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考研会更内卷,而且这种内卷是大势所趋。
什么是内卷?
百度百科对“内卷”的解释是:
内卷,本意是指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
当社会资源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时,人们通过竞争来获取更多资源。
曾经有一段时间,清华大学学霸骑着自行车都在用电脑写作业的图片在网络走红,“卷王”等词就出现了。
“内卷”这个词在大学生群体中尤为流传,常常用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
比如,很多大学生毕业以后,由于各种原因难以就业,就纷纷选择考研。但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考研,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读研。
但是大势所趋,由于社会资源有限,而人们都认为高学历对就业更有帮助,所以每年都有很多人报考研究生,但是每个学校每年的研究生招生人数又有限,所以就出现很多人一起竞争研究生的现象,也就出现了考研界的“内卷”
考研为什么会内卷?
第一、大学本科毕业生选择考研而不是就业
随着我国教育与经济的发展,本科大学生越来越多,而社会提供的岗位数量有限,就出现了僧多粥少的现象,而且招聘者对应聘者的条件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所以很多大学生本科毕业以后,都会觉得自己的知识储备量不够,想通过考研深造学习来提升自己的能力,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当然,也有一些考研的学生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而随大流考研。
但无论怎样,现在本科毕业的学生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了,考研的竞争也越来越大。
第二、受疫情影响,21考研的报考人数暴增,也对22考研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0年由于疫情爆发,经济受到冲击,一度出现就业难的情况。这导致很多毕业生放弃找工作,而投身考研大军。
其次,原计划要出国,却因为疫情而无法出去的学霸们最终选择留在国内参加考研,这也是21考研人数增加的一个因素。
另外,20考研失利的考生,没有找工作又选择二战,所以21考研的人数就比前一年还多。
但是很多人并不是一战成硕的,也有很多二战三战失利的例子,而这些失利的考生(这部分考生真的很多),有的会选择再战。所以,22考研的人数只会增加不会减少。但每年学校的名额有限,即使是有扩招,也是供不应求。所以22年的考研界内卷情况肯定更严重。
第三,盲目跟风考研的学生增多
很多偏向于技能和经验的专业,此专业的毕业生其实可以不用考研,本科毕业就能找到好工作,并且从事的工作需要的不是做学问的能力而更注重于技能。如果毕业就工作三年的时间,可以积攒不少本领域内的技能和知识。但是,身边的人都考研,他们也就没有认清自己的专业性质,盲目随大流考研了。
且现在研究生毕业人数越来越多,就业压力也很大。很多人都有学历焦虑,觉得学历越高越好,不管自己喜不喜欢都往上面走。
如何应对22考研内卷?
对于这个问题,@柚沐茶茶认为:
第一,不要盲目跟风,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考研,如果不需要考研的话可以选择工作。
第二,如果准备考研,那就尽早开始。
考研是一场十分漫长又煎熬的战斗,每个人都争分夺秒地复习。不要过度迷信网上经验帖里说的那些开始时间太早,后期会很放松很懈怠的话,除非你是学霸或大佬,学习能力非常非常强。否则,前期不努力,后期时间紧任务重,你真的会很崩溃。
一定要努力加坚持。
第三,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不要想着别人都考985 ,211,你考一个一本的学校或双非学校就很丢脸。一定要认清自己的能力,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不要好高骛远,因为大多数时候选择大于努力。如果过度高估自己,最后会摔得很惨。
当然,如果真的很努力很刻苦,自己能力也够的话,完全可以去冲名校。毕竟,人只有一次年轻的机会,该为梦想去努力奋斗拼搏。
第四、学习要注重效率,而非时间堆砌和自我感动。
考研从来都不是简单的时间堆砌,不是比谁在自习室坐的时间长,而是在同时间单位里谁的效率最高。
如果觉得自己学习能力不够强,那增加学习时长也是没问题。但是,不能为了学习时长而学习,只有真正下功夫,其中注意力的高效学习才是有用的。否则费时费力。
第五、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无论多忙,一定要记得抽空锻炼身体。否则考研后期真的会很累,身体会撑不住的。
最后,祝每个努力追梦的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回答者:@柚沐茶茶
考研越来越“卷”,是不可避免的
考研越来越“卷”,肯定是不可避免的!
首先,考研人数会越来越多,2021年377万人,2022年保守估计考研人数会突破400万人。
但是,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增长幅度却没有这么大。
最近,教育部公布的2020年教育大数据中,2020年研究生招生了也就110万人,还有一部分博士研究生以及推免生。
这还是扩招了18.9万人以后的数据,这样算下来,2020年的考研录取率也就24%多,都不到30%。
短短几年时间,考研报录比就从3:1下降到了现在的4:1。
所以说,如果高校不大幅扩招,考研录取率只会越来越低,“卷”也是无法避免的。
并且,这种卷在“985”、“211”、“双一流”以及其他热门地区的“双非”院校中尤其明显。
特别是一些热门地区“211”大学,比如,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郑州大学等等,每年的报考人数都是几万人。
而最终的录取人数却只有几千人,报录比之低让人猝不及防。
所以,为了应对越来越“卷”的考研,给大家一些建议。
考研择校很重要,尽量避开那些特别“卷”的高校
在考研选择高校时,为了增加上岸的成功率,尽可能避开那些已经很“卷”的高校。
比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软件工程学院。
一直以来都以“好考”而出名。
但是,风水轮流转,随着时间推移,这一情况也会发生变化,知道好考的人越多,报考的人数也就越多。
然后,高手也就越多,果不其然,2020年出现了“神仙打架”的火爆局面,光400分以上的大神就超过400人。
那么,2020年该学校的复试线就有可能会是400+,实在是“卷”的离谱。
所以,选择高校时,避开这些“卷王”高校就显得尤为重要。
考研复习准备,请及早开始
在以前,一直有人劝说考研的同学,考研复习,不要开始太早,容易疲惫。
现在,我想说的是,你开始越早越好,从大一开始都没有问题。
毕竟,大家都只会在乎结果,没人会在乎你的过程。
只有开始越早,复习越扎实,才能考高分。
科研经历、奖学金、保研努力去争取
为了不与几百万考生竞争,在校争取保研,真的是一条上研究生的“捷径”。
科研经历,奖学金这些不光对保研有用,对考研更有用。
所以,好好学习才是正道,奖学金、获奖证书多多益善,都努力争取吧!
以上,希望对考研的同学有所启发,更多考研问题都可以关注@学个习
目前来看考研肯定是越来越卷的,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岗位却没有增加多少,那只能去考研了,可以预测未来博士也会越来也卷,因为现在考研的人多,研究生毕业的人也多,很多人读完研之后仍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接着去读博。
对于考研人来说,春节最是难熬的,初试结束,成绩未出,心里总是有这么点儿不踏实。比不踏实更让人难受的是不知道该干什么,看书吧,万一进不了复试,就是瞎耽误功夫,还不如歇会儿,不看书吧,要是进了复试又怕自己把之前的东西都忘了。
这篇文章,我就来和你聊一聊,复试,你都要准备什么?
一、成绩未出之前
在考研成绩没有出来,不知道自己是否进复试的时候,给大家的建议是,如果你处在不知道该干什么的状态,那么就看看英语,准备一下英语的自我介绍和相关内容,每天听点儿新闻,因为笔试没有听力,所以很多同学听的能力有所退化,复试时候面对老师再一紧张,可能连题目都听不懂,那可就凉凉了。
在专业方面,这个时候可以先放一放,或者只看一下最基础的概念。以法硕为例,在考场上如果你抽到的题目是让你分析一个案例,那么基础概念是基本,而分析能力真的不是一两天能练出来的,基本上到这个时候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了,提升空间不大。而且在老师看来,分析的时候,如果连基本概念都不会的话,那会对这个学生的可培养性产生怀疑。
二、成绩出来,进复试之后
这个时候对于复试的准备最为关键,以法硕考试为例,大致可以遵循以下几点来进行:
(一)搜集信息——不遗余力
复试是由各学校自己组织的,因此复试的风格、形式、内容都有不同,这和初试有很大区别。在这个时候,你需要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想尽一切办法,打听到报考学校复试的情况,特别是笔试和英语考试的情况,因为这两个是你现阶段最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提分的项目。
有的同学在这个阶段就开始联系老师,其他学科我不懂,至少从法硕的角度来讲,根本没必要,也没有任何意义,你这个阶段给老师发邮件,要么得不到回复,要么就是“祝考试顺利”之类的客套话,还让这些事情白白拨弄自己的精神,给自己增加心理负担。
(二)复习——有的放矢
在经历了工作量较为饱满的信息搜集后,就开始有的放矢的复习了,一定要做到精准打击。
有的学校的英语就是一个自我介绍,有的则是会有几个普通的问题,类似兴趣爱好,或者谈谈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但是有的学校的英语面试是专业英语,比如有同学说自己被问到了我国法院的审级设置这个问题,连问题都没听懂。其实,即使是专业问题,往往也不会太难,但是确实需要提前有所准备,看一下法律英语,掌握一些基本的词汇还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客观来说,这对你日后的研究真的非常有帮助,如果你见了agency就是代理的话,那老师真的会很无语的。
笔试各学校的风格也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一般都会保留一部分基础知识,即使是较为灵活的论述和案例分析,也是有评分标准的,而有标准的答案,就要踩点给分,也一定离不开基础知识,这就是我之前强调基础知识重要性的原因。
我提到的上面这些信息,你一定要尽可能地多搜集,最好可以找到历年真题,给自己一个更具象的认识。
至于面试,一方面肯定还是离不开基础知识,另一方面,面试的时候其实老师对你的知识和能力是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受的,这个和笔试中的踩点给分是完全不相同的。
举个例子,我的一个研究生,在各种笔试中都能有不错的表现,但是你和他聊天,或者让他写论文,就会发现他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语言表述啰嗦且逻辑混乱,他写的论文,有的时候给我根本改不出来的感觉。我就思考这是为什么,有一天我忽然明白了,笔试,是按照标准答案踩点给分,只要是写上了这个知识点,那分数就拿到了,至于行文的逻辑性,语言表述是否合适,甚至是否成文,其实都不是特别关键,而聊天和写论文则不同,观点固然重要,但是能让人看懂,更重要,我的这位学生追求大而全,说话颠三倒四和反复说的习惯,在笔试的评分标准中很占便宜,但是一到了论文中那简直是灾难。
对于这样的同学,笔试的时候可能还是会有比较好的表现,但是面试的时候,就不一定了。
在这个阶段,请大家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表达逻辑,遇到一个问题,想一想我要怎么分析才合适,自己先大致有个大纲,不要想到什么说什么,信马由缰。
三、关于复试现场的准备
(一)复试你不能踩的坑
这一点我在之前的几个视频中已经有所说明,请大家自行观看,涉及到简历、着装以及被老师质疑的时候,要怎么办。
- 考研复试你不能踩的坑(1)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50868715681091584
- 考研复试你不能踩的坑(2)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51652944065040384
- 考研复试你不能踩的坑(3)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51837667500486656
(二)线上复试时注意事项
1.初试成绩和面试成绩
由于疫情的影响,今年有可能有的学校还是采取线上面试的形式,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过,线上面试其实对于初试成绩排名比较靠前的同学有利,而对于想要逆袭的同学其实是不利的。
原因很简单,因为线上交流无论如何都不如面对面交流直接,所以会直接减少交流的频次和问题的随意性,基本上就是抽到一道初始题目作答之后,老师再根据回答问1-3个问题,一般来说随意性不强,而且初始题目在多数情况下也是基础知识或者基本知识的运用,这种情况下,老师和考生可以发挥的空间都不大,因而除非出现意外,分数也不会拉得太开,这样一来,初试成绩就很重要了。
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特殊的情况,不如表现得特别好或者特别不好,不在讨论的范围内。
2.现场设备和环境
线上复试比较麻烦的是设备和环境,特别是对于网速的要求很高。一般来说,各学校的设备是比较稳定的,但是考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可能未必能够保证现场的效果。
关于这方面,有几个提示:
- 请尽量使用有线网络,相对稳定。
- 在复试时,一定注意家里的其他人减少用网,避免占用网络的设备过多,影响网速。
- 如果没有条件用有线网络,尽量准备一个单独的无线上网卡,将其靠近电脑设备,保证稳定性。
- 有的学校要求双机位,就是两个摄像头,这个自己看仔细具体的要求。
- 如果设备和环境实在难以达到要求,尝试联系一下当地的考试院,看看能否帮忙解决。
- 周围环境要符合学校的考试要求,不能有其他人,不能有相关的材料等等。
好啦,今天先和大家说到这里,后续我会和大家分享该如何联系导师~
2022年的考研难度会越来越大
1.报考人数的增加,2021年研究生报考人数为377万,相比2020年的341万增加了36万人 ,增幅约为10 .6 %。近年来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录取率约为4:1,即25 %。
2.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目前已超过60%。“十三五”期间授予博士学位33万人,硕士学位339万人。
3.通过今年考研政治的分数就可以看出来压分很严重,今年很多400+同学的成绩,考研政治超过70分的不是很多。无论是考400+还是300+的分数,考研政治都是在60-70左右的分数。压卷严重。
总:报考人数增加、不扩招就导致录取率低、压分严重,通过这3点,我们就可以明显看到考研难度越来越大。很多同学在考研与不考研,什么专业、什么学校都有很大的纠结。所以我们在考研这个选择题上要做以下几点考虑
1.确定考研目的:如为了学历更好的就业、本身自己就想当一个学者,做研究
2.确定专业
(1)就业性考研:如我们就是为了就是给后期的上班,多一些写竞争优势在学历上,那我们在选择专业、或学校时就需要考虑后期你想就业的方向来走,或者选择考研难度没有那么大的学校和专业
(2)专业性考研:对某一项专业很感兴趣,这个专业后期想要做为一生的事业。那我们在选择专业时做以下准备
3.确定院校
① 按照专业选择学校:列出所选专业的排名前10的学校,结合自己的分数,最好是垫脚可以够到的。如果前10没有目标院校,往下排列。选择出意向院校
②意向院校查询:近3年院校复试线、公开信息如:招生政策、专业目录、招生简章、公开课大纲等;非公开的如:专业课程的内容与重点,面试的内容与方式,导师对学生的偏好;
4.备考阶段
①了解复习周期
7月前准备阶段
7-12月巩固冲刺阶段
1-5月考试阶段
注:关于怎么复习我文章里有介绍,感兴趣的同学,可查询历史文章。在复习阶段大家一定要以课本为中心、真题借力哦
关注我教你怎么备考、怎么、选考研书籍怎么复习、怎么抓考点等等。
建议慎重选择以下专业,今年内卷是真的可以说是卷王了!!!
01应用统计“内卷专业哪家强,应用统计王中王!把人本专业都挤得无路可走也是没谁了。”
02计算机“卷上热搜了都,卷中卷中卷中卷…跨考压力那是真真真极大的。”
03新闻传播“别问,问就是两个字,快!跑!”
04法硕非法学“择校是个玄学,你永远不知道你的对手是怎么想的。真要用一句话形容跨考形势的话:考得好不如报的好,报的好不如生得早。”
05心理学“七成跨考,神仙赛跑。”
06会计、金融、税务专硕“经管卷不卷,看看分数线。”
07教育学“教育大舞台,有胆你就来,来啊,battle 啊!看谁能卷过谁!”
08学科教育类“学科语文、学科英语什么的,听着就头大。双非二本都高分堆积,一志愿如果上不了,调剂很困难。”
09马克思主义理论“只考背背背就能考高分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题越来越活,头发越来越少,调剂总可以吧?调得进来但是调不出去啊!”
10翻译硕士“400+还在调剂边缘蹦跶,实打实的不考不可怕,进门就打架。”
11行政管理“行管等一些不考数学三的管理类,那可真真是报录比死亡专业。”
要考以上专业的同学,22届可能还会有以上榜单的专业会出现内卷呢!!!
想知道你的专业是否内卷,可以在神龙考研上查询,那里有专业的考研一对一规划,帮助考研的同学们了解考研最新动态!
内卷一定是越来越厉害的。
每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增长的加速度都在变大,也就意味着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虽然从2020届研究生有一个跨越式的扩招幅度,但是2020届情况特殊,是为了缓解疫情带来的就业压力。
当然,招生人数一旦增长上去,就不会下降,也就是说不会缩招,而且每年研究生的招生名额其实是有很小幅度的增加的,但是这增加的部分名额对于激增的报名人数来说几乎是没有任何缓冲余地的,这也就出现了不管每年的题目难还是稍微简单,总是会有大量的高分飘过,考研初试成绩屡刷记录,高分成功上岸已经不能够成为一个充分条件了,只有考更高的分数,才有机会上岸。因此,考研内卷会逐年加剧。
至于如何应对,那就是一项更为细致认真的工作了,大家可以关注我,看我之前的一些备考经验,也可以私信我,我们互相沟通~
不管如何,考研难上加难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我们只有做出比别人多120%的努力才有机会。祝好运~
你们看的是考验内卷,我看到的是未来三年的就业形式,那么多研究生,找工作竞争,工作岗位上竞争,薪酬上竞争,那才叫真的内卷!
何为“内卷”?
通俗的解释为:电影院里,有人为了更好的观影视野,就站起来看,被他挡住的人不得不也站起来看,最后可能整个后排电影院的人都站起来了,但是大家的观影体验并没有变,或者说都变差了……
考研人数的剧增带来的内卷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2019考研人数是290万,2020考研人数是341万,2021考研人数是377万。照这趋势,今年报名人数可能得突破400万。
2020考研扩招18.9万人,今年也扩招了,可是很多专业分数线还是涨了。
扩招速度根本跟不上报考人数增长速度。结果就是大家都在努力,成绩都在提高,最后分数线还被带得涨了,过线的依然只有少部分人。
这就导致了很多同学明明很努力了,却看不到很好的结果这就是“内卷”。
面对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
1、理性看待内卷,保持理智
都说2022年是“史上最难考研年”,但这既是以往十年最难的一年,同样也是未来十年最简单的一年。考研当然会一年比一年难,但是也总有人上岸。
1、明确考研目的,做好职业规划
“舍友都考研了,我也没事可做就考吧。”
“我朋友申请到国外的研究生了,看他挺简单的,我也出国算了。”
“我同学打算考公,我也和她一起吧。”
别人都考研你就考研,别人都出国你也要出国,别人都考公你也考公,有没有想过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盲目跟风是坚持不下来的。
3、理性选择专业与院校
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慎重选择热门学校和热门专业。
4、制定计划、全力以赴
如果决定好要考了就可以着手制定复习计划了。最后想说:无论是卷还是不卷,努力提升自己才是最强的。
大概率会,因为考研的几个推动力都在上升:
- 就业难
- 考公考编,好职位越来越需要高学历
- 出国难,中美摩擦和疫情
- 城市里的00后们,衣食无忧,更向往诗和远方,愿意为理想努力,不急于卖命工作
- 好的专业,越来越集中在研究生,比如AI、大数据、应用统计、法律、医学等
如何应对
- 想清楚自己的定位,到底要什么。 如果考研对整个人生有帮助,就去做,别多管
- 考研是可以改变命运的, 这不是个人的信仰,这就是事实。但不能人云亦云,参考第一条
- 确定要考研了, 就要有舍得,放弃秋招、找工作、实习。安心备考,不可摇摆
- 专业和院校,要量力而行,现在考研越来越难,能上岸是首要。 不要盯牢985 211
- 如果要考数学,一定早准备,要循序渐进、循环往复,不可走捷径
- 考研是持久战, 剩者为王。 内卷就是红海竞争,规则公开透明,只能努力奔跑
评论列表 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