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考已然大定,这将近两年来的考研时光值得回忆与深思。
一、基本情况:
本科是河南一普通二本院校,物理学专业,跨考教育学研究生。
二、关于跨专业考研的说明:
1、明确你是否真的喜欢教育学:先说说我的情况,我本科虽学的物理,但是并不爱好,大学四年的教育教学给予我了启发,我比较喜欢教育,所以,一个单纯的想法冒了出来——报考教育学研究生。事实证明,这的确是个单纯的想法,教育不等同于教育学,就像一个人很喜欢历史,但他不一定懂历史学,历史学主要是培养历史学科的研究思维与研究方法,那些想跨考教育学的考生首先就要把这个问题搞明白,确认你是否真的喜欢教育学。
2、对近几年教育学考研的分析:教育学也是个考研的小热门专业了,之所以是个比较热门的专业,我觉得这跟考生来源的“繁杂”是有很大关系的,应届的可以考,在职的可以考,跨专业的更可以考,不要为跨专业而担忧,全国考教育学的得有6成是跨专业的,同时由于教育学考研的专业课相对简单,所以造成了这个就业前景不太好的专业成了考研的热门。
3、跨专业的所谓弊端:主要体现在复试阶段,尤其是在调剂上。如果你一志愿分数线不够,本科出身又不好,同时又是跨专业,那么你基本与211无缘了,如果你的专业课又不是统考,一些非211的较好的师范类或综合类大学你基本也是无缘了。比如我调剂时就选了三个大学(浙师、天师、河北大学),结果人家就没理。这也就是所谓的弊端了,如果你实力足够强大,分数足够高,出身足够好,那大可不必顾虑这些。
4、选择学校要慎重:调剂的弊端已经说明了,所以在选择学校时还是要慎重些,在报考时要理性一点,不要被所谓的正能量冲昏了头脑,什么都敢考。但也不排除一些基础好的学生要报考名校,总之,请量力而为,挑选最适合自己的学校报考。以浙大为例,推免生60%,教育史方向除推免生外只招一个人,我恰恰就选择了教育史,哈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显然这种做法是不明智的。此外,要提醒各位一下,全国各个地区判卷的标准是不同的,西安武汉会“放水”,“新(疆)西(藏)兰(州)”就发洪水了,北上天判卷较严,江浙沪广判卷公正,这都是业内的传说,其实确实是这样的,尤其北京上海更加明显,选择这两个城市的同学,要有心理准备。
三、对于各科的复习建议
(一)教育学:
对于教育学的复习,身为跨专业考生的我,走了很多弯路,现将我总结的最合理的复习方案告诉给大家,希望可以有所助益。
1、所用材料:统考6本书+教育部大纲解析+统考真题解析+教育学视频及部分讲义
六本书的作用:
①对整个教育学有一个宏观的把握。
②确切地知道你最喜欢教育学里的哪一部分,是教育学原理,还是教育史,这对于以后选择具体方向也是大有裨益的。
③这6本书是根基,强化冲刺阶段也要回归教材,它可以促进对知识点的理解,对后期的背诵是有好处的。
大纲解析的用处:大纲解析是教育学考研教辅中最权威的,其他的什么讲义教辅跟它比起来,简直不忍直视,谬误百出。
①可将其与6本书进行配套学习,看完6本书的一部分,便用它来作为总结;亦可将其作为提纲挈领的“先行组织者”,先看它一章,再看课本。
②如果在后期冲刺背诵阶段你还没有整理好自己的笔记,那么可以用它来作为背诵的基础材料。
教育学视频及部分讲义的用法:
①这些视频均属于强化课程,应该在至少通读一遍教材的基础上观看,如果前期没有研读6本教材,看这些基本上是浪费时间。
②要注意,千万不要过度依赖这些视频和讲义,说实话,我们的复习时间宝贵,要用就用质量最好的材料,所以这些讲义看看可以,但不建议用这些东西作为后期背诵的样板。
对于真题及习题的说明:
①对于真题,这要看你所报考的院校是不是统考,若是统考311,须买一本真题解析来研读。统考的题出得好、不简单;非统考的题一般来讲难度比较低,但也有个例,如北师大、厦大的题就比较难。
②对于练习题,如果你时间充裕,我建议拿高教版的1000题来做做,虽是官方版本,但里面也有错误,要用你的慧眼识别它。至于其他的题就不要做了,浪费时间,还不如多看看教育类的文章。
关于“课外阅读”:跨专业的考生平时一定要多读读教育类的文章和报刊,获取的两种手段:一是在微信订阅号上关注与教育学相关的媒体,如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会等;二是去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在中国知网上搜有关论文和文章,这个比较好,可以搜到任何大学任何教授发表的相关文章,如果你已经选定了某个大学的某位导师,立即去搜他,多研读他的文章,复试时你就有了谈资!如果去图书馆不方便,可以花几块钱在淘宝上买个知网的账号,这样就可以随便下文章了。哈哈,爽吧!
关于背诵的问题:对于理科生来说,背诵是个很头疼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困扰了我许久,该背什么?该什么时候背?如何背?背到什么程度才算好?相信这样的问题都困扰着我们这批跨专业的考生。对于背诵的问题,我们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抛弃理科思维,我们理科生习惯了严密,习惯了推理,习惯了一字不差,殊不知这样的思维是不适用于文科学习的。答文科的题只需要条理清晰,自圆其说。所以,文科的背诵在于理解,在于形成“条条框框”。
①该背什么?在理解的基础上背“二级标题”。这二级标题就是“条理”。
②该什么时候背?随时理解,随时背。有些人会拿出一大把时间来集中背诵,结果搞得头昏脑胀,背得快忘得也快,这就是缺少了理解加工这一过程,典型的机械记忆!举个例子,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位研友,这女生那是用功至极,我们无不敬佩,从暑假前就开始拿着讲义背诵,每天走廊都有她背书的声音,越到考前她背得越来劲,整天沙哑着嗓子,我也曾经建议过她的方法有问题,可这丫头人太拧,依旧我行我素,初试结束当天,她哭着告诉我说她当天很紧张,好多题都忘记了。分数出来后果然傻眼了,305,没过国家线。现在她已决定二战,那天见到她还在图书馆旁狂背,对于如此用功的学生,除了好言相劝,我又能说什么呢。
③如何背?背诵的方法有很多,我建议采用理解、列提纲、复述三步法来进行背诵。最好总结出自己的提纲笔记,找个与你志同道合的人,互相背诵,互相切磋,互相辩论,这样会比自己闷头背诵更有趣味,更有效率。如果实在没有伙伴,也可以自己对着镜子练习,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④背到什么程度才算好?把一个知识点包含的“条理”了然于胸,而后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结合教育学术语来解释每个条理,这样就可以了。切忌一字不落,文科的东西没那么严密,能够自圆其说就行了。
2、复习流程建议:
第一轮:基础阶段,确定报考院校,研读参考教材(3月到6月底)
第二轮:强化阶段,观看教育学视频,适当做笔记,酌情做习题(7、8月)
第三轮:强化阶段,总结归纳,列提纲,研习真题(9、10月)
第四轮:冲刺阶段,查缺补漏,回归教材,熟稔各个知识点,模考(11、12月)
(二)政治
政治我考了73分,相信还是能给各位些建议的,我学习政治很努力的,这与我喜欢文科不无联系。其间听了多家机构多位教师的视频课,说实话,其中不乏学术造诣高深者,但也有好多沽名钓誉,滥竽充数者。考研培训界的乱象,在政治上尤为突出。而考研政治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教师及其所出的书目的水平和质量。下面我会以几位教师为轴线,兼论考研政治的复习方案。
1、《马原》首选教师——徐之明
这位来自人大国际关系学院的徐老师,极具民国大师范儿,授课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将枯燥的马克思主义讲得妙趣横生,令人拍案叫绝!个人觉得考研这一年最大的收获就是懂得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徐老师很擅长唯物论辩证法以及唯物史观,但个人认为,对于政治经济学部分讲解的不是很透彻,所以政治经济学这部分可以参考任燕翔老师的马原课。还有,就是徐老师的900题可以做做马原部分,但其他部分就不要做了,题太偏,不是专业的考研老师出的。
2、政治主观题答题方法——任燕翔
任燕翔在考研政治界不如肖、蒋等人出名,我推荐的第二人就是他。任燕翔毕业于北大,此人确实非常聪明。他的《主观题应试宝典》是我最喜欢的政治辅导资料,复习到冲刺阶段,你们就会明白,这本书有多么好,大多数人都认为政治是背出来的,其实则不然,答题是很有规律的!这本书和配套课,我建议一定要去看、去听。
3、兼论其他政治教师
肖秀荣:比较擅长《毛中特》,他的1000题业内很有名,这本习题重基础,题量较大,缺点就是要与他的《精讲精练》配套使用,比较麻烦。他的《讲真题》就不要买了,讲解得根本不到位,尤其是马原部分,肖老的押题水平不错,但也不像业内吹嘘的那么神,对于押题的问题,在下面另有论述。
蒋中挺:我觉得他的书太基础了,没什么难度,跟真题就不是一个风格。客观地评价,他《史纲》的复习方法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时间轴法,我曾经自己总结了史纲的时间轴,还给我的考研同伴讲了讲,确实不错啊。建议诸位最好自己总结一下。
4、谨慎对待押题
考研政治绝对不可以完全靠某位教师的押题,不管是谁,都不可能把题完完全全地都押中,且近几年的政治考题越来越活,大题勉强可以押几道,那么选择题呢?要知道,考研政治的成功取决于选择题,尤其是多选题,所以,夯实基本功,才是硬道理。
5、对选择政治辅导书的总结
说了这么多,该给各位总结一下了:
强化阶段:《马原》——徐之明马原课讲义+900题、任燕翔讲义(政治经济学)。注:对于理科生来讲,马原较难,所以应趁早学习,多听课,多练习。
《史纲》《毛中特》《思法》——肖秀荣1000题,或任燕翔的1200题。
《历年真题解析》——推荐任燕翔的。
冲刺阶段:《时政》——肖秀荣的就行
《八套卷》的选择题部分
《主观题应试宝典》——任燕翔,非常重要。
《四套卷》等押题试卷。
6、注意:政治辅导书,不要买得过多,一本书看十遍好,还是十本书看一遍好,我们应该很清楚。
(三)英语
我考研之前就没学过英语,连四级都没过,最后一次424分,哈哈,够奇葩吧!考研英语58分,不高,但对我这个英语渣来讲,还算可以。所以接下来我所谈的英语复习经验,对与我类似的考生还有些借鉴意义。英语的课程我听得很多,陈正康、何凯文、曹天啸、朱伟、丁晓钟、王江涛等这些人的课我都听过。我深知这些人的所长与所短。最好的搭配是这样:
1、词汇
用陈正康的词汇课开始你的英语复习的,你会感觉充满正能量的,这位老师的口才相当棒,个人认为他词汇讲得棒,至于阅读,讲得有点死板,规律性不强,这是他的软肋。新东方朱伟的词汇课讲得也相当不错,只是时间太漫长,太耗时,容易对手机电脑形成依赖。
2、长难句
何凯文的长难句课程还可以,只是这个人修为不行,跟蒋中挺一个毛病,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自吹自擂。不过他的阅读课和长难句确实不错,尤其是阅读,这就要求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些讲师了。
3、阅读
阅读是重中之重,建议听何凯文的阅读课程,别听他瞎扯淡,只听他的阅读方法。此外,曹天啸的阅读课也不错,是一个很好地补充,做题的路子与其他老师有很大不同,很有特色。个人建议,阅读真题解析书多买几套,因为每套书都有自己的优缺点,这样可以互相补充。我当年就用了三套:陈正康的、何凯文的、丁晓钟的。
4、写作
建议买一本王江涛的写作书,里面经典句子很多,看书就行,不用听他讲课,他讲课太木了,此外,丁晓钟阅读书里面的写作素材也是极好的,可以结合来看,不建议听何凯文的写作课,都是陈年的模板,他自己还不承认,其实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作文复习的精髓在于自己要总结几套属于自己的“模板”,这样既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也不会被打入模板作文的行列而得分很低。
5、注意:不要做模拟题,把真题多研究几遍,尤其是阅读,摸清命题人的出题规律。
后记
其他的关于心态、毅力、坚持的问题,我就不多说了,你们身边处处有“鸡汤”,但我奉劝各位,“鸡汤”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能完全依赖这个,考研胜利的核心是你要有远大崇高的梦想,有了目标才有不竭的动力,“鸡汤”只能起一时之功效,殊不知,鸡汤喝多了也反胃。
就这些了,总结了我将近两年的考研经验,写了整整一天。不为别的,只希望能为那些有志于献身中国教育的同学们略尽绵薄,给他们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他们少走些弯路,直达胜利的彼岸!
(我是实习小编安年:你若不想做,会找一个或无数个借口;你若想做,会想一个或无数个办法。)
我的考研经验谈—跨考教育学
我的考研经验谈—跨考教育学
【摘要】研考已然大定,这将近两年来的考研时光值得回忆与深思。
一、基本情况:
本科是河南…
我的考研经验谈—跨考教育学
评论列表 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