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潮汕的95后女孩陈琳琼边抗癌边考研,因在初试中取得405分的成绩受到关注。依照陈琳琼公开的讲述,在被确诊癌症(鼻咽癌)后因身体原因不得不停下工作,并且还经历被分手(从公开的聊天记录可判断),不过在3次化疗30多次放疗后,她却开始每天学习十几个小时备战考研。而对于获得的成绩,陈琳琼直言非常感谢努力的自己,希望自己的故事能给更多人信心和勇气。
要知道,无论是陈琳琼对自身的讲述,还是媒舆就陈琳琼事迹的叙事,其实都更倾向于得出“积极行动”对于摆脱困境的至关重要。只是在这个事情上,基于抗癌的前提,显然不能工作,被分手对于陈琳琼会是很沉重的打击,正如她所说“当时真是觉得人生跌到谷底”。
因此就陈琳琼的“积极行动”叙事来讲,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努力定有回报”,还要基于人在困境中的不确定性去重新审视。并且有必要说明的是,鼻咽癌属于治愈率比较高的癌症,基于这些先决因素,再看陈琳琼的“积极行动”,就更能理解她为何会走向“积极行动”。
平心而论,任何人在任何年龄段被确诊患癌,都会是无法估量的打击,即便医生不断强调治愈率很高。所以对于陈琳琼的“积极行动”本身,可能也是转移心理负担的一种方式,不过毫不夸张地讲,能像她这样有勇气的人确实不多。
于此对于不少人强调的“如果是我,就只管享受生活,其他的事留给他(她)人去做”显然就相对消极。之所以这样说,倒不是觉得被判绝症的人非得摆出“向死而生”的姿态才好,而是人们在看待陈琳琼的“积极行动”叙事时,过分强调反差感了。
以至于很多人在谈论陈琳琼被分手的事情时,代入感很强地感慨“确诊癌症,立马分手,男人就是现实”。可实际上,陈琳琼在公开的讲述中,也仅是边缘性的提及被分手,至于具体的原因并没有明确的说明。
不过摆在台面上说,对于97年的陈琳琼而言,如果她的男朋友跟她同龄,那么结婚诉求是无法回避的,因为在我们的恋爱意识里,多是以结婚为目的进行的,而结婚却又会走向匹配的秩序,如此之下,陈琳琼患癌成为被分手的核心触发也就不足为奇(以世俗婚恋秩序看确实如此)。
对于这个问题,之所以会被人们道德化,就在于朴素的情感认知中“不离不弃”被看得很重。只可惜绝大多时候,人们在面对选择时,往往考虑的不只是一个因素,而是多元考量后进行综合性的抉择。
如此掰扯,并不是为陈琳琼的前男友辩驳什么,而是作为世俗的婚恋秩序,确实存在难以抉择的复杂面。所以在看待被分手的事情时,就不应该单单用“无情”去评定,还需要看到抉择本身的为难处。
另外就陈琳琼的“积极行动”本身,也要看到她的没底面,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更理性地看待努力之于结果的意义,要不然过分的强调陈琳琼的笃定,容易陷入对榜样人格的非真实建构。
因此就陈琳琼的“积极行动”来讲,初试成绩405分只是结果参照,而对于困境中的人而言,最重要的可能并不是结果,而是如何在身处逆境时还能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本身,毕竟相较“去努力”和“好结果”的关系,能有积极的心态对生活本身更重要。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如果积极行动能带来好的结果,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因为对于身处逆境的人,确实更需要通过好结果进行自我确认。就此再看陈琳琼的事迹,虽然她强调希望自己的故事能给更多人信心和勇气,但实际上,最为重要的还是,她完成了阶段性的自我救赎。
考研初试成绩(考研初试成绩公布的时间)
评论列表 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