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考研落榜了 300 万考生,对 23 甚至 24 考研有没有什么提示?
当你成功了,哪怕你考研期间天天玩,都是成功经验;
假如你失败了,哪怕你考研期间天天早6晚12的努力,也是失败经验;
考研经验都是因人而异的,没有谁的经验必然是成功的经验,同样一个方式可能A上岸了,但是B没有上岸。
简单说两个故事[1]:
1. 我学校的一个学弟,上周考上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他也“失败”过,21考研,他选择的是清华,都已经进了复试了,但是没上岸。
大家可能会替他惋惜,都进了复试,就差临门一脚失利了。其实他没考上只是因为那个导师满员了,另一个导师已经接受他了,他说:“我不去。”然后就跑回来二战。
2. 前几天和比自己小几届的学妹聊天,帮助她规划考研,她业计划考研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当年她以优异的成绩,差10分录清华的分数来到了北京某211大学,也就是当下我们这个学校。
她焦虑得很,不知道怎么考研,也报了个考研班,但是不了解如何计划。
我问她英语怎么样?“我裸考6级520多分,但是我英语真的不好。”
我问她数学怎么样?“也就一般,我一点儿没复习,直接上手做真题,也就能考个90多分,因为自己是统计学院的,概率统计压根不用复习,我有信心满分。”
我问她专业课怎么样?“我是双学位,其中一本书已经通关了,另外一本书不知道该怎么办。”
政治大家都小白,没有谁比谁更好怎么样。
说实话,这规划起来真的很简单:复习一下高数的知识点,直接撸真题套卷;英语好像不用复习,我让她过单词书,她说:“我都会,不用看。”专业课就一本书,看就完了。
一、归纳
两个故事都是真实的故事,一个二战,一个一战。
这两个人的考研规划或者说其中一个人所谓的失败经验,对你有参考意义和价值么?
即使有价值,我依旧坚持认为,经验教训不能成为你努力的动力,在考研的时候,你懈怠了?,压力大了?自我感动了?
看经验贴帮你成功逆袭高分上岸了吗?
多的是,看完经验贴代入自己觉得自己支棱起来了。
结果,考场上,你是信心满满还是忧心忡忡,只有自己清楚了。
你一学期都在玩,打游戏,期末考试你会逆袭考90分么?
你说上班领导烦人,下班用来焦虑放松,考试就能高分通过吗?
激励你上进,获得成功的,一定是你的信念、你的努力、你的规划和你每天的坚持不懈,但是光有这些还是不够的。
选择也非常的重要,特别是对于许多在职考研人来说,时间、金钱成本和生活比例,也是需要慎重考虑的事情,海外高校在线硕士的优势在这方面就显得更为突出。
可以直接点击下方,免费预约咨询美国名校在线硕士院校、专业信息:
在职读美国名校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硕士-彼岸教育
而通过所谓的失败经验,也可以分析和规划自己的考研路。
二、规划
(一)学校专业选择
许多人可能会有一个名校梦,就奔着那一个学校使劲,在追逐梦想的同时是不是也要关注一下脚下。
双非和二本同学在择校的时候,多打听打听是否歧视,多看看是否压分,不要让自己莫名其妙就当了炮灰,一年努力直接喂了狗。
就拿广西唯一一所211举例,这学校不保护第一志愿,大量收211、985的生源,你考这学校,都不如直接去喂狗。
一定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学校,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有时候宁可降维考一个刚好比自己学校好的学校,除非你的实力和我提的这两个同学能处于伯仲之间,否则不要做无谓的尝试,因为失败的结果,可能会让你陷入长时间的自我否定,还耽误了宝贵的时间。
(二)学习状态
很多人的考研常态,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起早都起不了,希望通过看学习方法贴高分逆袭。
学习两天,发现自己腰酸背痛腿抽筋,脑瓜子直钻筋;
学习三天,发现自己起床的时候,室友睡的哈喇子都流了出来;
学习四天,睡过头了,不好意思去图书馆了,今天歇一天吧;
…
学习200天,睡过头了==放弃了。
这仅仅还是在校大学生的状况,在职考研人的环境更复杂也更艰难。
考研报名不?那必然报名啊,当初在亲戚朋友面前,已经下了决心,考研不丢人,放弃才丢人,为了所有的逃避学习而找各种理由。
总结经验教训,就是坚持,每天3点一线的坚持,每一天都要像前一天一样努力。
(三)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不明确,每天的学习进度不明确,有的同学,到入考场时,数学或者专业课还没有复习完。
考研人要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对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一个长期的规划,如果学习能力弱,少看经验贴,偶尔一次鼓励自己就行,过多看经验贴只会陷入自我感动,空耗准备时间。
三、总结
有些同学在考研的时候,其实是为了挣口气,只能拼命坚持让自己成为所谓的“学霸”,其实无法掩盖自己学弱的现实。
考研一为梦想,二为让自己咸鱼大翻身;
但是,我们仍要把外部因素考虑在内,因为今年的考研人数达到了457万,明年预计突破500万人数。
今年考研落榜考生都已经300多万,明年至少会有400万的考生没有书读!
我们即使做好了完全之策,失败的风险也是极高!
如何避免这样的高风险,逃离考研修罗场呢?
有!这个方式真的存在!这个方式就是海外在线硕士教育!
如果你想高效读研,免于考研内卷,可以点击下方测评,测一测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方向:
国际名校硕士申请资格测评
自2019年底,疫情爆发到如今,已经三年了。
对大学生来说,本科三年1年在校,三年线上,我们读了个线上、家里蹲、双证大学,对职场人来说,在线办公成为不定时常态,就业环境又让人意识到,学历提升和自我学习势在必行。
海外在线硕士的学习形式,就是降低入学门槛、又能祝自己一臂之力。
对于考研人来说,在线硕士避免了前期的高风险高成本,用更加灵活便利的方式,读海外名校硕士,同时专业选择广泛,涉及热门的计算机、人工智能、数据分析、法学、教育学等等。有的考研人希望通过读研提升学历背景,有的人希望通过读研实现转型,海外在线硕士无疑满足了各方需求。
而且,在线硕士入学流程简单,仅需整理本科证书、成绩单、英语成绩等资料进行申请,一到两个月即可得知结果,不需花大量时间和心力来备考。
简单介绍正在招收人工智能在线硕士的伊利诺伊理工大学:
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还开设有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等在线硕士专业,了解更多院校信息,专业选择,还可以点击咨询:
免费预约咨询IIT 在线硕士
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开设有两个人工智能专业,一个是计算学院计算机系的人工智能硕士(MAI),一个是工程学院的人工智能硕士(计算机视觉与控制方向)(MEAI)。
两个硕士项目在基础课程和机器学习、深度学习重合,在应用端各有侧重,MAI偏向算法、数据库,MEAI偏向VC。无论MAI还是MEAI,除了必修课以外,还有数据分析、数据处理、人工智能应用以及数学基础类选修课程,能够满足工作所需。
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官网显示,IIT计算机系硕士毕业生平均起薪$83210美元,与加州理工大学(U.S.NEWS排名世界第6)硕士毕业生平均薪资($83,750)基本持平,甚至高于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硕士毕业生平均薪资($74,500)、宾夕法尼亚大学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硕士毕业生平均薪资($70,100)。
毕业生流向亚马逊、谷歌、IBM、微软、思科、德勤、脸书等全球企业。
没了入学的门槛,拿到了留学学历(学位证书不会标注online),学到了研究生阶段的知识,可以去应聘更高级的公司去拿更高的薪水。
省时、省力,最终的结果又没有什么不同。
选择>努力,如果对这个在线学习感兴趣,可以私信我。
立即预约咨询院校最新招生政策
看到很多高赞的回答提到了润
也包括“象牙塔已变成了‘修罗场’”
作为一个留学行业的13年老兵
我只想说一句:
2023年到了“留学厮杀更凶悍”的时代
能早申就申吧
在留学申请方面
2022年应该是过去10年里最卷的一届
但很可能是未来几年里最轻松的一届了
也就是说,2023年和2024年
可能才是最卷的时候!
正如这个提问所说的现象,2021年考研总人数超过 450万
其中只有大约110万人有学上
对的,研究生已经扩招到这个程度了!
但还是
没能解决
一千万大学毕业生的去向问题
找不到工作又没学上
一千万新生儿嫌少,一千万大学生嫌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
说回留学
近十几年来每年出国留学的人数一直都在几十万人量级
2021 FALL大约70万人出国
理论上来说,在当前疫情的控制方案下
Gap year的比例已经很低了
可以说“应出尽出”
也就是说,每个申请人都有学上
但是,海外名校其实也就那么多
美国的哈耶普斯麻,本来就没多少人能上
就算放开到知乎人均水平之下的TOP50或者TOP100学校
因为留学生招收名额等限制
好学校招人的额度相对固定
姑且粗略地把数字记为30万好了
所以当出国人数为70万时,就有40万人没法上乎均名校
而考研失利的330万大军中,只要有10%抱着“润”的想法转投留学
就增加33万申请人!
再姑且认为33万人的水平是平均分布的
也就是说考研200分的人也跟考研400分的人一样申请出国
那么只算10%的人申请头部院校
就有3.3万人冲击前30万的申请
头部院校的竞争势必将压力一级一级向下传达
造成什么结果?
KCL开始要GRE成绩了!
帝国理工公然歧视双非了!
墨尔本大学也说非985 211不收了!
以上学校往年的生源质量乎er可自行查询,相信你们的信息获取能力
但是究其原因
就是惯的啊!
有些学校说的比较委婉:
“优秀的申请人太多了”
骂完了学校再想想
就是卷的啊!
人家从985和211院校的申请人里筛选
就把招生名额用完了
当然不会看双非学校的申请人
除了国内学历卷
很多中介宣称“留学已经是工薪阶层的选择了”
也在助推留学申请大潮上功不可没
经常说,美国偏僻的城市35万~40万人民币能搞定
在纽约留学,可能45~55万能搞定一年
应该说,现在肯定不行
我的很多学生在国外学习和生活
聊起现在的开销,他们普遍的反映都是:
中国留学生每年的花费几本涨了5~10万人民币
不算回国的机票,也得55万起步
可能一年65万也过不上所谓“奢侈”的生活
这一切都是国际经济形势导致的
那边俄乌和欧盟还在各自挣扎
美国通胀暴涨
经济下行的势头根本没看到底
越是这种时候,越多人选择求学作为过渡
那么你的申请国外留学的竞争者
就从全世界的天南海北涌出来了
所以说,未来几年,留学申请的竞争只会更激烈
家庭打好经济基础、学生保证GPA水平
这两样是硬实力
科研、论文、竞赛、活动
这些是软实力
选校策略、申请方案、文书写作
这些是放大镜
今年考研不太成功想留学的、23年和24年想考研/留学都考虑的
务必要把留学申请的难度想在前面
最近几年在面临考大学的时候,各类院校就频频扩招,导致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也是逐步增长。在考大学阶段来说,扩招是有利的,加大上岸可能性,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会导致考研党面临被卷死的可能性。每年考研的学生,竞争对手不仅有应届的同学、二战的师哥师姐,甚至连三战或者在职的考生也都是一抓一大把。有什么办法呢,只能照死里卷了,后浪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你不拼命学,上岸的那就是别人。
待到秋来八月八……
等着学生再创高分呗,哎。
今年考研落榜了 300 万考生,对 23 甚至 24 考研有没有什么提示?
评论列表 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