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陈素萍 通讯员 宓卓慧 钱世雯
全班23人全部选择考研或出国留学,最终17人被国内高校拟录取,2人被国外高校拟录取,升学率达82.6%,其中考上双一流、985、211高校占比78.95%,考研平均分358分……
近日,中国计量大学量新学院18工试3班陆续传来了同学们的升学好消息,班主任周杭霞老师也为他们感到高兴。四年时光流转,在周杭霞的眼里,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班级,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霸班”。
“不盲目跟风,有自己的节奏”
班里的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复习方法。董乾斌被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工专业录取,备考期间,他在英语科目上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却迟迟不见提升,直到考前一两周才有了明显的进步。“当时心里虽然着急,但绝对不能乱了节奏。”拥有一颗大心脏的董乾斌,通过播放TED等节目让自己浸润在英语环境中,不断提升语感。
张逸戈则属于“突击型选手”。复试准备时他利用十几天的时间,每天10多个小时的学习,突击专业课考点,成功上岸重庆大学,即将就读于微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
“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学习进度都是不同的,考研时最忌讳跟别人比较。”考取复旦大学电子信息专业的李常海也感同身受。
“学霸”也有逆袭
“学霸”的养成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重要的是拥有跨过障碍的勇气。
“从初试到复试,我的心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考上天津大学仪器仪表与工程专业的王淑滢回忆起自己的考研之路,仍旧觉得惊险又刺激。初试成绩超过分数线60多分,原本以为有较大希望上线,后来才知道自己的排名在入围者中倒数,这让王淑滢措手不及,只能一边准备一志愿复试,一边关注调剂的信息。
“调剂的学校比较关注本科期间的科研成果。”王淑滢曾获数模竞赛国赛一等奖,这给她的调剂复试加分不少。而另一边,她也没有放弃一志愿的复试,查找复试经验帖,认真准备自己的薄弱项,“只要还有一丝希望,就还想尝试。”最终,王淑滢以面试第3的成绩成功逆袭,考取了一志愿的研究生“我也没想到,感谢当时没放弃的自己。”
王淑滢的备考日常
花式解压,考研也能很“有趣”
考研时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学霸们”的解压方法也各不相同。
李常海每天都会去操场走走。暑假的操场人不多,没人时他会放声唱个几句,“压力就随着歌声一起释放了。”
王淑滢从小学习二胡,加入了学校的民乐社团。学累了就约上社团里的同学弹几首乐曲,让自己放松下来。
班长王帅哲几乎每天都泡在图书馆,开馆的第一时间和闭馆的最后一分钟里,常常能看到他的身影。喜欢运动的他,会通过打羽毛球来解压。接下来,他将前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继续深造。
李常海的复习笔记
“我们不只是会读书”
其他学院的同学常常会对量新学院的学生产生一个“美丽的误会”,认为他们只会读书。
李常海笑着在线“辟谣”:“我们班的氛围很好,大家都很活跃。”他们积极参与团建活动、支教活动、志愿活动,在校心理情景剧大赛、校配音大赛、超新星辩论赛、学院十佳歌手大赛等活动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这是一个又会学又会玩的班级。毕业是新的起点,期待他们在全新的青春赛道上跑出最好成绩。”辅导员吴昕说。
张逸戈的部分复习资料
董乾斌的英语笔记
18工试3班的优秀绝非偶然,它是量新学院人才培养成果的缩影。
量新学院18级共有95名学生,在没有保研机制的背景下,今年整体升学率达74.74%,其中双一流、985、211等名校占比71.83%。7个寝室实现全寝上岸。年级学生一次性四级通过率100%,六级通过率91.58%;91.6%的同学大学期间拥有省级以上创新成果及奖项,包括学科竞赛、专利、论文、科研项目等;班级建设成效明显,其中18工试4班团支部获“全国活力团支部”“浙江省成绩突出团支部”“浙江省冠军团支部”“浙江省十佳团支部”等荣誉称号……这一个个耀眼成绩的背后,是学院探索和实践新工科背景下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结出的硕果。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考研故事(考研故事分享)
评论列表 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