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什么不能穷教育,苦谁也不能苦孩子”,这是当代父母共同的观点,因此为了孩子的前途,想方设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不管是生活水准还是学习资源,都追求最好的。
所以现在培养一个大学生,不仅教育投入很大,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很多,可家长们明知艰难,但也抱着“大学毕业了就轻松了”的想法咬牙坚持着。
不过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巨大,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社会共识,很多学生走入了“毕业即失业”的漩涡中,也连带父母跟着受累,也难怪家长感叹“以为自己要熬出头了,没想到却陷入更大的旋涡”。
当代毕业生父母的无奈:本以为要熬出头了,殊不知陷入更大的旋涡
以前家长觉得供孩子读完大学就可以轻松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竞争压力增加,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继续考研深造,而家长也要承担起“养育”的重担。
所以很多家长以为自己有盼头了,实际上却陷入了新的“旋涡”中,不断地供养着孩子,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挣钱也不容易了,越来越深感疲惫,只能咬牙坚持。
如果学生知道奋进还能宽慰些,但要一直被“画大饼”,家长也会越来越失望。小林就是让父母爱恨交加的孩子,本来家境就一般,以为考上了985以后就能有出息,不成想却频频让父母失望。
由于大学阶段没有太努力,小林在毕业季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于是就决定考研,但备考的时候并不专心,最终也以失败告终,还把问题归结为自己没报班,学习找不到方法。
于是家长就花重金给他报了个班,结果还是没考上,这回又说是题目太难。小林看考研没希望就想考公务员,家长一听也不错,但小林说难度太大,得脱产备考。
所以他的父母就又开始了漫长的“养儿”之路,但是小林可没把父母的付出当回事,最后连个公务员也没考上,兜兜转转快30了还在家里“啃老”,婚姻大事更是连个影都没有。
像小林这样的孩子可不是少数,而像小林父母这样的家长也是让人可叹又可悲,本以为培养个大学生已经到头了,却不知毕了业又陷入新的“旋涡”。
学生不断“画大饼”,俨然变成新型“啃老”,家长可别被蒙在鼓里
考研也好,考公考编也罢,都可以是学生的好归宿,但众多考生中又有多少是真正在努力,而不是为了逃避就业找的理由呢?面对孩子的选择,家长自然是全力支持,觉得有目标就是好的。
此前高图老师就曾痛批过“逃避式”,白白浪费自己的时间,还让父母承担“不思进取”的代价,而这种选择逃避的现象并不少见,俨然成为了新型“啃老”,压得父母喘不过气。
可能有些家长觉得作为大学生,孩子的眼界和看法总比自己强,就算是备考也是有准备的,父母能做的就是给予精神和物质的支持,自己再难也不能耽误孩子前途,让他们安心学习才能更有出息。
殊不知有些学生就是拿捏住了家长的这种心理,拿着父母的血汗钱为自己的畏缩买单,所以家长别被假象所蒙蔽,娇惯也应有个度,否则只会坑害了孩子。
其实既然已经成年,大学生就应该懂得“自力更生”的意义,与其躲避,倒不如从自身找原因,想想为何他人好就业,而自己却迟迟没着落,想清楚这一点也就能找准定位了。
考上大学不是进入“保险箱”,只有努力提升自我,才能不愧对青春和父母
经过了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学生觉得上了大学就可以放松了,但是竞争从来不曾减少,同样放松的环境下,你比别人有目标、够努力,将来你的路就越顺利。
因此学生入学后就应该制定详细的发展蓝图,并将其划分成阶段性的小目标,先学好专业课程,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强化实际应用能力,这是后续发展的基础,只有基础打牢才能走得更稳。
在毕业前两年就要开始规划毕业后的走向,考研考公考编都可以,但尽量利用在校期间去备考,时间充裕也没有那么多生活压力,效果自然会更好,等毕业也能尽快实现转型,缩短“空窗期”,这样有组织有计划地生活既是对自己负责,也能不辜负父母的期待。
【笔者寄语】培养一个大学生确实不容易,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息,但是骄纵也应该有度,不要因为溺爱让孩子学会“逃避”,该放手就放手,可以给予资助但不能负担全部,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早自立。
而作为大学生,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理应明白“乌鸦反哺”的道理,不要因为自己的无能让家长受累,认真对待大学生活,不荒废时光才能不负青春,省得让自己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
今日话题:你身边这样的毕业生多吗?欢迎留言分享与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代毕业生父母的无奈:本以为要熬出头了,殊不知又陷入新的旋涡
评论列表 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