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在哪考(考研在哪考试怎么知道)

考研在哪考,考研在哪考试怎么知道对于教育来说,大到国家小到家长和老师,都是十分的重视,而学生自己,也希望能够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在未来能够更有发展,同时有不少的学生,即使是上了大…

考研在哪考,考研在哪考试怎么知道

对于教育来说,大到国家小到家长和老师,都是十分的重视,而学生自己,也希望能够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在未来能够更有发展,同时有不少的学生,即使是上了大学以后,都对现有的学历不满意,提高学历也成为了一部分同学的梦想。

2023年的考研,还是蛮困难的,只有474万名考生,竞争看着也不那么激烈,其原因还不是因为有太多的学生放弃了考试。


2023年考研“弃考率”有点高,超过50%考生弃考?

从2023年参加考研的学生和监考老师口中得出,2023年的考研弃考率还是蛮高的,有考生说:“今年考试先考的政治,我们考场只有12个人考试,一多半都缺考了”,那么从中也能看出,这个考场弃考率已经超过50%。

也有监考老师表示:“考生缺考的不少,上午考场8个人,下午考场14个人”,这缺考率高达70%多,还有很多同学表示,这种缺考率很正常,尤其是今年。


毕竟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很多同学都是带病考试的,尤其是被分到“特殊”考场的同学,更是在受着身体和考试的双重煎熬,大家在考场里也都不断的咳嗽,看起来也真的蛮难受的。

不得不说,环境因素带给学生们很大的考验,不少家长也都在反馈,自己家的孩子也都是“带病”上阵,作为孩子的父母也都十分的焦虑,只能不停的安抚学生的情绪。


其实对于弃考率,全国有474万考生报考,但最后能够坚持到考场的学生真的不太多,不少人都表示,这个数值真的蛮高的,虽然每年都有弃考的学生,但是当数字真真儿摆在眼前的时候,依旧很有触动。

考研本身是一件很值得大家开心的事情,虽然学习的过程中很枯燥,但如果能够提高学历,未来过上更好的生活,也都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可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严重的弃考率?


为什么会出现弃考率?原因很真实

随着教育的不断被重视,很多学生都会通过考研来提升学历,但很多学生在最后关头都不能坚持下来,背后的原因让人觉得既真实还很心酸。

首先就是某些学生未必是真的想考研,自己本身没有学习的心,但经受不住家里人的催促,觉得本科毕业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从而逼迫孩子考研,但最后这样的考生,都不会走进考场。


还有就是考研人数不断的增加,很多学生经受不了学习和背题等压力,加上教育的不断内卷,这种学不进去习的心理愈发的严重,学到一半放弃的有很多,同时也有不少同学能够在学校秋招中提前找到好工作,那么考研也就成了不必要的事。

最后就是受“口罩”环境因素影响,很多同学表示:“发烧以后真的学不进去,即便是把习题都背了一遍,还是记不住”,不少生病的同学都遭受不住身体上带来的痛苦,最后也都纷纷放弃。


考研不是唯一的出路,学生也可以尝试其他的选择

为什么会有几百万的学生选择考研?其实还不是为了将来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工作,毕竟当下的就业不算乐观,能够提升学历也就等同于多了一些竞争优势,不过同学们可能没想清楚一点,在未来能够有更好的生活,绝不是只有考研一种出路。

“铁饭碗”的工作也是很多大学生梦寐以求的,体制内的工作能够带给他们诸多的发展,虽然部分公务员岗位的工资可能不如企业员工多,但福利待遇一点都不差。


在工作上,并没有太多繁复的形式,也不会受到996工作制度的压迫,看起来还算是很轻松的,虽然升职速度可能会慢,但是金子总是会发光,优秀的人总是会很快晋升,那么工资也自然不会很低。

除此之外,教师岗位也是不错的选择,每年的带薪寒暑假就很吸引人,加上各种福利待遇以及较高的收入,都能够带来巨大的“诱惑”,所以当下的发展,真不是只有考研一种,尤其是对于二战三战还未成功的同学,是不是也该想想其他的出路?


总体来说,考研确实是一件不错的事情,但是如果连考几年都未成功的话,也不必再坚持,但是如果一心朴实就想通过考研而获得好的生活,那么同学们还是最好不要放弃,吸取考试失败的教训,平时勤加复习,不要半途而废,这也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今日话题:你觉得出现弃考的原因还有哪些?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考研在哪考(考研在哪考试怎么知道)

    关于作者: admin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活着HTML!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列表 人参与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888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admi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