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考研的考生已经开始复习,考生必须具有广阔全面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基础和有效的,尤其要系统地掌握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等大纲所规定的基本内容,才能轻松应对考试,考研教育学栏目为各位考生提供“2023教育学考研备考: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相关考研知识点,希望能对各位2023考研的考生有所帮助,一起来看~
1.对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
对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批判-- 马、恩对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教育的批判表示赞赏,但同时也做了批判,批判他们的人性论的局限,在唯物主义史观基础上,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及其教育的资产阶级本质,为从根本上认识和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基本矛盾和教育弊病指明了方向;关于环境和教育对人发展的影响--对于欧文的“环境决定论”和“教育实用论”的性格形成学说,马、恩既批评其重蹈了旧唯物主义的错误,将人视为完全是环境的消极产物,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看不到人是历史活动的积极参加者,依靠于少数天才来实现社会的根本改造。但马、恩又肯定了他们强调人的社会制约性和高度重视教育的作用,显然有积极意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马、恩赞赏社会主义者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及其实现的预示性描绘,但却扬弃了其中基于人性论的“理想”,从现代工业生产的本质对劳动者的要求以及社会向共产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人的彻底解放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给予了科学的论述;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空想社会主义者在这方面的思想和实践无疑对马、恩产生了很大启示,但他们未能真正揭示这一客观规律,只有马、恩科学论证了这一结合的历史必然性与重大意义。
2.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
第一,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在他们看来,教育无疑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现象,他们基于他们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科学揭示了二者的关系和教育的社会性质。从根本上说,人的形成和发展,人类教育的发生和演进,教育和怎样教育,首先是与人类的生产相联系的。教育与社会生产的关系,也就表现为教育与一定社会关系的关系。而这种生产关系主要是包括同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以及在生产关系总和基础上的政治等社会上层建筑领域的关系。所谓社会或社会关系决定教育,也就是说这些关系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但同时又要求教育为这些关系服务,特别是为维护和发展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服务,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
第二,论教育与社会生产 社会生产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也推动了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改革。另一方面,马克思也指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教育在社会生产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表现在;教育是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学校还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场所。
第三,论人的本质和个性形成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观的特点是,首先,反对把人的本质看成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强调在其现实上考察人、认识人。其次,强调人的社会性。再次,肯定人是社会的产物,但又指出,人不是消极的客体,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基于以上人的本质观,他们论述了人的个性形成的诸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认为遗传、环境在人个性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将实践的观点纳入关于人的形成发展的理论,科学解决了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第四,论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马、恩首先系统考察了分工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深刻揭示了人的片面发展的社会根源,在揭示资本主义机器生产将人的片面发展推向顶点和普遍化的同时,又指出个人全面发展的客观趋势,认为大工业从科学技术上为打破旧时分工的凝固化、专门化展现了可能,为其提供了基础。他们不仅从机器大生产及其资本主义应用的劳动过程考察人的发展,而且从共产主义社会的人的彻底解放展示人的全面发展。他们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彻底消灭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是互为条件的,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五,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大意义 马、恩科学论证了现代生产和现代教育的内在联系,关于二者之间结合的重大意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他又说:在合理的条件下,“生产劳动和智育的早期结合是造就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以上就是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教育学考研备考: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预祝同学们都能顺利的通过考试!更多教育学考研信息尽在考研教育学频道。
评论列表 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