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考研计算机哪些学校可能会炸?

2023考研计算机哪些学校可能会炸?


2023考研计算机哪些学校可能会炸?
7.19更新:
已经确定23届软工回南京。
6月23日更新:
最新消息,软院01方向23届可能会回本部!这波算是捡大漏…

2023考研计算机哪些学校可能会炸?

2023考研计算机哪些学校可能会炸?

7.19更新:

已经确定23届软工回南京。

6月23日更新:

最新消息,软院01方向23届可能会回本部!这波算是捡大漏了23届的同学。

2022年5月31日更新:

截止目前,东软大群人数还不到1700,而去年的5月底6月初,是2000满员清了又清甚至开了二群,断崖式下跌可见一斑。

推荐:东南软院,中南,湖大等一切22届炸的学校。

避开:东南网安,华科,浙软等22届白给院校

利益相关,22届东南大学软件学院01方向上岸。我经历了21.22两年考研,发现一个至高真理:

由于考研人口基数大,最终博弈来博弈去的结果,在宏观上最终总是呈现出一年炸一年爆冷,怎么博弈最后都是这样的,除了极少数学校(浙大)。按这个规律选学校即可。

东软今年不可谓不炸,360的线(数二英一906),尤其是今年专业课难度大幅提高(最高分127),在这种情况下进99收65(第65名369分),应该说冠绝985工科了,小科软名不虚传。

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说,按照我这两年经历的判断,23届被劝退的人数将远大于头铁的人数,爆冷的概率极大(参考今年科软)。同样的预测在21年科软结果出来后我就说过了,科软必然爆冷,没有任何其他可能性(不过我害怕计组,没敢考408)。

东南软院作为在苏州的985软院,地理位置太优越了,离上海近,找个放养导师任意实习。

热门研究所必炸

说是要极力扩大推免比例

结果今年夏令营人数都多了一半

统考没几个名额了

北京还旱,复试还难

………………

先说结论:

会炸的学校有:武大计院、武大网安、华科计院、复旦计院、复旦软院、中山计院,电子科大,厦大计院;

此外原回答中也有不推荐报考的学校没写在会炸里,因为剩余的几所学校是否推荐报考和是否爆炸关系不大

推荐报考的数一+408:中科院计算所,华科网安,华科软院,华南理工;

推荐报考的数二+408:中科院信工所,中科院软件所,中科大先研院,复旦工研院,科软;

推荐报考的自命题:浙大软院,中南,西交软院,东南软院,南开软院,吉林大学,北理工网安,北航;

不确定是否推荐建议自行分析的:软微,厦大计院以外的,人大(实时公布报名人数,建议自己盯着,这学校也不用看分析),西交计算机,南大软院,北大深圳,北大工研院;

其中部分院校的分析在下文,可以自行配合目录寻找分析。


截至7月16日,大概的院校形势已经分析完毕,剩下的可能是“太直白了不用分析”或者是“很难分析明确”,“真实不了解”,所以在一两个月内不会在添加新的学校了,等到报考之前如果有需要补充的,例如新政策引流大部分考生或是改专业课这种会加上。


众所周知计算机是博弈论:

因为写的快累死了,所以直接搬运自己别处的回答,完整版也可以看这个:

23计算机考研院校推荐有哪些?


前言

利益相关:一丁点利益都没有的人。

去年写了一组考研计算机爆炸的学校预测,在21上岸之后一直暗中窥屏各大考研群,等22结束准备再分析个23考研的。

2022考研计算机哪些学校可能会炸?398 赞同 · 418 评论回答

本文引用数据都是我自愿当韭菜花钱买的,因为微信付费内容不能保存图片所以无法提供完整的数据列表,如有出入请以实际为准。


这里涉及的院校全部,都是,专硕!所以默认就不讨论学硕难度了!


因为考研计算机择校已经变成博弈论了,所以在这里多写一点。

划重点1:因为各高校复试考察内容、面试难度、上机难度以及选拔侧重点不同,此片回答的分析对于复试的选取只会浅尝辄止的存在于提一嘴的程度,对于目标院校的复试细节还请自己去了解。

划重点2:顶级top学校不要用下面的方法去分析,包括不限于清本,北大信科,上交,浙大等,如果立志于考这些学校,初试努力冲400,复试……复试我也不知道,复试努力卷死别人就好。

划重点3:考研大小年是个伪命题,真的相信大小年也不用去分析择校直接秒选就可以了。

一、计算机考研的院校报考分析方法 & 择校 & 统考与自命题专业课的区别

Ⅰ.关于报考分析的角度

公共课:

公共课的差别其实不大,毕竟人人都要考政治,主要差别在数学一二和英语一二的选择。数一比数二多半本高数和一本概率论,英一比英二多一些生词。

综合来看的话,各个高校进复试英二会比英一均分高五分左右,数一和数二的均分可能差不太多或者数二略微高几分。

单论难度的话肯定11的要略高于22,但是放在同一专业来看并无多大区别。很经典的一句话是:难起来大家都难,分低大家分数都低。

所以

水旱区:如同上文,一个典型的相对论,大家压分相当于大家都没压分,大家水相当于大家都没水。在大家的初试阶段,水旱区完全不影响自己和一志愿这些人竞争的情况。

水旱区只影响你调剂,毕竟有没有资格参加调剂只看你的本科背景和初试分数。

水旱区的主要区别在于政治主观题给分的高低,这里可能差大概5–10分左右,最极端的情况也就是北上和B区能差出来10分了。英语两个作文给分高低,我觉得差不到十分。数学和专业课就比较复杂,自命题不存在水旱区,408好学校几乎都不是太水的地方。

大体上可能总分最极端的情况下差20分,但是这只影响调剂,考虑出现意外后调剂的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一志愿报考不是那么旱的地区的学校,不考虑调剂就不用管这个了,因为哪怕再旱如果能力合格也不可能单科不过线——极其阴间的专业课除外。

专业课:

专业课只有408和自命题的区别,因为我是前期准备408后期换的自命题,所以两类都稍微了解一点。对于绝大对数自命题而言,408的难度是要高于他们的。假如有的自命题涉及数据结构和计网两门科目,要准备三个月,那么408可能就要准备半年起步才能达到相同的复习效果。在目前408复习资料完备、培养体系完备的情况下,只论上岸为目的,个人更推荐愿意花些时间寻找资料的同学们选择自命题,自命题分数整体虚高,可能你看到一门数据结构的专业课大多数人130、140——但那是因为这门课确实考的简单上限也低,轻轻松松130+不是问题。不要被分数给迷惑,参考难度更为重要。

初试于总成绩占比:

绝大对数学校只有两种情况,37开和55开,简单来说就是37开初试优势更大,相比在复试诸如上机、口语、面试机器学习等其他科目有优势的考生在这里的优势并不太大,同理55开可能会更偏向于复试。

大部分考研公众号可能不会写上初复试占比,所以请自行在知乎上查阅相关信息。

但是不管37开始还是55开,初始过线都是必须内容。

复试:

不同学校复试内容不一样,有的学校复试考离散计组,有的学校复试考五六门甚至七八门的计算机专业课大礼包,有的学校更重视机试,甚至面试都有手撕代码的部分。也有的学校不给出复试大纲,老师随缘提问。

其实复试简单与否就是要看大纲是否明确,给出参考书的复试大纲准备起来很快也很简单,没给出参考书的复试大纲就去看往年期末试题,如果连大纲和范围都没有的那就去随机复习或者问往年上岸的学长学姐。

个人认为复试难度排序:

有大纲有参考书,复试专业课明确门数少>有大纲无参考书,复试专业课明确门数少>有大纲有参考书,复试专业课明确门数多>有大纲无参考书,复试专业课明确门数多>无大纲,复试专业课不明确

往年难度:

往年难度不一定有参考价值,也不一定没有参考价值。比如说一个学校一直爆炸那大概率接着爆炸,一个学校一直趋于稳定也有可能下一年突然爆炸,一个学校一直能抄底也未必下一年就接着能抄底。

你可以觉得参考价值意义不大,但是你不能不参考,参考方式在下文的上岸难度里会详细解释。

大小年是假的,规律早就不合适了,不用信了。在跨考越来越多,就业形势这样的发展趋势下,计算机考研的人数只会越来越多。

Ⅱ、择校的角度

择校其实就是看毕业目的和上岸难度。

毕业目的

想就业去互联网大厂的,不需要追求太高的学历,是个差不多的92就可以,互联网大厂开发的门槛其实不高,92足够,剩下的部分就要看个人能力。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就是放实习。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想拿到更好的offer就是需要多实习,刷个两三段实习比较重要。所以在绝大多数专硕也要进组的学校里,找一个放实习的导师很重要,两年制最好研一下就能实习,三年制最好研二放实习,无导师制不需要考虑这点,但是有的学校好像也开始做联培了,也许会和实习的效果差不多,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询相关信息。

大部分研究生反正也不想做科研接项目,好好实习才是拿到好offer的最好途径。

上岸难度

上岸难度首先要去参考往年分数,但是参考分数不是单纯看线的高低,而是看分差。

比如说在同一年里,去参考11408各个学校的分差,根据水旱区公共课给分的不同,给不同的学校初试线加上五分或十分,横向比较同一年的难度差距,而不是纵向比较不同年份同一学校的分数线。

道理很简单,每一年的命题难度都不同,比如说21考研因为数学大放水所有学校整体分数都偏高,22考研看起来数学难度变高了所以大部分学校分数线都在下降,所以应该在同一年里进行比较。

不同的学校的判断方法不同,这里只是给出一种相对合适的参考方式。

上岸难度还要看竞争以及是否有本校保护,竞争也许能通过考研群热度判断,但是不一定准,同时是否有考研群、机构引流也是重要的参考部分。

本校保护请资讯查阅特定院校的相关回答。

Ⅲ、统考408,与自命题的区别和优劣

408和自命题最显著的差距在于,408的范围更广、难度更大,平均分数更低。

查阅各个学校过线的408均分,会发现408能考120/130就已经是高分了,例如浙大22专硕均分也才115分——这必然不是考408的选手整体都菜,而是408的专业课难度太高。

这里给出22年部分院校专硕408专业课过线均分,部分可能混杂了学硕或者其他相仿但影响不大:

  • 软微 113
  • 北深 115
  • 浙大 115
  • 华科计 107
  • 华科软 101
  • 华科网安 101
  • 南大计 115
  • 武大计 104、109、104(方向不同,详情自行查阅)
  • 武大网安 104
  • 南开计 96
  • 复旦计 105
  • 复旦软 103
  • 中科大没找到 感兴趣的可以去对比前几年的数据

因此可以看出408的难度是很大的,整体均分都在105—115之间,当然要考虑到作为统考科目有一部分地区的压分可能。

而一部分自命题的过线均分,却可以达到接近120甚至某些年份接近130的情况,比如说csu的专硕数据结构专业课的方向今年均分131,这主要因素在于专业课简单易于复习。

而专业课简单与否取决于出题人,不一定取决于科目数量,比方未必三门四门难度一定大于一门两门的专业课,举一个例子:

哈工大网安专业课是三门,均分122;吉大学硕专业课是类似于408的四门,均分是124;吉林大学同一学院的专硕是C+数据结构,均分125。

因此专业课的难度并不止是数目多一定难,数目只影响你的复习状态,自命题永远取决于出题人。

因此,可以直接给出一个结论:专业课简单对于专业课技能一般但公共课能力不错的考生或者是跨考生而言是优势,因为专业课简单需要的复习时间更短,最后大家分数都差不多就是拼杀公共课。

而专业课特别难,对于专业课能力极强有能力拿出至少十几分均分差的人而言有优势,可以缩小自己与别人的公共课差距。

自命题就没必要去对比专业课分数,毕竟数据结构都会有难和简单的区别,这里给出一部分自命题院校公共课的进复试单科均分对比:

PS:公共课包括数学在内都会存在压分的“水旱”情况,所以请自行考虑对比

学校-学院(均为专硕)数学(数字表明12)英语(数字表明12)政治浙大软院自命题112(1)73(1)73北航软101(2)75(2)64哈工大计(深)113(1)72(1)77南大软116(2)80(2)70中南计120(2)78(2)72西交软114(2)75(2)72吉大计113(2)69(1)74东南软(苏,计)120(2)74(1)71南开软97(2)76(2)69

上面一部分学校的专业课相对简单——简单指复习的时间与精力成本相比更小,或者是拉不开太大差距,因此公共课是一个主要的竞争点。

哈工大与南大软的专业课一定不在“简单”的范围内。

明确了学校就不用看这个了,直接去报考就可以。

二、跨考——跨考计算机的目的与建议 & 计算机科班跨专业的看法与建议

有关跨考:

跨考最普遍的情况就是因为本专业就业形势不佳,想要跳出深坑,同时又发现了计算机专业高薪的情况,因此跨专业。

我觉得这样很不错,毕竟有的专业太坑人了,就业一般实验室还有危险。

但是跨考来到计算机要明确几点情况:

一是计算机和多年前的建筑机械等专业一样,是吃到了时代红利才创造出了高薪的情况,投资人的钱支撑起了计算机将近七八年的蓬勃发展与造神神话。但是正如今年互联网就业寒冬,很多行业知名学校的计算机科班就业率也显著降低,而互联网大厂的offer与学历、学校层次关联不大,很多人甚至拿不到大厂守门员的offer,最后选择了一些中厂或者国企。

二是这个行业可能对大多数人而言是表面光鲜,很多人在网上炫耀自己的薪资,但是说的都是税前总包一类的,税前35w的总包到手会有多少呢?可以用个税计算器来算一下,再考虑一下这些钱在一线城市会体会到什么样的生活。更何况有一个定律,少部分的人拿到了大部分的好offer,那么剩下的人该怎么办呢?

三是有人会说因为生活离不开互联网、各行各业都离不开互联网所以计算机一直都会是top级别的专业。其实不然,计算机不会是个差专业,但也未必是好选择或是很好的专业。比如说今年的就业形势,有人会说拿到大厂offer的人依旧会拿三四十万的高薪,那么拿不到的人怎么办呢?难道是人人都能拿到吗?生活中离不开的东西多了,交通,建筑,医疗……但是一个行业能top那必然是要有时代性或者政策性在里面,亦或是资本注入,所以不能因为必需就认为会一直好下去。

四是内卷,人数过多工作压力大以及裁员,这个新闻比较多就不细说,最主要的点可能是中年后再就业难度大。

跨考前还是要清楚这几点再去决定报考,而且除了计算机还有其他比较好的专业推荐。

比如说电子,新能源以及自动化,我现在反而趋向于选择一个当下热门而且”随着年龄增大不会有负面影响“的专业,而且这几年电子就业数据确实非常好看亮眼。

个人可能会选择考公入体制内,但考公计算机其实适合的岗位不太多,最多的还是文史哲和数学。

计算机科班跨专业:

跨IC,跨心理,跨统计都不错,统计比计算机卷,IC反而还好,毕竟计算机现在考研看难度有点有点overpriced。


再阅读下面的内容之前,请先记住:地域不同,旱度不同,水度不同,不要以纯分数去比较学校,自行估计一个地域导致的分差最好。


三、部分院校分析-自命题

因为许许多多显而易见的理由,这里不讨论以下自命题学校/学院:

清华-All,南大考AI和概率论的专业,上交软,东北大学考模电的专业,东南考机器学习的专业,国防科大,电子科大(一些群内传闻太多太杂,不知道真假所以不讨论),哈工大(专业课难度分数一直比较稳定亲民但是内容劝退,真想考的估计也不用看这个)

1.中南

中南今年的分数着实偏高,即使是专业课很简单,这样的分数也可以说得上是小炸。

具体分析各个科目,政治不用说,英语二的分数横向对比大部分学校,大概是今年英二难度不大,所以分数高,但数二均分120相对别的学校已经是高分,专业课的话,相信我,中南专业课真的不难,三个月足够拿高分,所以对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很正常。

实际上仔细分析一下中南这几年的计算机考研难度,会发现它是随着计算机考研的热度而上升的,但是非常稳定,不会有太突然的改变,基本上专业课的均分比较稳定,公共课随着每年的出题难度和阅卷动态改变,整体依旧可以说稳定。

中南的专业课难度确实不算是高的,如果考虑报考的话,应该适当评估一下自己公共课的能力,但难度不高不代表复习的时候可以直接摆了,不高只是代表复习好了未必有优势,复习不好或者考试失误一定有劣势,只是在专业课的复习阶段会轻松一点,没有那么大的压力。

总的来说中南今年难度有所提升,我觉得大概可能也是难度顶峰了,可能下一年会稍微下降,也可能会多下降一点。但是分数这种东西很多时候可能当年命题难度影响的更大,单论竞争的话,390足够劝退很多人了,而且个人感觉这几年考生选择408的比例在上升,选择自命题的人在变少,所以存在不小的可能,下一年的竞争难度会下降。

中南复试如果线上的话难度非常低,而且复试的上机足够在年初开始就训练出来,单论科目个人觉得离散数学挺简单的,所以复试整体形势还好。

说一下隔壁湖大,如果想考湖大建议去弄个优营,没了。

2.南大软院

去年我就说南大软院竞争难度会下降,其实最大的原因是自命题还考四门,四门内容多还杂,因为自命题本身需要考察搜集资料的能力且命题规律可能不稳定,复习期间容易身心俱疲——怎么感觉我在这里率先劝退,但是去年我明明建议考虑这个选择了:)。

前一年,也就是21考研,南大软院的分数线和均分都不低,南大软院专业课的难度不比408低,给分给的还低,因此在多重因素作用下南大软院的竞争难度必然下降。

这里并非表达考研一定是大小年或者是一年简单一年难的意思,而是在分数达到一定高度,难度达到一定高度后,竞争会有不小的下降,更何况线上对于南软的讨论也大多是比较担忧会继续升温。

而且换一个角度来分析,南大软院专硕招生人数不少, 在自命题里也绝对算多了,这样在南大软院只要有一定的降温趋势,竞争难度就会有明显改变。

但是南大软院就算今年降温了,难度也不算低。毕竟南京大学一直是计算机的考研的热门院校之一,南软依旧具备足够的难度且可以称之为难。

如果准备冲击南软的话,一定要顾及到专业课,保证专业课能过均分,同时公共课绝不能拉后腿——满足这些条件就已经很难了,所以相比其他学校而言,南软大概是一直难,招生将近百人 也不会让南软真的变简单,所以南大软院不可能变得不难。

如果说是对下一年的预测的话,其实难度大概也就是在21和22考研之间了,即使降温不会降低太多,升温大概也不会升到21的竞争难度。这个学校竞争一直不小,想要准备的应该提早并且坚持住,更何况数二英二是一个几乎不能失误的公共课,因此准备时的压力不会小。

南软复试稍微了解过一点,难度不低,初试难复试也难大概就是唯一的特点了。但是结合上南大的计算机实力,目前而言可以说这一切是值得的。

3.东南软院

东南软院22考研的难度不小,均分在全校的计算机专业中最高。同时名额相比网安专硕一类要少。抛开考察电路原理的这种“非正常专业”的方向的AI不谈,东南软院的专业课考察数据结构与C++,数据结构的难度不算低,而C++的难度比考察C的学校的专业课要难。所以东南软院专硕的难度在22考研可以称为炸。

东南软院的热度,或者说是讨论都一直都不低。从21考研开始就有很多人推荐东软或是考虑报考东软。

原因也很简单:

首先是东软在22考研之前没炸过,招生人数也不少。

其次东软的自命题难度依旧是小于统考的,数二英一的这种搭配对跨考更有利——数学二可以大大缓解数学的复习压力,有利于数学底子一般的跨考生。而英语一的区分度对于原本英语好的考生而言更是有利。

最后是地域,东南软院在苏州,对于实习一类更有利。

综合考虑分析,东软很吸引跨考生以及公共课更具备优势的科班生,而地域也很好,外加上往年没有炸,必然会变得像是个蓄水池一样,在蓄满后突然高分爆炸。

于是22考研中东南软院出现这种情况是注定的,蓄水池理论告诉我们,总有一天一所院校会突然分数飙升。

分析23东南软院的话,我觉得经过去年这种明显爆炸后,报考时很多人趋向于冷静判断,大概热度一定会下降,不会回归点击就送的程度,但是竞争也会轻松许多。

东南计院专硕一类的感觉不会有太大改变,难度恒定,正常按部就班的复习就行。

4.西交软院

西交软院有几点很不错:

1.招生人数多,200+的招生人数,进复试人数380+(PS:我今年看到这个数字还以为是复试均分然后自己还感慨竟然西交软院都炸了,实际上今年均分350+)

2.自命题考数据结构,难度低,复习强度和时间成本低,可以留出更多时间交给公共课;

3.因为自命题考数据结构,所以不需要博弈,想换随时可以换,换学校需要为了适应专业课付出的精力更少;

说一下西交软院这几年的均分吧,查询数据表明,21和22的两年考研中,西交软院的初试分数线都是330,而19和20考研的初试线也比330分要低。

这年头考研择校,选择408的人越来越多,因此408的分数线逐步走高,自命题分数线反而影响不大,西交软院依靠招生人数作为基础,外加数据结构专业课均分不高(均分不高但是并不影响这门科目难度远远低于408),所以西交软院估计还是会一如既往的简单,不能说是点击就送,但是绝对可以说是性价比极高的一所院校了。

我愿意称之为性价比之王。

西交其他自命题的话,计院专硕大概23考研的难度也不会太低,网安专硕的难度可能介于计院和软院之间,但是不会特别难。数字信号处理那门专业课的AI学院可能面向的更偏向于传统工科或者是电子和自动化之类本科专业的考生,所以就不预测了。

5.西电

原本这里要分析西交计院,结果我看了半天发现西交计院也没太多需要分析的,就写在西交软院的分析里了,评论区有人想分析一下西电,所以就在这里写一下。

提到了“搜索热度”,这里其实可以按照经验说一下,搜索热度其实很难反映出一所学校当年真正的热度有多高,毕竟有很多人翻来覆去搜索某一所学校,也有人搜索一次存个截图就去备考了。

在很大意义上,搜索热度还没有考研群人数反应的热度要大。

因为网络安全密码学之类的难度我也不清楚,所以西电就分析AI院和计院了。

西电这几年的数据如下:

2221AI院331281计院350320

可以看到AI院其实分数在往上追,一个普遍性的规律表明,在同一学校的不同计算机学院,如果专业课难度相近且都是正常的专业课,这两个学院的分数最终会相近。

西电因为招生比较杂——一堆全日制示范性联培之类的,所以感觉如果是分方向录取可能会差异巨大,如果是整体录取的话,预测在23考研中AI院的分数线会继续上涨,但是不会超越计院,而计院大概分数或是难度已经到顶了,这是自命题两门专业课(计组和数据结构)以及去年热度相对较高决定的,所以计院预计是难度保持不变或者是略微下降,预测AI院依旧比计院要简单一些。

但是我写这些的时候确实没弄明白西电的录取规则,如果有考虑这些的同学还是要自己去搞清楚比较好。

6.浙大软院

终于可以开始写浙软了,浙软这几年的节奏一直不小,宁波实习,导师制之类的。

整体来说浙软还是一个性价比不错的选择,因为貌似通过自己的操作可以相对容易的去刷实习。

浙软这几年的数据是这样:330-349-381-335

21考研因为公共课题目较为简单,外加上浙软这一年的热度空前的高,所以炸了。等到22考研,题目难度上升,浙软导师制度之类的节奏引发讨论,浙软热度大幅度下降是正常的,所以22考研浙软335的线可以理解。

但是335的初试线并不正常,依旧是数据结构作为专业课很难考得很难这个理论,浙软下一年的专业课均分必然上涨(22考研108),上涨个十分左右是比较极端但是也可以接受的,也可能是上涨五分左右。

因此浙软下一年的线或者说竞争难度会提高,但是不会提高的太多,类比当年难度大概提升个10分左右就是上限,最高也不会提升到20分,所以必然不会炸。

与此同时,和一些计算机实力不是那么强的学校相比,浙大软院不止具有浙大这一牌子,依旧有着背景强悍的实力以及找实习的灵活性和机动性,浙大软院的价值其实比看起来要高不少,唯一的劣势可能就是宁波,剩下的都非常合适。数一英一数据结构的组合适合跨考或是科班高图共课较强的选手,数据结构复习的时间成本也更少一点。

整体而言,考虑到浙软的性价比,下一年报考浙大软院依旧是推荐的。

四、部分院校分析-统考

部分学校难度持续稳定过高或者是招生人数过少,因此不计入讨论,包括不限于:

浙大计院,北大信科,南大计院,上交计院,人大高瓴

1.中科院体系

中科院体系的择校主要在计算、软件、信工和自动化所里,其中计算所和自动化所是11,信工是21,软件是22。在分析国科大体系的各所分数线之前,这里先讨论一下国科大今年新发的文件。

国科大今年新发了一个文件,大概内容是除去部分地区外,国科大的系所只招收一志愿为国科大的考生的调剂。前几年中,不局限于计算机相关专业,国科大各个专业在地域相对一般的系所都有调剂名额,变成了很多人实际上的保底去向——本科比较好或者初试成绩擦边可以一志愿失败再去调剂那些所。

今年新发的文件表明以后报考外校的话这些所谓的保底就没了,考虑到一志愿翻车的话其实国科大体系是个不错的选择。

说一下分数和难度吧,22考研里软件所330,计算所300,信工所300,单论初试难度,这几位绝对是选择408的院校中性价比最高甚至说是“点击就送”的,但是国科大的难度核心在于复试,科研院所的复试要比一般的大学难上不少。所以报考国科大的核心还是在复试,需要在初试结束后的两个月找好导师并准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才可以,虽然貌似那个文件发布之后,即使复试没过也大概率会有学上,比如说计算所调剂杭高院这种。

不想在复试投入太大精力的话,建议报考73开的学校并且保证初试分数不会擦线,否则再来选择国科大会比较合理。

预测国科大这几个热门所系23考研的分数线会略微上涨,但是不会高,也一定会低于最多持平常规的考察408的985,所以相对而言多方考虑还是推荐这几个系所,当然报考的话要做好爆肝相关知识应对复试的准备。

2.软微

软微去年350,比我考研的时候(21)降低了不少,但是今年公共课难了,而去年我在分析里写“软微自命题时的专业课难度大于408”,所以结合一下考虑,软微大概难度相比21考研要略微下降。

软微的好处和科软一样,都是研二开始放实习,在帝都实习非常方便的情况下,对想就业的人来说极具优势,毕竟实验室对大部分人而言浪费时间大家都理解hhh。

同时软微还有着北大的牌子,对于体制内的岗位,包括国企选调等,清北的优势大于一切,因此抛开初试难度,软微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软微这几年的分数一直都偏高,即使22考研的初试线是350分,11408的难度配合上北京大旱区的阅卷严格程度,也绝对不简单。正如上文所言,软微的好处那么多,在350分初试线的情况下,依旧极具性价比,在我看来软微分数线达到370才是正常的。

但是考虑到11408的难度和北京压分,很难预测软微的初试线下一年会不会直接上涨到370甚至更高,我个人偏向于难度不变明年最多涨十分,但是这个真的很难说。

所以考虑软微的可以自行分析抉择。

3.科软

科软的性价比好像也不用说了,那些公众号之类的翻来覆去说什么放实习,独墅湖,苏州,联培等等。想刷实习找工作去互联网考虑科软,想搞科研发论文就不要考虑了,所这里直接分析分数就可以了。

因为我当年考研考的是数二,所以我对于数二还算比较了解,当各个学校出分之后我还特地找出了22考研数二的卷子看了一遍,我脑子里所剩无几的数学知识告诉我22的数二难度确实大于21,所以貌似找到了一干数二的学校分数下降的充足理由。

这里做一个对比,抛开地区压分,把一众22408的院校的22考研分数做一个对比,我们把340分作为中间值,则对比如下:

院校分差科软-5先研(数二)+13复旦计+12复旦软+3厦大AI-2人大-30武大计院+20武大网安+5中山计+23中山网安+5软件所-10中山AI-10厦大软院-18

可以看出在很大意义上,科软今年的初试分数其实在22408里居中,不算特别简单,也算不上难考。毕竟命题难度不定,有的年份里330点击就送,有的年份里330还是需要努努力才行。科软在22考研热度下降是必然的结果,因为21炸的实在是太惨烈了,去年我预测的结果就是科软比复旦低20分,结果差不多预测准了还比较开心。

而且去年考研之前,我刷知乎经常能刷到科软考生备考的回答,看到他们那么担忧,最后分数线远没有担心的那么高,我作为一个观众还是挺开心的,毕竟那么害怕复刻21难度的人,最后估计分数都不会低,应该都上岸了。

科软在21之后,我觉得会连续很多年趋于正常,可能会有难度偏高的几年,但是不会再复刻一遍,因为科软的招生基数是全国最大的,堪称全国最多的CS招生人数肯定是对考生有利的,500左右的名额能保证吸收足够的高分后,依旧保持分数线不会太高的状态。

但是,科软相对容易的难度或者说高性价比,也不应是今年这个难度。下一年科软的竞争难度必然会上升,在试题难度不变的情况下预计最多可能涨个十分或者十五分左右,但是不太可能在上面表格涉及的学校里比较之下变得很难。

而21的情况可能真的只会是历史,最起码三年到四年之间可能都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了。

3.5 中科大除了科软

科大计院个人感觉难度竞争一直稳定,所以直接参考往年的数据即可。

科学岛今年300,明年最多不超过330,可能是320或者310,但是科学岛复试好像水很深,如果本科比较好的同学想有学上建议直接报考科学岛。

大数据不了解,因为在知乎上看到了一些人的就读体验,也就不想分析了。

科大先研院有两种招生的专业,都是0854,但是一个考察11408,另一个考察22408,上文给出了先研数二和其他院校的分数对比,先研院相当于是炸了,按照以往的对比,在中科大校内,先研院一直是330-的分数线,且难度一直低于科软。

去年我说先研必炸,这不就真的炸了。

我严重怀疑是很多原本想报考科软的人害怕科软再炸,于是分流到了先研院,但是先研院的招生人数远小于科软,这一部分人连带择校时羡于先研院往年低分的人把他的分数拉高了。

按照寻常的规律:先研的分数不会高于科软,而且先研的诱惑力远没有科软大,大概下一年里,科软的分数会逐渐上涨,而先研在达到高点后,考生趋于冷静,分数下降是必然的。

先研的分数在23考研里,很大可能会远低于科软(分差大于5分),也可能会和科软持平,整体而言,还是推荐考生报考的。

就是不知道这个先研放不放实习,研究生读久了,愈发意识到至少半年实习的重要性,可能很多人不会在意这个,但自己的收入很大意义上和实习关系很大。

中科大除了计院以外的学院的复试都不太难,如果先研放实习而且能实习半年的话,那就更建议报考了。

4.复旦

去年我预测复旦必炸,复旦计院难度大于复旦软院。今年虽然没炸或者说最多小炸,但是22复旦的难度也绝对不低了。

有一个图片叫做爆炸不可能铁三角,分别是东南科软和复旦,意思是这三所学校至少有一所会炸,但是不可能全炸,22炸的是东南,21炸的是科软,按照复旦是一个没炸过的蓄水池而言,应该23炸的概率非常大了。

蓄水池理论:一个空的水池,可以用来存储多余的水,在人们不知道水池容量的情况下,都将自己的多余水存于其中,而在某一刻水池容量已满,再度注入的时候就会满溢而出。类比考研,就是一届一届考生觉得“不会炸”,最后一起报考导致某所院校分数过高。

大概是在2017年往后,各个大学考研都不公布报录比了,所以除去人大那种实时公布的院校,剩下的院校报考数据都相当于是黑盒。

复旦从20考研开始,难度是逐年上涨的,我考研的时候还有复旦320点击就送的表情包,后来出分发现复旦350了,横向对比其他院校,复旦的难度从21到22跃了很大的一个台阶,应该和复旦的牌子以及上海的地域有很大的关系。这所学校的计算机实力其实远没有自己的学校背景名声响亮,如果分数再上涨的话性价比就真的很低了。

同时看初试过线均分的话,21考研复旦的均分是390,22考研复旦的均分是380,这样的均分其实表明了复旦的难度一直不低,只是因为招生人数以及扩招等因素导致初试分数线看起来没有那么高。而在复旦逐年难度上涨的前提下,假如23考研命题偏简单,复旦初试过线均分达到400也是有可能的。

今年上半年我的知乎首页还推了不少复旦复试多么困难或者是刷高分的回答,联系到复旦是初复试55开,如果复试难度真的很高,那么初试取得的优势就会被冲淡很多,我了解的不多也没太理解复旦复试的细节分数占比和流程,建议感兴趣的考生加几个考研群或者找点经验贴自己分析。

同样,因为复旦依旧没有一年难度上升到高点,结合上以往的规律,复旦的难度在23考研极大概率会继续上升,有可能会突然爆炸,而且这个上升或是爆炸是对于计软两个学院同时适用的,在我看来复旦涨到370的概率绝对不低,在几乎必炸的情况下,考虑性价比,因此不太推荐没有名校情结的考生选择这所学校。

工研院的难度预计会低于另外两个学院,可能炸不起来,但也未必,毕竟工研院的招生人数是最少的。

5.武大-计/网安

说一个前提:对绝大多数学校而言,网安/AI/软院这种的难度一定不会超过计院。

武大一直难度不低,和中山一样处于22408居高不下的状况,武大计院发挥稳定,武大网安在21考研270之后,22考研也上涨到了345的分数线。

因为武大计院难度一直很稳定就不分析了,分析一下武大网安。

武大网安的招生人数比计院要多不少,因此对于分数上涨有很大的缓冲作用,分数爆发上涨导致爆炸的年份已经过去了(21国家线,22爆炸的可能性最大,但是并没有炸),合理预测在武大的加持下,武大网安的竞争难度应该会继续上升,但是不会上升的很快,可能下一年分数线只会涨个五分,最后达到和计院难度接近的程度,再下降,这样的一个波动变化的状态。

所以武大计院或者武大网安不是特别推荐报考,毕竟难度在那里摆着,而且有更好的选择,这样的风险就没有太大必要承担了。

6.华南理工

去年华南理工是第一年改数一,预计难度会简单一点,但是最后反而难度不低。

因为数一和数二差别比较大,所以以往的数据也没有太大参考价值,但是配合上华南理工自己的地域以及实力,横向对比相关的11408的学校,会发现华工今年的分数线有点过高。

合理估计的话,华南理工的难度不会继续上升,但是难度下降的概率也不是特别大,最大的可能是恒定保持不变。

毕竟广州+985的互联网优势非常大,而且华南理工的就业在同级别的大学中也是佼佼者,这个分数和难度是可以理解的。

7.华科-所有408

去年都在预测华科要炸,但是华科没炸,甚至有些点击就送的样子。

华科之前的热度是非常高的,更何况有强悍的计算机实力与“天才少年”宣传的加持,华科的热度和观望人数不可能少,因此在23考研里,华科计院的难度预计会大幅度上升,甚至一年直接爆炸也有不小的可能。

但是依旧是在武大的分析里举的例子:对绝大多数学校而言,网安/AI/软院这种的难度一定不会超过计院。

华科网安和软院的分数上涨不会超过计院,甚至可以是非常缓慢的涨分,同时华科软院百人左右的招生虽然不及计院,但是在吸引力也不及计院的情况下,分数变化的灵活性更强,网安则是招生人数少,不太可能出现批量考生想着抄底去报考的情况。

因此预测华科计院很大可能会爆炸,软院和网安的难度会升高,但是会是相对正常的分数,如果报考华科的话可以优先考虑这两个。

同时华科的复试似乎难度不低且比较严格,报考华科需要投入一定精力准备复试,这点应该考虑到。

五、可能的院校推荐与分数差预测

这里预测的可能会炸的学校和大概不会炸的学校里的均分差距估计可以至少达到20分,到底准不准还是要等十个月才能知道

一些院校没写分析的大概原因(这里也涉及了一些上文没写的学校):

lay了lay了,写太多了,写不动了。

比如说最开始写推荐报考南开软院,原因是南开软院初试招生人数还不算少,分数除了21考研公共课过于简单外也一直不高,所以23考研的难度也不会太高。推荐吉林大学的原因是我去年就在推荐东北四所985的专硕,因为地域和出题难度的缘故,这几所学校一直考的不是特别难,竞争也不大,简单分析之后发现吉林大学依然是东北四所里最好考的。北理工网安和北航也是同理,难度相对来说也是稳定,竞争也不是特别大。

不推荐湖大倒不是可能会炸,而是复试的原因,不太想多说,加几个中南群或者湖大群讨论一下就知道了。

西工大这种难度估计会稳定不变。电子科大又说不改408了,所以估计难度还是会略微上升,如果改408的话可以去报考,竞争难度一定会下降。

软微的话,你都报软微了,就不要考虑博弈了,那是北大,不会存在所谓抄底的可能,或者说985都没法抄底。软微的性价比也是极高,就算软微370的线,那也是值得的,虽然我也觉得软微不太可能370,能有个360的线已经算是下一年的上限了。但是软微还是需要想考的人仔细分析一下为好,我也不敢肯定它不会炸。

复旦工研院难度必然低于复旦计软,有名校情结的或者想去上海的就去考虑下这个吧。中山大学计院就是难度一直居高不下,是几所22408的难度顶峰之一了,明年估计还是继续保持。

可能会炸的学校有:

武大计,华科计院,复旦计院,复旦软院,中山计院,同济,电子科大,厦大计院

大概率不会炸,难度也不会特别高的推荐学校有:

计算所,信工所,软件所,科软,中科大先研,华科软,华科网安,浙大软院,中南,西交软院,东南软院,南开软院,吉大,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北理工网安,厦大AI

不会炸但是难度不低的推荐学校有:

南大软院,华南理工,武大网安,哈工大,北邮,中山网安,北航

西北工业大学,预估今年复试线得400

2023考研计算机哪些学校可能会炸?“会炸的学校有:武大计院、武大网安、华科计院、复旦计院、复旦软院、中山计院,电子科大,厦大计院;此外原回答中也有不推荐报考的学校没写在会炸里,因为剩余的几所学校是否推荐报考 和是否爆炸关系不大 推荐报考的数一+408:中科院计算所,华科网安,华科软院,华南理工; 推荐报考的数二+408:中科院信工所,中科院软件所,中科大先研院,复旦工研院,科软; 推荐报考的自命题:浙大软院,中南,西交软院,东南软…”

2023考研计算机哪些学校可能会炸?

    关于作者: admin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活着HTML!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列表 人参与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888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admi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