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择校和定专业。
(1)我当时选择考研文博是因为我很喜欢考古学,但是考古学考研大家都知道各大学校收录的名额很少,并且跨考的明显没有本科学考古学考生的优势大,但是文博由于大部分考生都是跨考,难度相较考古学学硕低,所以选择文博也是一种“曲线追梦”的选择。武汉大学的文博是更侧重于考古学,而文物学和博物馆学占其次,并且录取的人数也不少,难度适中,学校势力不错,加上俺老家是湖北的,所以最终选定了武汉大学。我建议大家在选择文博前要慎重思考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这个专业,是真的热爱文博,还是说觉得文博好考,如果只是觉得文博好考想要一个文凭的话,大家要明白今年的文博国家线涨了15分,一些学校复试线也涨了很多(比如陕师大),如果是真正热爱的话,那么努力去考就行了。
(2)武汉大学文博专业考研报录情况介绍、考研难度分析。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些近三年武汉大学文博的考研录取情况。
2020年——官方统招录取名额18人(推免0人)/实际录取人数24人/复试分数线总分325/报名人数161;
2021年——官方统招人数17人(推免1人)/实际录取人数32人/复试分数线总分330(55/55/210);
2022年——官方统招人数18人(推免0人)/实际录取人数18人/复试分数线总分336(60/60/205)。
PS.我仅能查到2020年的报名人数,之后的报名人数,应该是增加的。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大家明显地可以看见,今年相较于往年,一个人都没多招,说招18个人就招了18个人。
武大文博研究的方向有:文物与博物馆;文化遗产;中国考古;外国考古;科技考古。导师相应地也都有研究这些方向的。
2、初试经验。
(1)考研英语经验:我的考研英语成绩不算很高,因为我的英语基础还可以,所以我在确保我的英语能达到70分左右的情况下我是没有怎么在英语上花时间的(我英语基础为英语四级578,六级495,专四为良好),大家可以就自己的基础决定怎么样去学习英语,最好不好人云亦云,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英语基础好的分析真题,记单词,基础不好的,该怎么听课怎么听课,网上有很多学习英语的建议和资源。但是不管基础怎么样,英语我们必须要做到的是:往年英语二真题认真做认真分析,记住考研频繁出现的重要单词,掌握作文的写作套路。(我说一件事儿给大家一点警惕,我就是当时背单词就背了一个月就没背了的那种人,然后今年英语试卷的七选五,有两个选项里的单词我看不懂,所以好像选错了,然后作文的“快递”主题,我也不知道快递咋翻译,在这点上可能就扣了一些分吧,别学我!!!)
(2)考研政治经验:今年的选择题有点“反押题”的倾向,但是主观题还是在押题的范围之内。政治一般9-10月份开始就行,听谁的课效果应该都差不多,我听的是徐涛的课(徐涛老师很幽默哈哈哈),书本资料买的是肖秀荣整套,总之我的政治就是一句话:徐涛视频课+肖秀荣1000题(反复做!微信小程序也可以刷题!)+肖四肖八(客观题弄透!主观题背!主观题提前1-2个星期背就行)
(3)专业课经验:我的专业课是有报班的。3-6月我把专业课的基础知识一遍过,在第一遍复习打基础的过程一定要打牢固,不需要像研究学者那样深入,但是基础的文博素养知识该知道的都要知道,所以这个过程中要多看书多看论文多积累知识;7-9月份是我第一遍系统的背书,第一遍背完需要很长时间,这个很正常,不需要焦虑;10月份第二遍背书,到第二遍背书背完后,感受就是仍然什么都没记住,也不要担心,很正常;11-12月份第三遍和第四遍背书,等到第四遍的时候,该背的要记住的一定得都记住了,如果到了12月份,你还是对知识不太熟悉的话,就真的该焦虑了。
以下是我的具体经验:
第一:唯质量论和唯效率论,不要过于唯时间论。我看到很多人在网上制定考研时间计划表什么的,这样不是不可以,但是不要过于仅仅地追求时间,不要用时间定义你的学习成果,而是要看质量看效率。因为时间不等于质量,要根据质量来制定计划,并且这个计划可以由大到小,比如:5月份之前完成XXX,6月份之前完成XXX,........,然后再在中间制定具体的计划,比如5月10号之前完成XXX....依次类推,制定明天完成XXX,后天完成XXX......。这样你就可以很清楚的对你的学习有一个清晰的规划。
第二:具体分析报考学校的出题风格,格外注意本校考的重点。我建议大家早早地去了解自己报考学校的历年真题,因为每个学校出题的风格和重点都不同,像武汉大学的文博就比较注重考古学,文物学和博物馆学相对居于次要地位,那么我复习的过程中花在考古学上的时间是最多的。再比如武汉大学喜欢考楚文化、简牍、仰韶文化......(打个比如,可能以后出题会调整),那么我对楚简、秦简、汉简等等上花了大量的时间去记忆。再者武汉大学历年以来出题不会很出乎意料(有少数年份的少数题比较出乎意料),基本都是考察基础知识,那么我会重点夯实基础,对于一些相对不常考的领域,我会记忆但不会花过多时间关注。总之,要看清自己学校出题的风格,对症下药。
第三:多看书,多看论文,从和论文中提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与观点充实自己的答案。这点真的极其重要,不管是第一轮学基础知识,还是背书过程中,从3-12月份,我都没有停止过看书和看论文。比如,复习考古学,仅仅着眼于那几本基础的参考书是不够的,对于具体的断代考古,我们还需要另外去看书,比如我在学习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考古的过程中,我有另外看《中国史前考古学导论》(张宏彦著)以及许多关于裴李岗时代、仰韶时代、龙山时代、湖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以及中华文明起源的很多论文。多看书和多看论文能给我提供的好处有:一是增加我们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从而减轻背书的压力;二是丰富我们的答案,在考试过程中你的答案就比别更出色。
第四: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学习。复习的过程中一定一定不要盲目相信别人的经验,可以作参考,但不要盲目崇拜。不要看见别人六点起十一点睡一刻不歇息,你就焦虑得要命,也不要看见别人天天中午起总是玩,你就放平心态了。什么样的作息,几点起,要不要玩要不要放松,都要根据你自己的习惯和学习情况来定。比如我,考研前几天我都睡到了中午,我备考的每一天都是下午2-3点起,4-5点学习,学到凌晨2-3点睡觉,中间也会休息2-3个小时,其实我也有尝试过早上七点钟起床,但是我每次七点起,我都会在9点钟撑不住想睡觉,然后回寝室睡到下午,而且学习效率很低,那我还不如睡饱了再起床,那样我的效率是早起的3倍。所以,以质量为标准,怎么样学习,什么样的方式学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然起得来还是早起早睡最好啦)。
(4)专业课参考书目:因为武汉大学是没有给出参考书目的,我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在学习的过程中用到的参考书目。考古学:《中国考古学大辞典》《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考古学十八讲》(张宏彦著)、《考古学概论》(马工程)、《中国史前考古学导论》(张宏彦著)、《中国考古学——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陈星灿 刘莉著)、《夏商周考古》(井中伟 王立新著)、《楚文化》(文物出版社)、《汉唐考古学讲稿》(冉万里著)。除此之外,还有社科院出版断代考古,文物出版社的断代考古,都是可以供参考的。文物学:《文物学》(李晓东著)、《文物学》(马工程)、《文化遗产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博物馆学:《博物馆学》(马工程)。
(4)在复习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以及我是如何解决的:困难无非就是学习不下去了、累了、心态崩了、背不下去了这些,我的方法就是,不想学的时候再坚持一下,坚持不下去的话就休息,玩会,睡会觉,和朋友聊会天,出去干饭,就这么简单。
(5)考研过程中的小技巧:第一个小技巧就是我在背书背不下去的时候,就会把我自己想成老师,假装在跟同学们讲课,有时候遇到空教室我还会去教室里拿着粉笔假装讲课,这样我就会背得比较快乐哈哈哈。第二个小技巧就是我经常会想我考上了的那天,我该是有多么开心呀,我的家人朋友们,他们会多高兴啊,他们会给很多红包给我,收红包受到手软,疯狂吃吃喝喝,买衣服买口红,出去和好朋友旅游,多么幸福啊!有时候这么想想就会更有动力学习哒!
3、复试经验
我们今年进复试的人有26个,刷掉了8个,留了18个。今年武大的复试其实相对是比较简单的,很常规,初试成绩占60%,英语面试占5%,专业面试占35%。英语复试主要是自我介绍和问一些常规问题,不难的。专业问题会根据你的履历进行提问,比如我本科学校是北京的,就有可能会问你在北京读书期间有去过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博物馆之类的。还会问读过什么书,你的读研规划,为什么选择武大,为什么跨考等等常规问题,好好准备就不会有太大问题。准备复试的话主要是准备常规提问+深入细读几本著作,复试的时候你的表达、礼貌、态度都是很重要的,因为面试看的是你的综合能力,表现得大方自信有礼貌绝对会加分!
4、最后祝福大家能够成功上岸!加油追寻自己的理想!
【经验贴为新祥旭考研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与抄袭】
文博考研(文博考研学校)
评论列表 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