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计算机考研(集美大学计算机考研科目)

集美大学计算机考研,集美大学计算机考研科目人民网-福建频道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鲜艳的党旗飘扬在每一个挺身而出的关键时刻飘扬在每…

集美大学计算机考研,集美大学计算机考研科目

人民网-福建频道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鲜艳的党旗

飘扬在每一个挺身而出的关键时刻

飘扬在每一个默默奉献的平常日子

教学相长 日日精进

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晋玲老师

“让自己有教的能力,就必须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成为一名终身学习者。”李晋玲老师是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一名有着33年教龄27年党龄的思政课教师,她理念新、好学习、喜欢教,不断面向学生创新理论宣讲方式。

2017年底,集美大学校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李晋玲名师工作室团队为依托,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宣讲会。该宣讲会在福建省委宣传部通报表扬一批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理论宣讲报告中,是全省高校唯一获评“优秀”的理论宣讲报告。2018年12月,“扬帆起航新时代”——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暨学习新思想分享会,则是团队成员创新理论宣讲的又一次尝试。

她谈道:“宽领域的学习让自己思维新见识广,人生宽度得拓展,教学质量有提升。我享受教学工作,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日日精进,实现成长。”

向海而生 奋楫争先

集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杨绍辉老师

“海洋的博大激发了杨绍辉老师的科研活力,汹涌的波涛给予了他无穷的创新灵感。”

海洋环境异常恶劣,要经历日晒风吹的考验,要挺过狂风巨浪的侵袭。不仅艰苦,有时甚至非常危险。但杨绍辉抱着一颗报国之心,在坚持了十年的波浪能开发利用研究后,与科研团队成功开发完成了“集大1号”“集大2号”“集大3号”波浪能发电系统,“漂浮可移动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和技术”经过专家鉴定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020年新冠疫情来临,正返回湖北老家的杨绍辉老师,立即协助学院建立起了湖北籍集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临时团支部,将身处湖北疫区的学生们在线上团结起来,定期开展线上心灵交谈会。他与学生们相互分享各自的现状,安慰部分学生的紧张情绪,鼓励学生们积极锻炼身体,共战“疫”情。

积极进取 勇挑重担

集美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刘晋明老师

“刘晋明同志是在计算机专业进行IEET认证的中途接任教研室主任一职的,当时他本人正处于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关键阶段,但他没有半点犹豫,很爽快地挑起了教研室的重担。”

在学校和学院的领导下,他与同事圆满完成了计算机专业的IEET工程认证工作,并以此为基础,积极推进专业建设,团结教研室各位老师,努力提高本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在他的带领下,计算机专业已成为“省一流”专业,正在积极推进教育部工程认证和冲刺“国家一流”专业。

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一句“我是共产党员,有什么需要请吩咐”,刘晋明便加入到社区的志愿者队伍中。在九十多天的志愿者生活中,虽然无法像医护人员一样在前线冲锋陷阵,但也在后方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彰显了党员本色。

专业建设路上的“老黄牛”

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贺辉扬老师

“作为旅游管理教研室党支部书记、教研室主任和专业负责人,如何发挥一个老党员、老教师的带头作用,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道路上砥砺前行,是贺辉扬同志面临的首要问题。”

为了让老师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教学和科研,他除了每学年承担4门以上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和指导各种专业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的教学任务外,还承担了党支部书记、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班主任、学生导师等多种工作。

对于学业优秀的学生,他经常找他们沟通,鼓励和支持他们考研,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助力他们实现考研梦想;对待身体或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他主动关怀和陪伴,直至学生恢复正常。长期的劳累工作,使他患下了严重的耳鸣、慢性胃病等,但他还是坚守岗位,任劳任怨,无私奉献,被师生尊称为专业建设路上的“老黄牛”。

不忘初心 润育无声

集美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陈尔康老师

陈尔康老师多年来一直指导学生参加科创活动,和学院志同道合的老师一起,从零开始组建了一只水下机器人学生团队,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学生的培训和指导工作,与学生一起摸索水下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和智能化。

夏日炎炎中,在克立楼室外架起的小水池旁,常常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为了改善机器人性能,他与学生抓紧时间调试代码,一遍遍观察机器人运行效果。团队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控制软件,近年来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四项、二等奖和三等奖若干项的好成绩。

他相信,参加科创竞赛既是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也是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竞赛中真刀真枪地学以致用,是促进学生成长的最有效方式。

战“疫”情 献热血

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 李寒林老师

“他手里已积攒了十几本小红本,累计献血71次”,新冠疫情发生前,李寒林老师间隔两个月捐献一次血小板,每年参加五到六次的无偿献血。

5月12日,李寒林同志看到《厦门日报》消息,得知陈女士因白血病急需A型血小板,就主动联系了血站,到位于厦门市第二医院内的集美爱心献血屋,为老人捐助了2个治疗量的A型血小板。陈女士的儿子黄先生说,得益于及时捐献,当天老人就开始进行化疗,目前生命体征有好转的趋势。

这一温馨的事件被《厦门日报》所刊登,李寒林同志请报社不要透露姓名,巧合的是,《厦门日报》的报道在轮机工程学院的学生中传阅时,学生认出了献血的正是李寒林老师。很多同学表示,要向李老师学习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疫情期间为社会尽一份力。

同心战“疫奉献爱心

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 张劲松老师

正月初十,张劲松老师就报名参加了集美银亭社区的首批社区“抗击疫情,志愿同行”志愿活动,直到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元宵节那天天气寒冷,返程小高峰人手紧缺,他与妻子一整天共同坚守战“疫”前线,认真做好鳌冠社区的疫情防控宣传引导工作,半夜里还给志愿者端来热腾腾的汤圆。直到夜深人静,行人渐少,他们才拖着疲惫的双腿回到家里。

2月中旬,得知厦门蔬菜供应基地的菜农在为蔬菜滞销而发愁时,张劲松老师以夫妻名义向海沧金荣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认购两万斤蔬菜,慰问一线医护人员,支持药企复工复产,助力菜农纾困解难。海沧区委宣传部在《今日海沧》对此做了四期连续跟踪报道,夫妻两人还被称为有爱的“蔬菜夫妻”。截至目前,夫妻已经捐赠3万多斤蔬菜。

以诚待人 以毅处事

集美大学音乐学院 郑佳同学

2020年年初疫情发生,郑佳同学身为一线医护人员家属,毅然成为福州市鼓楼区安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志愿者。2020年3月2日至8日,她每天八小时“连轴转”,体会到医护人员的辛苦,同时更加感到身上的责任重大。

为了使返工人员核酸检测快速有序进行,她总是提前一个小时到现场进行布置,在隔离间做好防护工作,为医护人员穿防护服,为每一个采样点分发好咽拭子检测试纸和其余的检测必备品,同时协助民警,根据名单指引返工人员前往相应的采样间。她知道,自己是血肉之躯,也存在被感染的风险,但是她更清醒的明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时刻冲锋在前、不怕牺牲!”

一路向阳 矢志不渝

集美大学理学院 白龙骧同学

白龙骧同学曾参加集大百年校庆、政务我帮您等多项志愿服务活动,她曾遇到过一对老人,因年纪较高说不清自己想要办理的业务,便只能抱着怨气辗转于各大办公厅,指责于工作人员的推脱。见状,白龙骧选择默默跟随他们身后多次耐心倾听与询问,最终帮助其解释清楚并办理好业务。服务过程中,她始终保持礼貌和微笑,细心关注每一个柜台的工作情况,为市民指引最为便捷的处理通道。

在担任班委期间,她也是将苦活累活抢先带头去干,替班上有困难的同学及时提供细心的帮助,更有班级同学称“白龙骧同学对我们,简直如同家人一般!”。

初心映使命 热血跟党走

集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罗满堂同学

坎坷的成长经历使罗满堂同学更早明心智、懂担当。他勤奋向上、刻苦努力,进入大学后累计参加各项志愿活动时间近500小时,暑假期间也积极投身“三下乡”支教活动,给贫困地区的学生带去美术教学。

疫情期间,他通过当地志愿者协会,投身防疫工作,走访近三千户进行志愿工作。到家时都是腰酸背痛的,但他丝毫没有觉得这工作是负累,“我越快完成工作,或许越多人就能提高警惕和认真完成健康登记,加油!”

2020年3月,他途径献血车了解到战“疫”中的重症患者也是需要血液的,他挽起袖子走上献血车,成为一名热血逆行者。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集美大学364个基层党组织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共组建党员突击队、党员先锋队、党员志愿服务队77个,参与党员1123人;设立疫情防控党员先锋岗72个,参与党员305人;共有5666名党员参与疫情防控捐款,共有2312名党员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其中党员结合“双报到”到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2713人次,在家乡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1991人次。

集美大学计算机考研(集美大学计算机考研科目)

    关于作者: admin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活着HTML!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列表 人参与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888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admi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