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考研西医综合复习资料:生理学笔记(7)
医学考研知识点比较零碎,考研医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2考研西医综合复习资料:生理学笔记(7)”相关内容,为2022考研备考的考生们提供指导。
二、抗凝系统:
抗凝血酶III: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精氨酸与丝氨酸结合,封闭丝氨酸,失活而抗凝 凝血因子II、III、IX、X、XII等的活性中心含丝氨酸基
肝素:与抗凝血酶III结合,提高其作用;与血小板结合,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 蛋白质C:以酶原形式存在于血浆中,需凝血酶和凝血酶调制素
若机体中维K缺乏,则影响蛋白质C的生成
血管内皮损伤,则影响蛋白质C的激活,大面积内皮损伤,胶原纤维暴露,凝血增强,同时蛋白质C含量减 少,抗凝降低,易形成血栓
三、纤溶系统:
纤溶酶原、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抗纤溶酶
1、纤溶酶原:在血浆中的量充足
2、纤溶酶原激活物:决定纤溶
血管激活物:源于小A、小V内皮的释放:是?主要的 组织激活物:组织细胞释放:如肾释放的尿激酶
激肽释放酶即依赖于XII的激活物
3、纤溶酶:可将纤维蛋白、分解为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可溶性),使凝血块崩解 4、纤溶系统抑制物:抗纤溶酶为主
可对抗血浆中的纤溶酶对凝血因子的破坏作用 小的凝血块有自溶过程
VIII缺乏是甲血友病;IX缺乏是乙血友病;XI缺乏是丙血友病 四、生理止血和血小板
生理止血中起关键作用的是血小板,小血管损伤后,血液流出,几分钟以后出血自行停止的过程。 可分为三个过程:
组织损伤后,局部小血管受刺激收缩。
血管损伤后暴露出胶原f,激活血小板、凝血因子,形成血小板血栓,血凝块
血浆中抗凝,纤溶系统可防止凝血过程蔓延至损伤区以外
1、血小板:骨髓中巨核细胞的胞浆碎片脱落而成,血小板无细胞核
生理特性:
粘附:可粘附至胶原纤维上;
聚集:为血小板和血小板之间相互粘连在一起的过程
释放:聚集同时可释放出许多物质(α颗粒、致密颗粒),
ADP、血小板磷脂、前列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
收缩:血小板的微丝(肌凝、肌纤复合物)受刺激而收缩,部分血小板粘在凝血块纤维蛋白丛上,血小板 收缩使纤维蛋白变硬,释放血清,凝血栓更为凝固
血块固缩试验:检查血小板的功能(数量和质量)
止血中的血小板作用:
1)、血小板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多功能,可保持内皮细胞的完整性 2)、血小板可释放出血管活性物质(5羟色胺)使血管收缩
3)、血小板可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直接堵塞血管出血)
4)、血小板可促进凝血:促进凝血块的生成
血小板在凝血中的作用:
1)、血小板表面结合许多凝血因子,可提高损伤处凝血因子浓度 2)、血小板α颗粒中可释放凝血因子
3)、血小板可促血块收缩,形成坚实的止血栓
区别:止血包括凝血,凝血为止血的一个环节
凝血正常,不等于止血作用正常
血小板:10–;30万/dl;血小板减少到5万以下,则Pt止血不正常,但凝血正常 Pt减少到2万以下,则Pt止血、凝血皆不正常
凝血:决定于凝血因子、血小板;止血:决定于Pt
第四节:血型和输血
红细胞血型: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决定于红细胞膜上特异的抗原(糖蛋白、凝集原),血浆中 有凝集素
只有ABO和Rh可引起溶血
一、ABO血型(H抗原为AB的前体)
辅血的原则是:供血者RBC进入受血者体内不能被凝集素凝集,而不考虑供血者的血浆凝集素凝集受血者 红细胞(量少)
同型血辅血也得交叉配血以防止亚型溶血
二、Rh血型:Rh阴性的人输血时比较危险
Rh阴性不会自然产生Rh抗体,第 一次输血无反应,产生抗Rh的免疫抗体,第二次输血则Rh阴性者发溶血反应
母亲Rh阴性新生儿溶血:胎儿阳性,母亲阴性,第 一胎使母亲产生抗体,第二胎会发生胎儿溶血。天然抗 体(IgM)很难通过胎盘组织,免疫抗体(IgG)易通过胎盘入组织
Rh阴性的母亲怀第二或第三胎时引起胎儿溶血性黄疸
为什么输血前要交叉配血:1、ABO中存在亚型,可能反应;2、ABO符合,但是Rh不合也可能反应
原则是:双侧都不凝才能输血,若血源困难,则主侧不凝,次侧凝也可以输,但要注意量少些,速度慢些。 异型血看主侧是否凝,次侧肯定凝
以上是考研医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2考研西医综合复习资料:生理学笔记(7)”,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2022考研医学备考资料相关内容请关注备考资料栏目。
评论列表 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