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研究生(云南大学研究生院)

云南大学研究生,云南大学研究生院

“ 2022年11月3-6日,在云南大学建校百年校庆之来临之际,由云南大学主办,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影视…

云南大学研究生,云南大学研究生院

2022年11月3-6日,在云南大学建校百年校庆之来临之际,由云南大学主办,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影视人类学中心承办的“百年云大与山地生活的影像实践——影视人类学论坛2022”作为“百年校庆”系列活动在云南昆明成功举办。

11月5日上午,“百年云大与山地生活的影像实践——影视人类学论坛2022”开幕式正式举行。开幕式上,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党委书记李晓斌教授致欢迎辞,他指出,中国西南是中国影视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源头之一,从方苏雅、鸟居龙藏到庄学本等人类学、民族学前辈的实践以及拍摄的影像都说明了这一事实。1956-1965年出现的以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片为标准模式的科学民族志电影打破了西方世界一直认为中国社会早期没有民族志影像的主观印象,其中有关云南的九部少数民族影片足以证明西南地区是中国影视人类学最早开始的地方,由此,国内影视人类学学界也称云南为中国影视人类学的“摇篮”,云南大学的影视人类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云南大学影视人类学建设与发展已30多年的历史。1987年,由林超民教授在云南大学历史系设立人类学专业之后,率先开设影视人类学课程,云南大学由此成为全国最早设立影视人类学的高校。20世纪90年代,林超民教授组织翻译《影视人类学原理》一书,为中国影视人类学建立初期的重要著作。1994年底,云南大学东亚影视人类学研究所成立,培养影视人类学人才,被誉国内影视人类学的“黄埔军校”。进入21世纪,以云南大学“211工程”民族学重点工程实验室为依托,开始建设影视人类学实验室。在双一流大学建设期间,云南大学影视人类学不断创新理论方法与影像实践,成为云南大学民族学一流学科建设中最具特色的方向之一,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云南大学影视人类学在人才培养、理论实践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果。

(学院党委书记李晓斌教授致欢迎辞)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伍奇教授)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伍奇就开幕式致辞。她指出,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曾在2018年举办过一次国际影视人类学论坛,今天为迎接云南大学百年校庆,为推动中国影视人类学的发展,再次举办以“百年云大与山地生活的影像实践”为主题的影视人类学学术论坛,希望今后将论坛持续稳定地举办下去。回顾历史,云南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影视人类学研究基础——东亚影视人类学研究所,从1999-2003年,开设了两期中德合作影视人类学研究生班,培养了20名影视人类学研究生,他们至今还活跃在影视人类学领域,致力于推动中国影视人类学的发展。如今,云南大学影视人类学团队不仅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上继续前行,同时发挥学科的应用实践特性,通过影像合作方式,与不同的社会公益机构、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共同搭建多个创新研究平台,共同拓展学科的应用价值。本次影视人类学论坛创新性地分为学生论坛和学者论坛,并邀请到了国内影视人类学界著名专家和学者,为学生与老师、研究者与实践者提供一个更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伍奇副院长代表团队感谢所有专家学者和所有师生对云南大学影视人类学建设的支持和帮助,希望本次论坛能够促进不同区域,不同教学团体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推动中国影视人类学学科发展。

在论坛主旨发言环节,由前云南大学副校长林超民教授的《从学员到教师——影视人类学在云南大学的创建》介绍了云南大学民族学学科的建设历程以及影视人类学的办学传统与发展的具体情况。北京大学教授、云南大学特聘教授朱晓阳教授的《用巫师的语言写巫技——散论影像民族志的人类学理想和形式》,以近期影像民族志和影视人类学中的一些现象为例,在人类学目标与艺术的关系下讨论“形式”为本的影像民族志,并以两个影像民族志案例与分析讨论影像民族志如何可能以及形式性问题。

(云南大学林超民教授主旨发言)

本次论坛分为学者论坛和学生论坛两个部分,邀请国内影视人类学界著名专家学者和师生共同参与论坛发言,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学者论坛围绕三项议题展开:议题一“做民族志,还是做人类学?——当代民族志的理论与方法”;议题二“做知识生产,还是知识传播?——媒介、多模态与影视人类学扩展”;议题三“做科学,还是做艺术?——民族志电影的虚构、表演与感官拓展”。学生论坛“雏凤清声——当下中国影视人类学的教学实践”,师生们围绕议题一“影视人类学的课堂教学与田野实践”;议题二“相处之道——田野拍摄中的我他关系”;议题三“人类学的方法与纪录片创作实践”;议题四“民族志电影制作与人类学理论等四项议题针对影视人类学的教学与实践,展开发言和教学经验总结。

本次论坛本着创新、务实、开放为宗旨,力图呈现云南大学影视人类学与百年云大灿烂辉煌的历史与学术成就,期待对中国影视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等相关话题进行深入研究与对话:

(云南大学特聘教授庄孔韶)

在影视人类学的学科基本概念和学科建设上,云南大学特聘教授庄孔韶的发言《<虎日>联想》就纪录片《虎日》改版简单介绍内中学术原委以及强调长时段调研与拍摄,提出新技术和文化表征。中山大学邓启耀教授的《圈外和圈内:关于人类学的认知与影像阐释》,阐释影视人类学以影像为媒介,用视觉化方式阐释文化,带人直观地进入生活现场和学术领域,在圈内和圈外、学术和生活之间搭建了沟通桥梁。新疆师范大学刘湘晨教授的《影像描述的主题词——以影片<夏牧季里的古尔邦节>为例》结合影片放映,提出民族志电影本质上是通过影像描述完成一种对文化状态和方式的观察记录。中国社会科学院庞涛研究员的《经验的视角:人类学电影的非表征主义叙事》阐释更应关注“主体间性”的影像书写在跨文化交往和理解中的作用。影像民族志的意义不仅在于知识生产,也是为实现跨文化分享经验,而发现和拓展共同的经验世界的过程。云南电视台郝跃骏导演的《人类学纪录片参与方法及电影化叙事问题——围绕佤族拉木鼓仪式的一次影像民族志实验》提及在20世纪90年代初探索性的率先使用了参与观察的方法,围绕恢复佤族拉木鼓进行了一次影像民族志实验,阐述人类学参与电影是怎样实现抓住真实,创造真实。

(中山大学邓启耀教授、新疆师范大学刘湘晨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庞涛研究员、云南电视台郝跃骏导演发言,北京大学教授、云南大学特聘教授朱晓阳评议)

在影视人类学学科问题的探讨中,中国社科院鲍江研究员在《音像志引论》中指出,音像志实验是人类学的普遍化扩张形式,它以具体人生活世界为基本研究对象,将镜头对准具体的人,做音像志的根本目的是充实和扩张世人生活世界。云南大学陈学礼副研究员的《影视人类学:作为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发言围绕民族志电影和影视人类学的关系,以影视人类学等于影视和人类学相加,如何相加以及相加的要素发问。中央民族大学朱靖江教授的《影像深描的生活世界:人类学对音乐影像志的理论与方法参鉴》,以人类学理论方法为依托的音乐影像志研究能够强化社会语境,提供主体表达或主位发声的地方性知识,建构整体性的音乐文化叙事。四川师范大学刘广宇教授的《非遗影像:传统、定义与论题域》阐述非遗影像是用影像记录非遗、表现非遗、传播和传承非遗的文化实践活动。兰州大学王海飞教授的《田野影像实践与群体文化记忆》提及田野影像实践包括观察与发现、纪录与表达、阐释与建构,在影像实践中有一些方法能够帮助影像实现群体文化记忆的表达。云南社科院徐何珊副研究员的《边疆民族纪实的延续:观复“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影片”》以及文化与旅游部马秋晨的《影像能作为一种研究路径吗?——以“中国节日影像志”为例》探讨历史和现在的中国影视人类学研究之路。

(线上参会学者发言与评议)

在关于影视人类学与媒介拓展方面,针对知识生产和知识传播的问题,云南大学郭建斌教授的《媒体人类学对影视人类学的启示》提出若从媒体人类学的视角来观察影视人类学,影视人类学影片的生产、成片本身及人们对影片的观看自然成为了可供研究的对象,也是实践人类学反身性的一个有效途径。中山大学熊迅副教授的《再回多重边缘:视觉职业社群的人类学研究》以近年来报业的媒介转型为背景,以某著名都市报业的视觉实践为个案,考察其发展路径和视觉生产的形式与特征。昆明理工大学巴胜超教授的《影视人类学多模态叙事的主体性》,从影视人类学多模态叙事的主位视角,结合中国传统智慧,重新审视“多模态”。北京电影学院郭劲锋副教授的《跨学科与融媒体实践:拓展纪录片创作的维度》提出以跨学科学习的教学理念,对纪录片创作的深度和广度有重要的帮助。清华大学梁君健副教授的《论白云山节日影像志实践中的音乐议题》以白云山节日影像志的制作实践反思为案例,提出了两类 “赋象于声”的议题:其一是视听语言层面对于同期声音乐的使用,其二是在文化阐释层面对于音乐的社会文化指涉的使用。清华大学杨宇菲、雷建军的《何以“ 通灵” ?—— 二维和VR 影像民族志的观看经验与反思》基于二维纪录片《姑婆》与VR 实验影像节日志《中元节》以及当地人在观看两种影像时的感官体验,通过跨媒介的多重表达与当地人深度互动,观看经验折射出不同文化人群的智识体系与文化逻辑。乡村之眼乡土文化中心主任吕宾的《“影像推动乡村社区建设”-- 构建乡村影像拍摄者工作网络》是对“乡村之眼”多年实践的总结性发言。从早期的乡村影像在地培训班,到转向村民影像网络、西南影像数据库等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乡村之眼摸索了一套学者与村民共建“影像中的社区”的方法和经验。云南民族大学王建华、马诗蕾的《合作社区纪录片的创作实践与反思——以< 勾隆斯莫> 为例》用“合作社区纪录片”来命名新的民族志影像并给予定义,对合作社区纪录片的创作模式进行描述,也对其意义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线上参会学者与评议)

在关于科学与艺术的话题探讨上,针对民族志电影虚构、非虚构、感官等问题,云南省社科院和渊副研究员的《略谈民纪片< 西双版纳傣族农奴社会> 》就20 世纪60 年代拍摄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影片之一,略谈其与众多民纪片相比,其制作手段非常丰富,整个影片以虛构为特征的复原拍摄为主要手段,综合运用动面、图表、宇幕等影像方式,更多论述则是通过以旁白方式的解说词完成,在民纪片中呈现出更强烈的论文电影特征。而中国人民大学富晓星副教授的《当代人类学的表征实验:以动画纪录为视角》发现动画纪录在拓展真实生产、拓展多主体对话关系,以及构建独立完整表征策略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动画的虚拟影像形态可与人类学结合产生人类学发展的新方向。云南艺术学院汪洋的《具身认知下的民族影像志田野作业》提出研究身体对纪录片拍摄现场的感知和观察经验,从而探讨从身体感官到思维认知,再到纪录片视听语言表达的整个创作过程。

(线下参会发言右从上至下郭建斌教授徐何姗副研究员王建华副教授)

南京大学冉光沛的《诗意、审美与民族志相遇》通过回顾一系列经典民族志影像文本,尝试探讨在跨文化的影像实践中,审美反映出的不同文化想象间的交织、碰撞以及视域的融合,从而探索一种以感官体验、诗性和感受力为导向的影视人类学进路。云南大学徐菡副教授的《论超现实主义民族志电影》阐述了超现实主义与同时代的法国人类学相结合并相互影响,共同探索非理性的异文化经验。尤其是,超现实主义强调的文化拼贴、文化并置、转熟为生等策路成为当代文化批评的重要手段,对当代人类学极富启发意义。超现实主义民族志电影的发展,无论是艺术还是人类学,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是认真看待他者,共同探寻生活。北京大学杨云鬯的《云南的阿尔卑斯:当代艺术遭遇人类学》以影视人类学是科学知识还是艺术表现发问,通过云南本土艺术家程新皓的当代录像创作基于人类学知识与方法,融入个体经历和记忆,以影像和文字调动观者的感官体验,从某种角度上提供了一种回应或解答。美国芝加哥大学曾毓坤的《来自民族志影像的指示》就如何重新理解影像和社会的联系发问,分别通过对《人民公园》、卡亚坡影视计划、丁真现象的讨论来阐明。以上围绕三项议题开展六场高质量论文发言,以及中央民族大学王建民等教授高屋建瓴的精彩评议让与会者受益匪浅。

(左郝跃骏导演发言右和渊副研究员评议)

云南大学前副校长林超民教授、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李志农教授、覃延佳副教授、朱敏老师、影视人类学中心的徐菡副教授、赵海娟老师、阎丽娜老师、王硕老师、云南电视台高级记者郝跃骏、昆明学院蔡芳乐老师以及北京大学教授、云南大学特聘教授朱晓阳教授、中山大学邓启耀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王建民教授以线上线下形式参加会议并进行开幕式合影。

(百年云大与山地生活的影像实践——

影视人类学论坛2022” 开幕式合影)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北京电影学院、新疆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昆明理工大学、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电视台、乡村之眼等国内外从事、组织、实施人类学、民族学、影视人类学、民族志电影制作和教学的近二十所学术机构、高校科研单位以及近60 名专家学者以及教师学生参与论坛发言。

(论坛结束圆桌会议)

本次论坛为云南大学“百年云大”校庆系列活动之一,也是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继2018年影视人类学论坛后,国内影视人类学学界的又一盛事。本次论坛领域前沿、视野开阔、理论建构严谨却又充满想象力,得到国内同行专家学者一致好评。四天的会议顺利圆满结束,值百年校庆即将来临之际,为“百年云大”校庆献礼。

( 论坛结束线上线下合影)

主编:李伟华

编辑:李雨洋

云南大学研究生(云南大学研究生院)

    关于作者: admin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活着HTML!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列表 人参与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888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admi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