶段:青年期(12-18岁)。
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实的实现。
⑥第六阶段:成年早期(18 – 25岁)。
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⑦第七阶段:成年中期(25 – 50岁)。
主要为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⑧第八阶段:老年期(成年晚期),直至死亡。
主要为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03论述题
01
网络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互联网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表现在:
(1)个体可通过网络学习文化知识,掌握生活技能,尤其是网校的开设更加促进了个体知识技能的提高.
(2)互联网所创设的虚拟世界为青少年提供了扮演多种社会角色的实践空间,有助于其对不同社会角色的领悟和理解。
(3)互联网的匿名性提高了个体接受社会化的自主性,有助于个体个性的培养以及独立自主意识的提高。
(4)道德社会化危机:互联网中充斥这暴力与色情的垃圾信息,也会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极大威胁。
(5)网络世界的非现实性会造成青少年对现实社会的认同危机,网络传播信息的异质性容易导致他们的认知偏差,不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培养。
04综合题
01
请设计一项新研究,说明不同因素对变化盲视存在的影响。研究设计中需要回答如下问题:
(1)研究问题和实验假设是什么?
(2)自变量、因变量是什么?
(3)所采用的实验设计类型?
(4)如何选取和分派被试?
(5)要控制哪些额外变量?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1)研究问题:探究情绪和刺激类型对变化盲视的影响。研究假设:积极情绪会促进对变化的觉察,消极情绪会抑制对变化的觉察;刺激类型变化越大,个体越容易觉察到变化。
(2)自变量为情绪类型(积极,中性,消极),刺激类型(出现消失类,颜色改变类,完全替换类),因变量为被试觉察变化的反应时。
(3)实验设计类型为3×3混合的实验设计,其中情绪效价为被试间变量,刺激类型为被试内变量。
(4)招募90名非心理学专业的18-22岁在校大学生,男女各半。将被试随机分配到积极情绪组、消极情绪组或中性情绪组中。
(5)额外变量:情绪诱发图片的面孔种族、性别、年龄、吸引力、熟悉度,被试的性别和年龄,变化盲视材料的图片的相似度,刺激类型的呈现顺序。
-今日互动-
点赞前5名学生将得到专业老师的批阅点评
每条留言字数限制600字,可多次留言
勤思集训:|
勤思网课:| | | | | | | | | | |
勤思资料:| | |
勤思服务:||| | | |
免费课程:|| |
每周小测 | 心理学考研习题训练WEEK6
评论列表 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