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考研(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

发展心理学考研,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 来自一名活色生香的心理咨询师整理 刘熹微 | No.69 心理发展的动因问题是决定心理发展的因素、心理良性发展和劣势行进的影响因素、促进…

发展心理学考研,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

来自一名活色生香的心理咨询师整理

刘熹微 | No.69

心理发展的动因问题是决定心理发展的因素、心理良性发展和劣势行进的影响因素、促进个体积极发展的核心要素等根本性问题。


一、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可略过)

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的理论被称为遗传决定论,其主要观点如下:

  1. 心理发展是受遗传因素决定的;

  2. 心理发展过程只是这些先天内在因素的自然显现;

  3. 环境(包括教育)只是一个引发的作用,最多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因素的自我显现而已。


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是英国的F.高尔顿。

1869年,他发表了《遗传的天才》一书,书中说:“一个人的能力,乃由遗传得来的,其受遗传决定的程度,如同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之受遗传的决定一样。

”彪勒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乃是儿童内部素质向着自己的目的有节奏的运动过程,外界环境在这里只起着促进和延缓这一过程的作用,而不能改变这一过程。


单纯主张遗传决定论的人已极少,但此种思想仍然流行,詹森(Jensen,D.W.)1969年总结了自己在8个国家的100多种研究,提出一个人的智商有80%是来自遗传的。

英国心理学家H.J.艾森克认为60%~70%的天才是由遗传决定的,30%由环境决定。

此种观点忽视了环境促使遗传这种可能性转变的客观事实。


二、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可略过)

环境决定论主要观点如下:

  1. 片面和机械地强调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当中的作用,

  2. 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极端重视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3. 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遗传素质和儿童的年龄特征的作用。

英国经验决定论者洛克的“白板说” 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华生是最典型的环境决定论者。

斯金纳认为,人的任何行为都可以通过外在的强化或惩罚手段来加以塑造、改变、控制或矫正。


三、遗传与环境共同决定心理发展(可略过)

遗传与环境共同决定心理发展,也被统称为“二因素论”。

一种早期的智力结构理论。由英国心理学家和统计学家C.斯皮尔曼于1904年提出。

他根据人们所完成智力作业时成绩的相关程度,提出智力由两种因素组成:

一种是普通智力或普遍因素(简作G因素),它是人的基本的心理潜能(能量),是决定一个人智力高低的主要因素。

另一种是特殊智力或特殊因素(简作S因素),它是保证人们完成某些特定的作业或活动所必要的。斯皮尔曼试图用智力的这两个因素来解释各种智力测验中发现的相关与不同。

二因素论比片面强调一个因素的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全面一些,比较符合儿童的发展实际。

但二因素论并没有克服机械性,没有看到儿童的实践活动和儿童本身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没有看到儿童发展中各种因素的辩证关系,所以没有超出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多少,也不能科学地解决儿童心理发展的问题。


四、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

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


  • 关于行为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

行为的习得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的影响。

生理因素的影响和后天经验的影响在决定行为上微妙地交织在一起,很难将两者分开。


班杜拉认为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

  1. 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班杜拉把这种行为习得过程称为“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

  2. 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它称之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所强调的是这种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

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适当的操作。

观察学习的全过程由四个阶段(或四个子过程)构成。

1、注意过程:

观察学习起始于学习者对示范者行为的注意。

如果学习者对示范行为的重要特征不予注意,或不正确的知觉,就无法通过观察进行学习。

因此,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起始环节。

2、保持过程:

即用言语和形象两种形式把所获得的信息转换成适当的表象保存起来。

如果观察者不能记住示范行为,观察就失去了意义。

观察学习对示范行为的保持依存于两个储存系统:表象系统、言语编码系统。

3、运动再现:

把记忆中的表象转换成行为,并根据反馈来调整行为以作出正确的反应。

由于这一过程涉及运动再现的认知组织和根据信息反馈对行为的调整等一系列认知和行为的操作,班杜拉将这个过程又分解为:反应的认知组织、反应的启动、反应的监察和依靠信息反馈对反应进行改进和调整等几个环节。

4、动机过程:

能够再现示范行为之后,学习者是否能够经常表现出示范行为还受到行为结果因素的影响。

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榜样的示范行为进行的,因而榜样的条件会影响学习。

行为结果包括外部强化、自我强化和替代性强化。

班杜拉把这三种强化作用看成是学习者再现示范行为的动机力量。


  • 交互决定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还详细论述了决定人类行为的诸种因素。

班杜拉将这些决定人类行为的因素概括为两大类: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和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


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包括学习的遗传机制、以环境刺激信息为基础的对行为的预期、社会的预兆性线索等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包括

替代性强化(观察者看到榜样或他人受到强化,从而使自己也倾向于做出榜样的行为)和

自我强化(当人们达到了自己制定的标准时,他们以自己能够控制的奖赏来加强和维持自己行动的过程)。

为了解释说明人类行为,心理学家提出了各种理论。

班杜拉对其中的环境决定论和个人决定论提出了批判,并提出了自己的交互决定论,即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


环境决定论认为行为(B)是由作用于有机体的环境刺激(E)决定的 即B=f(E);个人决定论认为环境取决于个体如何对其发生作用,即E=f(B);班杜拉则认为行为、环境与个体的认知(P)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但他同时反驳了“单向的相互作用”即行为是个体变量与环境变量的函数,即B=f(P,E),认为行为本身是个体认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副产品,即B:f(P*E)。班杜拉指出,行为、个体(主要指认知和其他个人的因素)和环境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不能把某一个因素放在比其他因素重要的位置,尽管在有些情境中,某一个因素可能起支配作用。他把这种观点称为“交互决定论”。


  • 自我调节理论


班杜拉认为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行为的过程。

人能依照自我确立的内部标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按照班杜拉的观点,自我具备提供参照机制的认知框架和知觉、评价及调节行为等能力。

他认为人的行为不仅要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也受通过自我生成的内在因素的调节。

自我调节由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三个过程组成,经过上述三个过程,个体完成内在因素对行为的调节。


  • 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

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

也就是个体在面临某一任务活动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

自我效能也可称作“自我效能感”、“自我信念”、“自我效能期待”等。

班杜拉指出:

“效能预期不只影响活动和场合的选择,也对努力程度产生影响。被知觉到的效能预期是人们遇到应激情况时选择什么活动、花费多大力气、支持多长时间的努力的主要决定者”。


班杜拉对自我效能的形成条件及其对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的形成主要受五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行为的

成败经验;

替代性经验;

言语劝说

情绪的唤起

情境条件。

  1. 行为的成败经验指经由操作所获得的信息或直接经验。

    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使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反之,多次的失败会降低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使人丧失信心。

  2. 替代性经验指个体能够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关于自我可能性的认识。

  3. 言语劝说包括他人的暗示、说服性告诫、建议、劝告以及自我规劝。

  4. 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的形成。

    在充满紧张、危险的场合或负荷较大的情况下,情绪易于唤起,高度的情绪唤起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

  5. 情景条件对自我效能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某些情境比其它情境更难以适应与控制。

    当个体进入一个陌生而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会降低自我效能的水平与强度。


  • 学习理论

1、强调观察学习在人的行为获得中的作用。

认为人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而习得的。依靠观察学习可以迅速掌握大量的行为模式。

2、重视榜样的作用。

人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过程获得。但是获得什么样的行为以及行为的表现如何,则有赖于榜样的作用。

榜样是否具有魅力、是否拥有奖赏、榜样行为的复杂程度、榜样行为的结果和榜样与观察者的人际关系都将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


3、强调自我调节的作用。

人的行为不仅受外界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受自我引发的行为结果的影响,即自我调节的影响。

自我调节主要是通过设立目标、自我评价,从而引发动机功能来调节行为的。


4、主张建立较高的自信心。

一个人对自己应付各种情境能力的自信程度,在人的能动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将决定一个人是否愿意面临困难的情境,应付困难的程度以及个人面临困难情境的持久性。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有较高的预期,在面临困难时往往会勇往直前,愿意付出较大的努力,坚持较久的时间;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往往会产生焦虑、不安和逃避行为。

因此,改变人的回避行为,建立较高的自信心是十分必要的。


五、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

文化历史发展论是指个体心理发展理论之一。

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提出,应该从微观发生发展层面、个体发生发展层面、种系发生发展层面(系统层面)、社会历史发展层面来评价人类发展。

他首次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这是其心理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维果斯基区分了两种心理机能:

  1. 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

  2. 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

他还提到了两种工具的学说:

物质生产的工具和精神生产的工具———语言符号系统。


心理发展观

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它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表现。

(1)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

(2)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

(3)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

(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个性的形成是心理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个性特点对其他机能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内化学说

内化是指个体将从社会环境中吸收的知识转化到自己的心理结构中的过程。

维果斯基认为,心理发展源于在社会交互作用中对文化工具的使用,以及将这种交互作用内化和进行心理转换的过程。内化学说的基础是他的工具理论。


教学和发展的关系

在教学和发展的关系上,维果斯基提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

①最近发展区思想。

②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③关于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

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

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

根据上述思想,维果斯基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教学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教学决定着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和速度等。

另一方面,教学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六、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由于篇幅原因,将在下一篇文章详解

来自一名活色生香的心理咨询师整理

刘熹微 | No.69

发展心理学考研(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

    关于作者: admin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活着HTML!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列表 人参与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888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admi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