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教程: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传播学教程: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摘要】新闻传播类考研中,郭庆光教授的《传播学教程》是一个绕不开的参考书目。下面是这本书中重要…

传播学教程: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摘要】新闻传播类考研中,郭庆光教授的《传播学教程》是一个绕不开的参考书目。下面是这本书中重要的知识点——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一起看一下吧。

  20世纪以来的传播效果研究,为传播学特别是大众传播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并构成了它的一个主要领域。

  三个阶段:

  ▶“子弹论”、“魔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

  核心观点: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理论背景:大众传媒发展迅猛所带来的社会冲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宣传战史研究以及宣传技巧研究;大众社会论。

  评价: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社会因素,否定了受众对大众传媒的能动的选择和使用能力。

  ▶“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研究

  40年代至60年代

  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普遍应用于传播学研究,实证考察。

  三个主要研究领域:“传播流”研究;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使用与满足”研究。

  传播流:由大众传播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卡兹《个人影响》,罗杰斯《创新与普及》,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

  (一)《人民的选择》

  拉扎斯菲尔德,1940年,美国总统选举年,考察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举结果的影响。

  在伊里县进行,又称“伊里调查”。

  IPP指数分析。IPP指数:既有政治倾向指数,是一种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三个方面来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

  IPP指数分析结果表明,选民的投票立场与他们的既有政治倾向有着密切关系。

  提出一系列理论假说:

  1、“政治既有倾向假说”:在人们建议选举或其他政治问题作出决定之际,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取决于他们既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人们的政治态度与他们归属的社会群体和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

  2、选择性接触假说:既有政治倾向不但决定着人们的政治选择,也制约着人们对大众传播内容的接触。受众在接触大众传播信息时,更愿意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和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而对与此对立或冲突的内容有一种回避的倾向。这种“选择性”接触活动的结果,更可能在加强原有态度的方向上起作用,而不是导致它的改变。

  选择性接触机制的存在说明,受众在大众传媒面前不是完全被动,而具有某种能动性。

  3、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和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意见领袖对大众媒介的接触频度和接触量都远远高于和大于一般人。两级传播: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4、对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无变化、小变化、强化、结晶、改变。

  强化:大众传播对受众既有态度的巩固和加强效果。强化是大众传播的主要的效果。

  结晶:使原来意向未明、态度未定者的态度明确起来的效果。

  改变:是受传者的立场和态度发生逆转性变化的效果。

  在说服人们改变态度方面,大众传播甚至还不如人际传播更为有效。

  (二)《个人影响》和《创新与普及》

  卡兹,《个人影响》提出了“中介因素”的概念。制约和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主要有四种:1、选择性接触机制,包括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三层次。说明受众对某些媒介或内容具有回避倾向,被回避的媒介和内容很难产生效果。2、媒介本身的特性——讯息的媒介渠道不同,其效果也就不同。3、讯息内容——语言和表达等,方法和技巧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4、受众本身的性质。——受众既有立场、社会关系尤其是意见领袖的态度。

  美国,罗杰斯,对农村中新事物的采纳和普及过程进行深入调查。《创新与普及》,补充和修正两级传播概念。

  大众传播过程两方面:一是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流”,而是作为效果或影响的产生和波及过程的“影响流”。前者可以是“一级”的,即信息可以由传媒直接“流”向一般受众;后者是多级的,要经过人际传播中许多环节的过滤。

  罗杰斯把两级传播模式发展成“多级”或“N级传播”模式。

  《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和《创新与普及》是“传播流”研究的三部曲。

  否定了“子弹论”观点,强调了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无力性,“无力的大众传播观”。

  (三)《大众传播效果》与“有限效果论”

  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系统总结了“传播流”研究,提出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五项一般定理”:

  1.大众传播通常不是效果产生的必要和充分原因,只是众多的中介因素之一,只有在各种中间环节的连锁关系中并且通过这种关系才能发挥作用。

  2.大众传播明显的倾向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对他们既有态度的强化,即便在这种强化过程中,也不作为惟一的因素单独起作用。

  3.大众传播对人们态度的改变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其他中介因素不再起作用,二是其他中介因素本身也在促进人们态度的改变。

  4.传播效果的产生,受到某些心理生理因素的制约。

  5.传播效果的产生还受到媒介本身的条件以及舆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这些观点被称为“有限效果论”。

  (四)“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

  霍夫兰,陆军心理实验。

  影片在传达战况信息方面是卓有成效的,影片制作的主要意图——鼓舞士气和激起对敌仇恨,却没有明显效果。

  考察说服效果形成的条件,效果的形成不简单地取决于传播者的主观愿望,而是受到传播主体、信息内容、说服方法、受众属性等各种条件的制约。否定“魔弹论”效果观。

  主要采用试验心理学方法,包括前后比较法和控制对照法等。霍夫兰的心理实验法和拉扎斯菲尔德的抽样调查法一起,成为传播效果研究的主要方法。

  “有限效果论”的缺陷:

  只探讨了在态度和行动层面,而忽略了更早的认知阶段——大众传播在人们的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只考察具体传播活动的微观、短期效果,忽略了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综合的信息活动所产生的宏观的、长期的和潜移默化的效果。

  ▶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宏观效果理论

  1.研究焦点大都集中于大众传播从综合、长期、宏观的社会效果;

  2.不同程度强调传媒影响的有力性;

  3.与社会信息化的现实密切结合。

  90年代以后,传播效果研究的一个突出热点:探讨媒介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我是实习小编夏至: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传播学教程: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关于作者: admin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活着HTML!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列表 人参与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888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admi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