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6月到8月,是各大高校集中发布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时期。一直以来,专业硕士学制2到2.5年、学术硕士学制3年,已经成为惯例,但最近,多所高校官宣延长专硕学制。
比如南京师范大学拟将2023年国际商务、汉语国际教育、翻译、新闻与传播等专业硕士的学制由之前的2年更改为3年。四川外国语大学宣布将从2023级开始,所有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调整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有类似调增的还有福建集美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和陕西理工大学等。
事实上,过去几年,国内多所高校已经开始对专硕学制的调整。河海大学于2021年将金融、新闻与传播、应用与统计、会计等专业学制调整为3年。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多所“双一流”高校也作出了相应调整。
专硕 VS 学硕 二者有何区别?
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有何区别?多所高校延长专硕学制至三年,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介绍:最开始中国高校就设置了学术硕士,学术硕士的未来走向主要是在研究岗位从事研究工作。1991年中国开始在高校设置专业硕士,最初设置的是教育、医学及一些操作岗位硕士,其走向主要是在某一个操作性岗位从事工作。
实际上最开始区分两种硕士时,学术硕士就被认为比专业硕士“地位高”,但学位设置上二者是平等的。因此较长时间以来,大家普遍对专业硕士存在一种成见,认为专业硕士相对低于学术硕士。客观来讲,专业硕士也确实存在学习时间不足、知识方面掌握不全等问题,所以一些用人机构也更加重视学术硕士,对专业硕士看得较轻。
但从整个社会工作岗位结构来说,能够进入国际上叫做R&D,即研究岗位的人是少数,大多数都要进入某个具体的操作岗位,这样一来高校的学位设置就与社会的岗位需求存在了矛盾。随着研究生的扩招,这一矛盾越来越突出,教育部门也曾要求各个学校的专业硕士达到一定比例,最新的《2022年研究生专业目录一览表》中也要求所有专业都必须设置专业硕士,但实施起来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转变观念 多层面提升专硕质量
据了解,围绕专硕教育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二年制的培养质量能不能令人满意。济南大学教授李金屏在接受科技日报的采访时表示,多年的实践发现,二年制专硕的培养质量不能令人满意。部分导师不愿意指导二年制专硕,怕给他们的项目无法在期限内完成。
那么,专硕学制延长是否有必要性?专硕培养当前存在的问题,能否靠延长学制来解决?储朝晖表示,延长学制一定程度上是被迫的。因为原来专业硕士学习的时间确实相对较短,很难与学术硕士达到同等专业水平,所以延长学制时间也是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新的条件,能有更充足的学习时间去达到相关硕士学业的标准。
要想解决当前专业硕士存在的各种问题,还是要依据实际,让各方面都能认识到这些问题。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改变观念,平等看待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其培养学生的质量标准和各方面应该是相同的设置;在此基础上,通过学习的过程、要求及考核各方面,让这两种学位有相同的含金量。
学校要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将提升专业硕士的质量作为一个中心工作。专业硕士已有30多年的历史了,如果还是按照以前的的成见来看待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就会贻误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机遇。
学生转变观念的同时,要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寻找真实的问题进行研究,而不是仅仅读过几本书、会写几篇文章、会做几个实验,对研究方向的细致划分和选择也能有效提升专硕质量。
用人机构选人用人时更应注重个人工作能力,他能用他的知识解决什么样的社会问题和岗位问题,在安排实习和工作岗位上的锻炼时,应该充分发挥硕士的能动性,让其作出一些新的开拓。
专硕——未来硕士高等教育的主流
专硕学制的延长,让不少正在备考的考生“喜忧参半”。有考生表示,三年的专硕意味着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但增加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自己也要推迟一年才能开始找工作。
在近年来的“考研热”和高校研究生扩招的大背景下,专硕学制延长,还会带来哪些影响?储朝晖说,当前研究生的扩招受就业各方面影响,包括这次的报名人数也会大量增加。从这一角度而言,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硕士阶段的教育,发展到新阶段的体现,未来可能大多数都是专业硕士。此种情况下,专业硕士的质量和水平实际上就代表了我国未来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水平,因此我们也要着重关注专业硕士的质量水平,以后学术硕士依然还会存在,但比例会相对较小。按照国际上来说,美国现在处在产业最高层,学术硕士大约占20%,中国的学术硕士也许最多只能占5%~10%,所以未来的主流应该是专业硕士。但专业硕士不意味着学生没有能力、学术含量低,要转变这样的观念。
对于专硕和学硕学费价格差的问题,首先大家要抛弃成见,将专硕和学硕放到同等地位来看;其次,要认清其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差异,学术硕士在学习过程中更多采用通用的研究方法,相对成本较低,而专业硕士更多是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作出研究,成本相对更高,从这一角度来说,要根据专业本身的特征和自身职业发展规划来应对这一问题,不应该从局部或通过算短时间的经济账来判断“读哪个更划算”。
内容来源:微信公众号“新闻建外14号”
责编:郭峥
监制:姚柏言
评论列表 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