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总资本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各自独立在再生产过程中独立发挥作用的资本为个别资本。而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所有单个资本的总和,则是社会资本或社会总资本。
社会资本运动与个别资本运动有许多共同点:从运动的内容看,二者都包含着生产剩余价值或资本增殖的生产消费从运动的形式看,二者都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并各自完成着自己的循环从运动的过程看,二者都要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都是生产过程和流过程的统一从运动的目的看,二者都是为了价值增值。
社会资本运动也包含着许多个别资本运动所没有的内容和特点:
首先,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还包括个人消费。
其次,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资本流通,还包括一般商品流通和剩余价值的流通。
再次,社会资本运动不仅考察价值补偿,还考察实物补偿。
二、社会总资本运动的重要问题
社会总资本运行的重要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各个部分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亦即生产出来的产品要能卖得掉,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所以需要的生活资料要能够买得到。
社会总产品的构成,价值形态上包括实物形态上包括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相应地,社会生产也划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第I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II部类。
三、两大部类与产业结构的划分
马克思把国民经济中的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划分为两大部类,即生产资料生产的第Ⅰ部类和消费资料生产的第Ⅱ部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产业结构和社会再生产理论。马克思揭示了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价值形式的实现和实物形式的补偿而必须建立的内在联系,从而建立起社会再生产过程能够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马克思的两大部类理论通常也被称为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
与马克思的产业结构理论相对应,是西方的产业类型划分理论,即三次产业的划分理论。三次产业的划分对于我们多方面认识和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趋势,重视发展那些在国民经济中日益显示其重要作用的非物质生产部门,有着积极作用。
两种不同的产业类型划分理论,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产业结构的内容,它们各有利弊,不能相互取代。
一般来说,衡量一个国家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主要标准:
第一,看各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是否平衡发展,也就是看各个部门之间在生产上是否相互衔接,紧密配合,以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二,看产业结构是否有利于资源配置的优化,也就是看社会资源是否在各个部门之间得到合理的分配和使用,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第三,看科学技术是否得到充分地推广和应用,产业结构是否实现了高度化。按照这一标准我国产业结构还存在许多问题。
评论列表 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