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商传媒 马晓才 李 洁/文 徐青青/摄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
【人物名片】
韦路,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融媒体研究中心主任;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浙江省“万人计划”人文社科领军人才,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担任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史学会网络传播史研究委员会会长,政协第十二届浙江省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媒体传播、国际传播、政治传播等。
【编者按】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技术不断涌现,为传媒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传播手段,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塑造了全新的媒介生态。
传媒不断变革,自媒体、全媒体、融媒体、社交媒体融合迭代,从不同维度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乃至社会的发展。
就新时代传媒人才的培养,智能媒体在中国的发展,以及新媒体时代的城市形象等话题,杭商传媒专访了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
- 话题一:新时代,应该培养怎样的传媒人才?
韦路与导师吴廷俊和师母在杭州
Q1
杭商传媒:请您分享一下您的求学和工作经历,为什么走上传媒教研这条路?
韦 路:1998年,我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获文学、法学双学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历任助教、讲师。2001年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获新闻学硕士学位。2004年赴美留学,于2007年获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传播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罗德岛大学传播系担任助理教授。2008年回国,入职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任副教授。2011年晋升教授,曾任浙江大学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助理、副院长。
本科期间,我的理想是当一名新闻人,特别是广播电视人,希望通过声音和影像记录时代,服务国家。我积极投身媒体实践,从学校广播台,到武汉电视台、湖北电视台,参与了多个栏目的策划、编导、采访、拍摄、主持和制作,后来甚至获得中国电视节目主持新人奖最高奖。
硕士期间,我开始对学术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我的导师吴廷俊教授是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大家。吴老师的言传身教,深刻影响了我的学术成长。2000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传播学院一个学期的硕士交换生经历,坚定了我出国留学的决心。在时任院长郭振羽教授的帮助下,在导师吴廷俊教授的支持下,我于2004年踏上了赴美求学之路,从此正式开启了我的学术生涯。
韦路参加学生毕业典礼
Q2
杭商传媒:在今年的学院2022届毕业晚会上,您的致辞以“创新”为主题。您说,创新之道在于好奇、跨界、执着。为什么您会特别强调创新的重要性?
韦 路:创新是发展之道,进步之源。不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城市、地区、国家,创新都是发展进步的核心动力。创新既是人类自我发展的基本路径,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作为大学,不仅要通过创新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更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因此,我非常认同浙江大学“求是创新”的校训。求是即追求真理,创新即开物前民。对于浙大传媒人来说,就是要通过创新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对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韦路在浙江大学2020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发言
Q3
杭商传媒:当下,媒介环境复杂,在学术层面和实践层面,需要怎样的传媒人才?学院如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传媒人?
韦 路: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以培养“智媒”时代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为目标,以传媒+信息交叉培养模式为路径,造就具有宽广的文化与科学基础、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高超的传媒实践技能、卓越的创新创业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传媒创新人才和领导者。
学院主要通过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这“三大抓手”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卓越传媒人。
专业优化方面,一是凝练学科特色,明确了“数字全球沟通”的特色学科发展方向,围绕数字新闻、数字沟通、数字文化三个具体方向,努力提出新概念、新理论、新思想、新范式,为构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贡献浙大智慧,提供浙大方案。二是优化专业结构,探索“大专业、小方向”的专业设置路径,将原有的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汉语国际教育等四个专业调整为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专业,实现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协调发展,促进本科专业建设与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良性互动。三是布局专业方向,针对自身资源禀赋和办学特色,响应新时代社会发展和国家需求,在新闻学专业下设融合新闻和国际新闻两个方向,在传播学专业下设视听传播、策略传播和跨文化传播三个方向,既体现了新闻传播教育“心怀国之大者”的初心和使命,也解决了专业设置的逻辑层次问题,有利于未来更加灵活主动地适应不断变动的时代需求。
课程提质方面,一是重构课程体系,建构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交叉课程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其中,基础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础写作、公共演讲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为两大专业所有学生必修,旨在夯实学生基本素养;专业课程包括各专业必修课程和各方向特色课程,旨在绘制系统的专业知识版图,形成完备的专业知识结构。交叉性方面,通过提供相关学科,特别是信息学科的选修课程,建立“传媒+信息”的交叉培养课程体系,使学生同时具备新闻传播和信息技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二是打造系列金课,积极建设国家级一流课程,包括线上一流课程、线下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等,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提升课程质量。三是探索专业思政,建构党建、课程和实践“三位一体”的专业思政教育体系,将思政教育伸至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包括始业教育、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甚至校友终身教育,实现全流程、全周期、全生涯的新闻传播专业思政教育的全闭环。
韦路出席杭商传媒战略发展研讨会
Q4
杭商传媒:您对年轻的传媒人有哪些建议?
韦 路:我希望年轻的传媒人应该树立三个目标:立德,立功,立言。《左传》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立德就是做人。做一个诚信、正直、宽厚、仁爱的人,做一个贫富不移、宠辱不惊的人,做一个心怀天下、兼济苍生的人。
立功就是做事。要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在自己有限的人生中,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
立言就是做文章。作为传媒人,不仅要立德、立功,更要立言!希望大家拿起妙笔,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建构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智慧。
- 话题二:智能媒体在中国
杭商传媒董事长马晓才聘请韦路为智库专家
Q1
杭商传媒:我们生活在一个被信息技术包围的时代,催生出新的传媒业态。智能媒体如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韦 路:智能媒体是用人工智能技术重构新闻信息生产与传播全流程的媒体。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已正式进入智媒时代。超过九成比例的受访者消费过人工智能产品,近七成的受访者使用过智能应用体验新闻报道,五成以上的受访者相关支出在1000元以上。人工智能产品与服务的消费正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和新常态。
智能媒体将从三个方面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第一,提升信息效率。智能媒体时代,大量与信息相关的工作,包括信息采集、编辑制作、内容发布、效果评估、市场营销等,都可以通过机器完成。人工智能技术极大地将人们从琐碎、重复、繁重的信息劳动中解脱出来,不仅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而且增强了信息传播的质量。
第二,助力个体发展。智能媒体使每一个个体成为传播的中心。个性化算法推荐彰显了个体特征、兴趣和需求。个体可以更加快速、高效、便捷地获取自己需要的各类信息和服务,提升自己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助力个体全面发展。
第三,赋能社会治理。由于智能媒体具有强大的信息监测、获取、分析和评估能力,所以能够帮助政府有效提升公共传播、舆论引导、危机管理能力,提高政府公共决策能力和水平,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韦路谈智能时代的媒体创新
Q2
杭商传媒:智能媒体对于我们的生活,存在着哪些风险?如何应对风险?
韦 路:智能媒体跟其他新技术和应用一样,都是一柄双刃剑,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智能鸿沟。智能媒体使用呈现出显著的年龄鸿沟、教育鸿沟、收入鸿沟和城乡鸿沟。同时,还存在智媒消费鸿沟、智媒情绪鸿沟、智媒素养鸿沟。中青年群体、高学历群体、高收入群体和城市居民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与之相对,老年人群体、低学历群体、低收入群体和乡村居民则处于劣势。智能鸿沟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数字鸿沟的最新形态,弥合智能鸿沟成为智能时代推动社会均衡发展、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方面。
第二,信息茧房。个性化算法推荐一方面使个性得到张扬,个体的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重视。但另一方面,智能算法也可能产生过滤气泡,过度迎合个体兴趣,不知不觉中形成信息维度单一的茧房,使用户沉溺于狭小的个人空间,忽略更为广阔的世界。
第三,个人安全。智能媒体应用也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不少应用对于用户的个人信息数据,包括身份信息、财务信息、内容信息、行为信息,甚至声音、人脸等生理信息缺乏有效的保护。如果用户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和媒体素养,将会对隐私保护提出严峻挑战。
第四,人文价值。虽然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但目前仍然停留在弱人工智能阶段。机器开始具备一定的智能性,但无法真正像人一样思考和行动,特别是理性的思考和行动。因此,现阶段过度依赖人工智能技术,或将侵蚀人文理性,削弱人文价值,将人类重大问题的决定权让渡给机器。
要应对上述风险,需要多管齐下。
对政府来说,一要积极促进技术研发,提升人工智能媒体技术的整体水平;二要大力发展智媒产业,加快智媒技术转移转化,推动智媒技术产业化进程;三要不断加强智媒治理,通过伦理、法制、技术等手段,提高人工智能媒体治理水平;四要参与制定国际规则,抢占全球智能媒体技术与行业标准制定的话语权,引领全球智媒产业发展走向。
对媒体来说,一要始终坚守人文主导,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凸显媒体的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二要合理布局重点领域,根据人工智能技术的特点和媒体业务发展的需求,取长补短,趋利避害;三要全力提供优质内容,提升议题设置能力,实现营养均衡的信息供给;四要创新拓展媒体服务,提供基于实时场景、历时数据、用户关系和垂直领域的智能媒体服务。
对公众来说,首先,要提升智能媒体素养,增强个体理解、认识、使用和评价智能媒体的能力;其次,要强化权利保护意识,采取各种必要手段了解和保护自身和他人合法权益;第三,形成正确智媒观念,警惕智媒时代的“技术决定论”,倡导理性克制的人机关系;第四,追求理性使用行为,避免技术依赖、过度连接和信息沉溺,培养健康的使用习惯。
- 话题三:新媒体时代的城市形象
韦路主讲的《新媒体概论》入选国家一流线上课程
Q1
杭商传媒:近期发生的不少公共事件,都是通过互联网得到了广泛关注,包括徐州拐卖、唐山打人、郑州红码等。“浙江宣传”公微针对这些热点事件也发表《别让一个负面热点害了一座城》一文。您如何看待新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作用?
韦 路: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指出了传播的三大社会功能:环境监视、社会协调和遗产传承。排名第一的就是监视环境功能,指的是大众传媒通过提供各种信息,帮助人们了解周遭环境的变化。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瞭望哨”功能。
新媒体进一步放大了“瞭望哨”功能。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传播主体多元、传播模式综合、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广泛等特点,对于热点事件来说不仅是“瞭望哨”,更是加速器、回音壁和共鸣箱。
然而,对于恶性事件引发的城市负面舆情,城市治理存在问题是主因,新媒体传播只是“催化剂”。因为害怕舆情而封堵删瞒,实为舍本逐末。
从媒体传播的基本功能来看,除了环境监视,还有社会协调和遗产传承。因此,媒体不仅是传播渠道,更是治理手段。首先,要把新媒体当作发现问题的镜鉴,对于公众通过网络反映的问题要及时调查核实。其次,要把新媒体视为民主协商的桥梁,通过新媒体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形成科学决策。第三,要把新媒体看成化解舆情的利器,利用新媒体的互动功能增进与公众的沟通,解疑释惑,正本清源。第四,要把新媒体变为形象修复的法宝,将城市危机治理的经验和成果进行宣传和推广,树立城市的良好形象。
新媒体的作用发挥得好,不仅是在政府工作做好这个“1”后面加上几个“0”,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府工作能否做好这个“1”。
韦路发布2021中国城市国际传播影响力指数报告
Q2
杭商传媒:如何利用好新媒体,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城市传播?
韦 路:我认为有五个方面。
一是完善城市形象设计,打造全球城市品牌。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中国要打造若干在全世界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的全球城市。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对城市的整体形象进行规划和设计。要在现有形象设计的基础上,构建一整套包括城市精神、城市口号、城市VI、城市音乐、城市吉祥物、城市名片等在内的国际化城市形象体系,打造全球城市品牌。
二是挖掘中国城市故事,提升国际叙事能力。要提升中国城市的国际传播影响力,必须选好、写好、讲好中国城市故事。议题上,不能只讲文化故事,更好讲好政治故事、经济故事。角度上,不能只有宏观角度,更要见人、见事、见生活。表达上,不能只有官方话语,更要利用民间话语与海外公众平等交流。优化城市形象推广的内容形式与结构,从单一的城市宣传片和广告投放,转向以主动日常宣传渠道为主,定点投放为辅助的多元内容输出体系。
三是拓展国际传播渠道,建构全球传播网络。要在当前以国内官方媒体为主的基础上,建构集国内外官方媒体、政府自媒体、企业自媒体、社会组织自媒体和公众社交媒体于一体的全球传播网络。重视新媒体技术的创新应用,加强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力度,尤其是主流国际社交媒体的建设工作。加大地方宣传部门向Facebook、Twitter、YouTube、Instagram等国际知名社交媒体的倾斜力度,开设官方账号,提升国际社交平台在城市国际传播渠道中所占的比例。善用国际搜索引擎进行城市的推广营销,合理利用关键词竞价系统,提升搜索引擎的推广效果。
四是建立媒体协作机制,推动国际新闻发布。建立国际媒体协作机制,以地方新闻发言人为核心,促进与国际媒体的合作交流。积极拓展域外媒体资源,特别加强与国际精英媒体的互动交流,主动提供多语种的新闻稿件,提升国际媒体的曝光率和国际知名度。保障重大活动和事件与国际媒体的协作沟通,完善现有的国际传播体系,提升国际推广宣传力度,形成立体化全方位的国际传播格局。关注国际舆论走向,利用国际知名媒体的议题设置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为城市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五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优化国际交流环境。提高城市双语标识建设程度,实现交通枢纽、旅游景点、主要街道和公共服务部门的全覆盖。加强航空港建设,增加更多国际航线,提升国际运输能力。完善城市无障碍通道、公共电梯、公共厕所等便民设施建设,为市民和国内外人士提供更加优质的硬件服务。提高管理和服务人员英语水平,完善政务、商务、教育、医疗等网络系统的英文版建设,加强主流媒体的多语种宣传能力,营造更加国际化的软件环境。
韦路谈数字时代杭州如何打造历史文化名城
Q3
杭商传媒:杭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新时代杭州的历史使命是“奋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奉献给世界一个锦绣繁华的人间新天堂”。建设国际大都市,杭州在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上,有哪些优势和提升空间?
韦 路: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特色与内涵的体现。从城市发展的历史来看,先后出现在杭州的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南宋文化、明清文化及现当代文化,不仅形成了完整的文化发展序列,展现了历史与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也说明了杭州自古便具有成为世界名城的潜力与实力。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多元的王朝,有宋一朝构成了中华五千年文明中别样精彩的一笔。身为南宋都城的杭州,要打造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以南宋文化为核心建构历史文化名城形象是必由之路。
(一)提出“开放包容的风雅之城”形象定位。
以南宋文化为核心,将杭州的历史文化名城形象定位为“一座开放包容的风雅之城”,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数字杭州,风雅钱塘”的新城市口号。这一口号不仅能体现杭州打造中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宏伟愿景,更能彰显杭州独特的南宋文化底蕴和城市气质,同时还突出了杭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具有很强的辨识度和推广性。“开放包容”和“风雅”不仅仅是南宋文化的核心,也是杭州在对历史进行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城市精神。杭州需要继续以开放包容的城市氛围来融汇当下更加多元的文化、艺术和思想,使杭州城市形象定位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统合。
本文作者马晓才、李洁和韦路教授在临安采风
(二)发展南宋特色的杭州文化旅游产业。
建设南宋皇城遗址公园,打造杭州文化新地标。建议参考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经验,以南宋皇城遗址公园为核心,建设集文化、旅游、会展、教育、商贸、居住、休闲服务于一体的世界级城市新区,成为展示杭州历史文化名城魅力的核心地标。突出现有景点文化联系,建构文旅资源新体系。开发南宋文化主题的景点线上拼图或印章“打卡”、“集邮”,以南宋文化为纽带,实现杭州旅游景区的全域引流,形成“以点穿线,连线成面”的格局。研发南宋特色杭帮菜系,孵化杭城美食新品牌。建议参考“洛阳流水席”、“西安八大碗”等具有典型地域特色、朗朗上口的品牌美食,打造“九盏十八宴”“梦华宴”“糕生宴”等三种南宋特色杭帮佳宴。传承南宋时期民间茶礼,创造杭州茶饮新体验。参考长沙“茶颜悦色”等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新中式茶饮品牌,将西湖龙井、九曲红梅等特色茶叶和芝士、芋圆等年轻人喜欢的食材进行创新搭配,配合具有国风特色与地域特征的品牌和产品名称,将喝茶成为游客来到杭州“必打卡”的项目。
(三)打造南宋IP的杭州文化创意产业。
加强宋代题材影视作品创作,重视流量线下转化。正如《隐秘的角落》使得不温不火的湛江迅速成为网红城市一样,杭州也应加强城市景观在宋代影视作品中的显示度,将线上关注引流至线下,增强公众与杭州城市的“打卡”互动。加强南宋杭州网络小说创作,建构网络文学社区。与主流网络小说公司合作,关注南宋杭州的独特故事,在“南宋”大IP的背后去挖掘种种小IP,打造系列南宋网络小说爆款。发掘南宋音乐文化传播潜力,推进多元跨界活动。加强与浙江音乐学院合作,对宋代音乐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加强与网络音乐平台合作,鼓励在多种音乐形式的创作中使用南宋音乐元素。加强与影视公司合作,在影视作品中有意识地使用南宋相关音乐。推动南宋题材游戏动漫作品开发,加强互动文化体验。将优秀的南宋题材文学和影视作品改编成动漫和游戏,并开设线下体验中心对游戏场景进行推广呈现,吸引年轻人了解南宋文化。推动南宋文化节扩容升级,集中展示南宋文化IP。将南宋文化的小说、影视、音乐、动漫和游戏的热门IP进行线下展示,使南宋文化节成为最有影响的南宋文化IP展示平台。加强节庆活动的仪式感和参与度,推出元夕赏灯、杭帮佳宴、南宋茶礼、通关游园等体验活动,打造线上线下互动体验联动机制。(部分图片由被采访者提供)
评论列表 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