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考研,清华大学考研分数线2022
编者按:中国近现代教育家蔡元培指出“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决定转载此文,正是基于清华大学教授叶佩青的人格魅力和教育理念。叶教授关于“教育短期内卷”现状有独到分析和独特见解,提出“终生学习,积极引导”的教育理念具有可操作性,并在实践中收到了“即使输在起跑线上,也能赢在终点”的良好效果。”如此“课堂尽责,长远负责”“当下教书,长效育人”“给平凡的人指明成功方向,给身处迷茫的人带来光亮”的精神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
让我们先睹为快——《放下短期内卷,终生学习进步》,再品读他“逐梦清华,数控报国”的精彩故事。
放下短期内卷,终生学习进步
——长效育人理念
“目前太多的学生,中小学阶段拼命学,家长无比纠结和内卷,只为不输在起跑线上;填报志愿时对学校和专业精挑细选,但大学阶段拼命玩,整个大学阶段众多课程完成的练习作业总和,远远不及中学阶段几门课的作业,甚至直接躺平在去终点的路上;找工作或参加工作时竞争能力可想而知。”
——叶佩青
言为人师,行为世范。身在清华园,叶佩青对教育现状有独到分析和独特见解,更加注重引导学生确立“立足长远、着眼长效”的辩证思维。
叶佩青认为,目前有的学生中小学阶段拼命学,家长亦在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阶段及其课外时间辅导方面,尽其所能无不追求极致,倾注了全部心血。高考填报志愿时,学生对学校和专业精挑细选,但大学阶段停歇下来了,有的学生整个大学阶段众多课程完成的练习作业总和,远不及中学阶段几门课的作业,甚至直接躺平在去终点的路上,找工作或参加工作时竞争能力可想而知。
上述表现令人担忧!在叶佩青看来,之所以存在严重的教育焦虑,根本原因是家长“船到码头车到站”的短视思维,认为孩子一旦高中毕业考上大学(大专)后,自己就完成了教育使命,或以孩子成人自立为由的教育懈怠,导致很多孩子在大学中放纵自己,甚至沉迷游戏,导致毕业后在市场经济的当下缺乏竞争力,叶佩青把这种教育现象称为“赢在了起跑线,但输在终点”。
终生学习,积极引导尤为重要。叶佩青的育人理念是:学习是终生的过程,自己勤奋的同时在各个时期寻求并珍惜他人(如老师、乡贤、同学、父母等)指点,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不同背景的孩子。
叶佩青出生于农村,老家总有些亲朋好友的孩子,由于在农村小、初、高中就读,无法享受好的教育资源,导致起点不高、起步稍迟。就是在“贫瘠”的基础上,叶佩青总给他们灌输终生学习、学习中不断追求进步的思想,并充分利用探亲机会加以指点和引导,让多位“起点偏低、基础偏中”的孩子受益,达到了“即使输在起跑线上,也能赢在终点”的效果。
中国矿业大学的小萧,大学毕业后为工作方向迷茫,叶佩青知悉后,指导他打牢基础起好步,引导他“不提任何薪酬需求,去平台高、有技术、制度健全的大公司工作,直接面对客户,从销售和应用做起,了解行业现状,了解行业需求”。后来,小萧选择了国内自动化行业龙头企业,经过1年工程项目实践后申请转入公司研发部门,经过2年锻炼,叶佩青再次点拨:“经过社会锻炼更能明确学习目的,大公司存在分工细致、工作狭窄等弊端,可以去学校深造。”为此小萧回炉淬火、攻读硕士研究生,目前正在攻读博士研究生,对未来充满希望。
南京林业大学林业专业小徐,在大学即将毕业之际,求教于叶佩青,叶佩青通过分析指出“农林牧渔专业性强,专业方向具有一定研究性,可以报考研究生”,小徐遂报考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并顺利攻读博士研究生,几年间已经具备一定科研能力,并获得部分科研成果。叶佩青欣喜地鼓励小徐:“年轻人应该具有国际视野,与国际顶尖科研团队合作,可能创造出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按照指引方向,小徐申请获得国家自然留学基金支持,即将赴西班牙进行留学交换。
南京某体校计算机信息专业的大专生小于,属于后知后进的学生,但叶佩青引导他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进步轨迹。叶佩青向他提出:“部队是大熔炉、大学校,可以锻炼强健体魄,锤炼意志和人品,是成才的好地方。”基于此,小于在大二期间毅然报名从军,退役后继续学业,在叶佩青“革命不分先后,可以选择专升本,人生只要追求进步就是优秀”的鼓励中,小于专升本。本科毕业前,叶佩青引导小于:“国家有退役大学生士兵单独招生政策,抓住机会攻读研究生”,小于努力考进了南京理工大学读研,几年下来取得了相关成果,顺利毕业后成了用人单位争抢的“香饽饽”。
叶佩青“终生学习,积极引导”的教育理念值得学习借鉴,也具有可操作性。“在前行的道路上,自己不懂甚至家人也不懂,并不重要,社会并不缺少懂的人,只要你足够真诚、珍惜和感恩,总能遇到懂的人,得到有益的人生指点;只要多诚信少需求,总能找到工作岗位;只要多付出少得到,就受人欢迎。人生可以输在起跑线上,但不要输在终点。只要有终身学习、敬业奉献和追求进步的精神,坚持、坚持再坚持,最终一定能实现人生梦想。”叶佩青说。
自强不息,知行合一,叶佩青就是这样,既用所学惠人,也尽所能报国。
接下来,请看叶教授逐梦清华,数控报国的精彩传奇——
清华大学教授叶佩青:当下教书长效育人,逐梦清华数控报国
作者:李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置身清华园20余年,叶佩青早已将蕴含清华校训的这句古语内化为深入骨髓的智慧源泉。“清华人肩负着神圣使命,做人、做事、做学问都极为认真、竭尽全力、厚德自强、坚定从容。用科学的方法坚持做正确的事,坚持再坚持,进步再进步,最后总能为行业、为国家作些贡献。”朴素的人,讲朴素的话,做朴素的事,却在朴素中,创造了不平凡的人生——这就是叶佩青。
“做人做事做学问,为国为民为自己”,这是叶佩青的口头禅。把做人摆在首位,把为国放在最先,家国情怀由此可见一斑。正因为这样,对自己研究了一辈子的科研对象——数控系统技术,叶佩青倾注了常人难以投入的感情,也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数控机床被誉为“万机之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到一颗螺丝钉,大到汽车、火车、飞机的零部件……都需要用机床来加工,它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也是制造业中最普遍、最重要的基础加工工具之一;它不仅可以帮助工厂加快生产速度,而且其应用几乎遍布现代工业的各个分支,是大多数工业制造的起点。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控机床的制造水平是一个国家基础制造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自主发展的命脉,是“国之发展重器”。
机床是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象征,那么代表机床制造业最高境界的五轴联动机床数控系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一直把它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对我国实行封锁禁运,但在一代又一代坚持自主创新的数控科研人的拼搏努力下,我国在相关方面已突破封锁,谱写了自立自强的新篇章。
微光成束,聚沙成塔。打破困境的背后,离不开一个人的竭诚奉献——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叶佩青。虽然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他和团队仍然从一开始就认定走自主创新、与国外巨头面对面竞争的道路,从数控装置、数控装备、数控测量、数控加工、数控编程、伺服电机与驱动、精密机械传动等方面进行系统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他们研发的五轴数控技术,为真正实现高档数控机床的“中国创造”作出了卓越贡献。
除此之外,新一代嵌入式数控系统、放疗设备的关键功能部件多叶光栅,也是叶佩青及其团队多年心血的重量级结晶,为中国新一代数控系统、高端放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年少时在艰苦环境下的坚持,求学阶段不惧艰辛的执着,深入工厂锤炼时挥洒的汗水,为推进产业化选择继续读博时的倔强,为更好实现梦想进入清华时的笃定……在一次又一次从零开始的人生历练中,叶佩青收获了进步,收获了机遇,也收获了众多值得借鉴的人生智慧。
水木清华,钟灵毓秀,星光灿烂,包罗万象。本期封面,让我们走进清华园,聆听来自数控专家叶佩青的清华缘、数控情。
为理想远航
——精技术,强本领
“面对困境,与其怨天尤人,虚度光阴,不如埋头苦干,精研技术,增强本领。人在困境中会有大进步,无论在技术还是思想认识方面。”
——叶佩青
苏北泰兴,叶佩青的家乡。作为一个老革命根据地,著名的“黄桥决战”就发生在那里。半个世纪前,那里连像样的公路都没有,更别说铁路了。有限的沙土地里粮食也长不好,想看的书、想读的报极为有限,普通话对大家来说是极为陌生的语言。然而,鲲鹏展翅九万里,志在凌云冲霄汉,正是在落后和艰苦的环境中,叶佩青从小就立志以勤为径,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路。
走出乡村,走进南航
对于很多生长在那个年代的人来说,1978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恢复高考、改革开放的春风润泽神州大地。而那一年也正是叶佩青所在县恢复中学招生的第一年。凭借优异的成绩,他考入江苏省泰兴中学——一所底蕴深厚的重点中学。县城离家35公里,为省路费,即使每学期只回去一两次,他也是步行回家。早上怀揣二两馒头天不亮出门,徒步穿行于乡间小路,晚上披星戴月才到家。但对其中的艰辛,他并不介怀,反倒感谢艰苦磨炼了他的意志,让他更为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常说:“没有国家的好政策,就没有读书的机会,更没有改变命运的机会。”经过高中三年的勤奋学习,经过两次高考,他终于考入南京航空学院(现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南航”)电气工程专业,实现了他“跳出农门”的第一步。像很多人一样,考上大学是叶佩青中学阶段的奋斗目标,更是他人生故事的开始。能否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甚至栋梁之材,取决于随后各阶段的持续努力、奋斗与修炼。
从乡村进入城市,到南航求学的叶佩青起初对专业、对未来并没有太多想法,唯埋头苦读,期盼有朝一日“能将农村户口换成城市户口,每个月能有定量的粮食填饱肚子”。但随着学习的日渐深入,他对读书的意义、对人生目标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其实专业并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个人能否坚持多学和学好,只要是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事情,认真、坚持就一定能够做好。”此后,叶佩青也曾遭遇过挫折,面临过挑战和失败,但因为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作为支撑,有“愿得此身长报国”的坚定信念作为指引,他的人生从没有迷失过方向。
进工厂研技术,为热爱再读博
1985年,叶佩青从南航本科毕业。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对人才需求旺盛,毕业生包分配,很好找工作。但出于对专业知识进一步探索的愿望,他毅然选择了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不承想,这一选择对他产生了不小的“麻烦”——时过境迁,等到他硕士毕业找工作时,一些重要的岗位已经被人填满了。
到南京微分电机厂工作成了叶佩青的“无奈之选”。“我是作为定向培养生被迫分到那里的。我在厂里工作了6年,后来发现,当初的‘无奈之选’却是我人生获得进步最重要的起点。”6年工厂的经历,为他之后坚持面向一线应用需求开展科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南京微分电机厂,叶佩青的主要工作是做经济型机床数控系统,学电气与自动控制出身的他在厂里有了用武之地。他努力融入新集体,从车间工艺、技术开发到销售服务,从软件、硬件到系统开发,从工艺、技术、市场到管理,每一个环节都努力工作、积极实践、充分领悟,对技术、产品、市场有了深刻的认识,几年时间收获很大。艰苦的磨炼换来了真知灼见:“面对困境,与其怨天尤人虚度光阴,不如埋头苦干,精研技术,增强本领。人在困境中会有大进步,包括技术、能力和思想。”
从车间起步,叶佩青在技术、市场、用户服务等多个岗位都获得了历练,回归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前,他已是厂里的副总工程师。有人不解,收入不低又做到了领导岗位,为何要辞职重回学校?他坦言:“比起做领导,我更热爱技术。”
回到母校南航的叶佩青更勤奋了。与之前埋头苦学只为拿学位不同,这时的他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工作6年,他知道社会、市场需要什么,更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当时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PC的数控,一定是下一代数控的发展方向,所以我读博士的唯一愿望就是,老师能给我时间让我做这个方向,这是社会需要的,也是国家真正需要的。”此时的叶佩青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经过3年努力,叶佩青不仅顺利完成了博士论文《基于PC的开放式数控系统》,而且科研成果获得了“外经部科技进步奖”和“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奖”,还获得了江苏省外经委大额投资。即将毕业时,他基于PC的数控系统成果参加了北京国际机床展览会。意料之外,这次参展竟让他与清华大学结缘。
赴京参展,结缘清华
参展期间,清华大学从事数控方向研究的韩至骏教授在叶佩青的展位看到了基于PC的数控系统,两人饶有兴趣地聊起来。彼时的叶佩青对到清华工作“想都不敢想”,只是试探性地问韩教授他们团队招不招博士后。没想到,幸运的橄榄枝在第二天降临——叶佩青接到了韩教授的电话,让他去清华面试。“到那里,听了我的经历和想法,他们当即决定我可以直接来清华工作,无须做博士后。”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但彼时的叶佩青已经在南航有了深厚的积淀——有自己的团队,有自己尊敬的老师和熟悉、支持自己的同学,工作进展顺利。该如何取舍?叶佩青也经历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对理想的追求超越了对现实的考量,他带着妻儿北上来到了每个工科人梦寐以求的殿堂——清华园。
回首这段经历,从早年跳出农门进入大学,再从大学到工厂,从工厂返回高校,最后在高校立足一线需求教学科研……是不虚度光阴、不惧怕艰苦、敬业奉献、执着追求的品性,给叶佩青带来了一个又一个命运转折的机遇,抓住机遇勇敢向前,才有了如今的硕果满园。
因情怀“逆行”
——做社会所需之科研
“把握国家政策,把自己的技术锻造得够硬,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产业、为国家作贡献。只有这样才对得起人民的信任,无愧于清华教授服务社会的使命担当。”
——叶佩青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岿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如果说清华是一棵百年老树,叶佩青就是树根供养下枝繁叶茂的清华人之一。从1997年入职至今25年,清华人自强不息、行胜于言的风骨早已深入叶佩青骨髓,而这其实也是他当初坚持“逆行”的主要动因,是他内心所向往的品格所在。
刚入职清华时,叶佩青每月的收入仅700多元,日常花销加上房租、水电费,一个月下来入不敷出,与在南京的生活有天壤之别。但决定来清华时,他早已做好准备。到安逸、拿钱多的地方大家都愿意,但人不能眼里只有这些,要有情怀,有时候还要逆着走,去有挑战的地方,做一点社会真正需要的事。虽然清华竞争极其激烈,但他相信只要坚持就一定能进步。
万事开头难
在激烈的竞争中,叶佩青把清华大学静态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变成了动态的工作方法“坚定从容、厚德自强”——对理想要坚定不移,实现过程要从容不迫、自强不息,为人要厚德包容。
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的清华不比现在,年轻人刚入职就能马上参与到一个团队里。叶佩青从南航博士毕业入职清华时,课题极少,以致年末成了系领导“扶贫慰问”的对象。他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自己之前有工程基础,有科研成果,有市场意识,应该尽快独当一面。叶佩青决定重新梳理积累的技术,尝试走出校门找合作。与当时的邯钢集团合作,他做了一套产品——螺纹钢轧辊机床控制系统,并亲自上门去调试。
“设备被小面包车拉到邯钢去的时候都散架了。我一个人花了两天时间,没日没夜调试,调好后特别开心。但把设备的盖子一关通上电,却冒烟了。当时我急得眼泪都快下来了,钢厂生产线停了,这可是重大事故。手上缺工具,找不出问题在哪,用小面包车把设备和自己拉回学校,找出问题,又用小面包车拉回钢厂,争分夺秒,终于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调好了。”叶佩青回忆当初的艰难。这套设备提高了邯钢的生产能力,成果在南通康迪公司产业化后,在多家钢铁企业得到了应用。此后,相关成果先后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和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通过承担此类横向课题,不仅满足了企业的需要,叶佩青也把自己的实践功夫练得炉火纯青。
“我一直坚信,工科人应该瞄准社会的迫切需要,帮助企业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企业乃至社会发展作出贡献,而我为此能做的,就是坚持把自己的强项做到极致。”只要风雨兼程,就能到达远方,叶佩青的坚持努力赢得了企业和同事的认可。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他在学校建起了自己的实验室,也有了自己的团队。
从那以后,叶佩青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清华人,他一直认为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就是始终坚持做社会、国家需要的科学研究。他坚持理论与工程并重,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专项、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等项目支持。
借助项目支持,通过凝练学术方向,那几年,叶佩青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在技术上也取得了诸多重大突破,其中在研究开发的机床数控系统基础上,针对典型工件进行控制算法的优化,实现成套加工工艺的数控固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证稳定的加工质量,深受用户欢迎,从而取得了数控系统、数控机床做得出、用得上、用得好的技术突破,更实现了“做一件事,解决两类问题,服务三种单位”的效果。
“做一件事,解决两类问题,服务三种单位”,这是叶佩青为团队定下的目标。对此,他做了进一步解释,即做好数控系统核心技术这一件事,解决典型工件工艺信息数控化描述和控制算法优化两类控制需求问题,服务于上游的数控机床装备制造企业和下游的数控机床使用企业,实现数控系统产业链的技术支撑。这样通过承担上下游企业的技术服务项目,积累核心关键技术,为承担国家攻关项目奠定基础,相当于“用三份钱干一件事”,保证了科研工作的从容进行。
与企业共舞
当然,践行理念,实现目标,叶佩青觉得除了自己付出努力,更离不开企业的信任与通力合作。2005年7月,他带领团队与大连光洋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清华(精仪系)-大连光洋数控技术工程化联合实验室”,针对市场需要,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合作开发的4个型号高性能数控系统,通过了辽宁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获得大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实现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并在工程中实际应用。
2019年4月26日,正值清华大学108周年校庆之际,叶佩青团队与大连光洋科技集团的“产学研”合作再谋新篇,双方发起成立了“清华大学(机械系)-大连科德智能数控系统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并举行了首届数控系统技术高端论坛。这是在一期合作的基础上,双方再次以提升光洋集团旗下的大连科德公司的高端五轴数控机床产品性能为目标,聚焦新一代智能数控系统、机电耦合动力学控制、典型工件成套数控工艺等方面开展研究。并把团队的研究开发成果,通过大连科德公司进行产业化,最终由用户进行应用验证,助推国家数控产业发展,实现高端制造装备的自主可控。由清华(机械系)-科德数控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苏州千机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完成的“航天复杂构件国产五轴高效精密加工成套工艺与制造系统及示范应用”项目,因对国产机床精度保持性提高作出的贡献,获得2020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2021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两项奖及其与大连光洋(科德)公司两期共16年的科研合作,是对叶佩青团队科研工作和科研成果的充分肯定。
然而,对叶佩青来说,他的追求远不止这些。他说,高端制造业的水平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大力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重要途径。我国已经将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并给予持续支持。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文件中明确表示,要提升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市场占有率,降低核心技术对外依赖,重要领域的装备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数控系统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也随着工艺的发展而发展,所以数控系统的发展无止境。智能制造、3D打印,都是新的制造工艺,数控系统也应该实现新的工艺需求。”对未来的数控机床,叶佩青有这样的设想,“就像无人化车间,机床上的操作面板会省去,用手机就可远程控制,所有工人就像集成电路制造厂的工人,只须巡视不必亲自操作,通过机械手和智能视觉识别系统,一切都能自动装夹、自动定位、自动识别、自动调整……实现高度的智能制造,最大限度地把人从复杂的脑力劳动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叶佩青构想的数控机床,未来会更聪明、更智慧。与时俱进,是叶佩青对待技术发展的一贯态度,也是他能够坦然面对现实、勇敢憧憬未来的原因。他坚信,只有怀有这样信念的人才能追赶飞速发展的时代。
为使命再出发
——研发多叶光栅
“中美芯片之争,已经为我们提了醒,不能过度依赖国外,只有把核心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与国外抗衡。”
——叶佩青
“一名科学家真正应该留给后人的,不仅是学术著作或者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探索的精神。”投入科研30余载,叶佩青一路总结一路提炼,有了不少经验感悟。
“人不能一直向上,到了一定阶段要主动受控下降,这才是人生的真谛。下降的时候,人的思考会更深刻,但下降不是断崖式的,更不是被人推下去的,是自己主动的,就像屈膝是为了跳得更高、更远一样。”叶佩青所说的“下降”,可以理解为调整状态,寻找新的出发点。
多叶光栅技术是放疗设备领域的“珠穆朗玛峰”。研发多叶光栅,可以说是叶佩青科研生涯中的重要一笔,也是他立志自主创新、“主动下降”的绝佳事例。
多叶光栅是放疗设备医用直线加速器的核心使能部件。不断提高射线的成野精度和速度是放疗领域的永恒追求,而多叶光栅恰恰具有快速精准组成射野,调节射线强度的功能。多叶光栅叶片越薄,叶片行程越大、速度越快则剂量控制越准确,放疗效率越高。
作为高端放疗设备里六大关键技术之一,多叶光栅是研发难度最高的一项。对叶佩青“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行为,有人不解,一方面,这与他一直所从事的专业似乎相差太远;另一方面,这还是一项难以攻克的世界难题。对此他做了解释:“实际上,这与我之前所做的是一回事,都属于精密机电控制。只是数控机床加工的是无机材料,放疗设备加工的是有机组织,多叶光栅相当于数控机床上的刀具,对人的肿瘤组织进行射线成形控制,说到底也是一种数控加工,只是要求更精确更安全。”
其实决定做放疗设备的核心部件,源于叶佩青心中的那份使命感。“目前,我们的高端放疗设备严重依赖国外进口,等于把治病的钱都给了国外,为什么我们不能有自己的设备?中国14亿人口,这么大的市场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做?”
每每思及此,叶佩青都不能释怀,目前国内放疗单位近1400家,已配套1900多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但人均配套数量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值。在产品上,直线加速器多叶光栅(MLC)一直被国外垄断,严重制约我国高端放疗产业发展。近十余年国内部分企业虽逐步研发出多叶光栅,一定程度地满足了国内市场需要,但其技术处于远距离跟踪状态,无法为高端动态调强和容积调强等先进的治疗方式提供支撑。
以此为背景,叶佩青发现了一个创新机会,他决定搏一搏。虽然对医疗行业不大懂,但他相信有之前的积累一定能做出来,这一坚持就是12年。
十年磨一剑,叶佩青带领团队创新设计开发出了微特直线电机及其集成驱动控制单元、用于精确放疗的快速成野多叶光栅(F-MLC),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果获得2018—2019年度国家优质投资项目奖和2019年第二十三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令他特别自豪的是,目前此项目的11项国内外发明专利等通过了国家专业机构价值评估和清华大学知识产权投资授权,已经与中核集团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签署了正式的投资协议,正在合作成立项目成果落地的产业化公司。
“中核集团领导在投资会上说,叶老师做的东西可能还有不足,但现在国内没有人做得比他更好了。这句话很激励我,因为一个人很难有机会做一个别人都做不出来的东西。”叶佩青说,“我相信它能造福人民,造福国家,所以现在的愿望是尽快把它真正做出来,真正能用,真正好用。”一个不算大的团队,能把放疗设备的关键核心部件自主研发出来,这足以证明叶佩青团队的实力。
得英才而育之
——为国输送后备力量
“培养学生是老师的天职,学生是老师的主产品。对学生要有无限爱,要让他们拥有健康身体、良好心理和追求进步的精神。”
——叶佩青
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大学的三大使命,其中培养人才排在第一位。
2005年9月—2009年7月,叶佩青担任清华大学精55班国防班班主任,他的目标是“一个都不能落,人人都成长成才”,他的信念是“对学生要有无限爱”。他引导教育学生要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和追求进步的精神”,并帮助他们落实在具体的日常行为习惯中。
叶佩青对国防班学生甚是重视,因为他坚信全班每个人都将成为“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才,所以从来没放弃任何一个。《清华,我们从这里起航》一书中,记录了他担任班主任4年,一个国防班学生的成长故事。面对来自全国各地,来自不同家庭,性格各异,而且文化分数相对低于其他班级的学生,叶佩青把自己当成这些学生的大家长,鞭策学生“起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毅力和坚持,也就是速度和时间,不断追求进步”。他坚持用“健康、和谐、进步、卓越”的特色文化带动全班,定期召开班会,每日组织晨跑,在学习上给学生制定“每人每学期前进一名,班级每个学年前进一名”的目标,鼓励集体自习、互相帮带,班级成绩从入学时的全校倒数第一逐渐提高到全校正数第一名,最终,取得了全班24名学生,人人入党,人人参军,人人读研的可喜成绩,所带班级被表彰为北京市先进班集体、首都高校“先锋杯”先进团支部。
自肩负起园丁育人这一重任起,叶佩青认真地履行着教师这份职责,每次上课,他都会穿西装打领带,打起十二分精神地出现在三尺讲台,竭尽全力为学生上好每一节课,他的教学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也因此获得清华大学实验技术成果奖一等奖、清华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清华大学优秀班主任奖一等奖等多项教学、人才培养荣誉。他用自己的辛勤付出培养了大批数控专业人才,为国家输送着优秀的科技后备力量。对学生,叶佩青怀抱殷切的期望,期盼他们能早日为社会、为国家作贡献,肩负起清华人应承担的责任。
“感恩”是叶佩青生命中永不褪色的主题。几十年如一日耕耘在清华园,他特别热爱自己的学生和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特别感谢清华大学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和平台,特别喜欢美丽的清华园,“她不愧是百年学府”。叶佩青反复强调,是团队成员的精诚团结和努力、相互支持和包容才有了他今天的成就,风雨同舟20余载,团队是叶佩青收获的最宝贵的馈赠之一。他也特别感恩团队汪劲松教授、张辉老师的不弃不离、极力支持。对现在的一切,叶佩青很知足,他常说:“现在生活、工作环境都是党、国家和人民创造的,还有什么不知足的?伊拉克、叙利亚也有优秀人才,但一个炮弹落下来,除了躲避战乱,还能干什么?是国富民强、和平安宁的大环境给了我们做成事的条件。”谈起对未来的规划,叶佩青恳切地说:“坚持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实现多叶光栅及其关键技术的产业化,为学科建设和年轻人的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还是那句话:做善良的人,怀感恩的心,用科学的方法坚持再坚持做好正确的事。”
(责编:李莉)
专家简介
叶佩青,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和教学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智能数控系统技术方向学术带头人。曾任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制造工程研究所所长、党支部书记,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制造工程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国家科技重点专项(服务机器人专项)项目专家组专家,兼任西北工业大学讲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宁波大学包玉刚讲座教授等职。多年来,在机床智能数控系统、工业控制软件、智能制造、射线精确控制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成果在大连光洋(科德)公司进行产业化应用,为国产五轴数控机床“做得出、用得上、用得好”提供重要支撑;在放疗技术和射线精确控制领域多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与中核集团中国同辐股份公司合作成立创新成果转化公司,致力于高端医疗装备关键部件产业化和自主可控。主持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专项等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软件著作权十余项。发明专利获得国家发明展览会金奖,研究项目获得国家优质投资项目奖,2次获得清华大学效益显著奖。先后获得清华大学实验技术成果奖一等奖、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清华大学优秀班主任奖一等奖等教书育人成果奖。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收录100余篇,被评为《机械工程学报》高被引学者和优秀论文作者。
清华大学考研(清华大学考研分数线2022)
清华大学考研(清华大学考研分数线2022)
评论列表 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