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21.10.12
摘要
专业实习是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有效方式。通过分析4万余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数据,实证检验实习对其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上,实习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相较于认知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的提升作用更大。提升作用也因学科差异而有所不同,在硬学科领域顶岗实习对于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不及跟岗实习,在软学科领域跟岗实习对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作用不及顶岗实习。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习;实践创新能力;职业素养
一、问题的提出
专业学位是一种高层次应用型学位,在适应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专业化、对人才需求多样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我国自1991年设立首个专业学位MBA以来,逐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体系,但仍存在若干亟待重视的问题:一是简单套用学术学位发展理念、思路、措施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二是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亟待全面提升;三是实现人岗相适仍有较大努力空间。2020年,《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出明确要求,要“强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大力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推动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这充分表明,发挥企业优势与力量开展联合培养,对于全面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美国《2021美国创新和竞争法案》也提出,要鼓励研究生教育创新,鼓励高等教育机构为研究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在业界或政府部门获得实践经验。
实习是校企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中的重要环节,是指学生在从一个学术项目毕业之前所获得的与职业相关的结构化工作经验。按照美国合作教育与实习协会的定义,实习是一种经验教育形式,主要指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理论与专业工作环境中的实际应用和技能发展相结合的学习过程。现有研究已经发现了实习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价值。他们认为,专业学位教育需要引入企业实训和行业导师,让受教育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通过课程学习、实践训练和素养熏陶,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对于能力本位的专业硕士教育过程,实践学习决定了专业能力的培养效果。尤其是招生对象为应届毕业生的专业硕士,参与实习仍是其提升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然而,已有研究也具有可进一步丰富的空间。一方面,按照专业硕士参与工作的深入程度,可以把实习划分为认知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三种类型。认知实习是指专业硕士到企事业实践基地参观、观摩和体验,形成对相关行业和相关岗位的初步认识。跟岗实习是指专业硕士到企事业实践基地的相应岗位,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协助该岗位工作人员,部分参与实际工作。顶岗实习是指专业硕士到企事业实践基地的相应岗位,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相对独立参与实际工作、承担专门任务。不同实习类型对专业硕士的影响应有所不同。另一方面,对于不同学科类型的专业硕士,实习的功用也会因学科而异。
因此,本研究聚焦不同类型的实习形式,在充分考虑学科特征的基础上,探究其对专业硕士能力素质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全球范围的高等教育机构一直在强调专业实习的必要性,专业实习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和世界生活之间架起桥梁,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用知识,提高学生的就业准备。这是一个学习者与世界互动的过程,并将新的学习融入旧的结构当中,高影响力的实习活动能够促进经验学习和能力发展。而专业实习的作用效果却受个体与工作环境交互的显著影响。管理知识和技能不仅可通过学术学习获得,还应通过参与实际工作情境得到补充。如果专业实习完成程度较高,实习可能会为学生提供高影响力的教育体验,会带来理想的学习和个人发展结果。
假设1:专业实习对专业硕士的实践创新能力具有正向影响,当嵌入工作场景的程度越高,专业硕士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升越大。
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实践创新能力尤为重要。《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强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英国研究理事会(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Council)在报告《职业博士学位及其对职业发展和工作生涯的贡献》也提出,职业博士在应用性场景中成为哲学博士的替代物,并在学术知识和应用知识中保持适度的张力。
按照情景学习理论的观点,学习过程从关注个体的行为转向重视个体的参与,如Lave和Wenger认为学习是一种根植于活动、环境和文化的自然发生行为,环境对于提升个体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当学习者经历一个包括体验、反思、思考和行动的循环过程时,学习是通过引导参与一系列共同活动来共同构建和内化知识而发生,体验在产生知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换言之,情境学习是一个“社会文化过程”。在实习期间,专业学位研究生会与导师、行业专业人士、企业主管以及潜在的同事建立联系,情景学习的价值随着联系的建立不断得到强化,帮助学习者将专业知识的理论方面应用到专业工作环境的实践当中,进而提升学习者的实践能力,其中实践的创新嵌入在特定实践社区活动中的理性、直觉、情感和社会过程的混合之中。人们越来越普遍地期望学生不仅处理和评估知识,而且还能产生或共同产生针对复杂问题的知识解决方案。
不同的实习形式在工作场景的嵌入中有显著不同,认知实习往往通过观摩学习工作任务;跟岗实习虽进入工作场域,但不完全接触任务以及任务所关联的情景;顶岗实习则是作为临时性的“团队一员”承担整个工作链条中的一环,独立且关联。本研究将对比不同形式实习对实践创新能力的影响,并提出假设1。
假设2:专业实习对专业硕士的职业素养具有正向影响,当嵌入工作场景的程度越高,专业硕士的职业素养提升越高。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即职业素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中之重,是培养质量的直接体现,往往依靠真实场景的专门工作来习得。与课堂环境和虚拟环境相比,工作场所环境以更生动的方式让学生接触并沉浸在就业的物质和社会维度中。这主要是由于实践是制造意义、形成身份和制造秩序的活动。
从社会物质理论的视角来看,实践活动需要从强调获取知识转变为在特定情况下更明智地参与。博士研究生学术社会化理论也阐释出类似的现象,对于学术职业而言,越在真实的学术场域中从事学术活动,嵌入学术共同体的日常活动之中,就越能够适应学科规训,成长为学者。同样,作为与职业行业连接紧密,甚至通过与职业资格衔接的方式与既定职业无缝对接的专业学位,越处于真实的工作场域,与场域中的职业共同体互动越密切,就越能养成职业素养,遵循职业规范开展工作。认知实习往往是“局外人”身份,游离在工作场域之外;跟岗实习是站在“局内”的“局外人”,进行工作观摩;顶岗实习则是作为“局内人”承担切实的工作任务。身份不同对于职业素养的感知与默会应有不同。本研究将对比不同形式实习对职业素养的影响,并提出假设2。
假设3:鉴于不同学科的知识特质有所不同,专业实习在不同学科对专业硕士的培养具有不同效果。
工作或实习经历对学生职业相关技能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实习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直接的工作经验,通常与他们的职业兴趣有关,并让他们从该领域专业人士的监督和指导中受益。然而,这种潜在的影响可能会受到学科专业的影响。Biglan和Becher硬-纯、软-纯、硬-应用和软-应用的学科分类方式对探究实习形式与专业硕士能力的关系具有启示意义。硬学科的知识具有累积性,对于硬学科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实习可以帮助他们将学科中的知识应用到现实世界中,进而增强专业硕士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而软学科的知识具有重复性和开放性,实习形式对软学科领域专业硕士能力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从表1中的分类统计数据能够看出,多数硬学科要求专业硕士的实习时长为6至12个月;多数软学科要求专业硕士的实习时长为3至6个月。一般情况下,实习可以获得课程学分,当以获得课程学分为目的完成实习时,不同学科的期望可能也会有所不同。为了展示学习情况,一些学术单位可能会要求学生在完成实习后开发作品集、撰写论文或向教授展示相关项目的完成情况。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3。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研究生满意度调查”,2020年的调查数据包含10万名研究生的个体特征、培养过程及环境的信息。其中,在删除了主要变量存在缺失的样本之后,共得到42582名专业硕士的调查数据。专业博士样本较少,且大多为非全日制,暂不纳入分析范围。
(二)变量说明及描述性统计
根据研究设计,本研究的主要解释变量为专业实习。为验证各类专业实习对专业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影响,本研究以认知实习为参照组,生成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的虚拟变量。被解释变量方面,本研究选择从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维度表征专业硕士的能力维度。在控制变量方面,据以往研究经验,本研究选择案例教学、课题参与、课程挑战度、导师指导等变量控制培养过程对专业硕士能力的影响;选择校外导师、奖学金、三助岗位、图书馆、心理健康咨询、就业指导与服务、院系管理与服务等变量控制培养条件对专业硕士能力的影响。此外,研究还控制了学科兴趣、性别、户籍类型、就读形式、父母学历、录取方式、年级和学校类型等其他类型变量。(见表2)
(三)模型设定与数据分析方法
1. 模型设定。为了探究专业实习对专业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影响,本研究构建如下基准计量模型:
PM_abilityi=αi+βi Internshipsi+ ciXi+εi
式中,PM_abilityi表示专业硕士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Internshipsi表示专业硕士的专业实习;Xi为控制变量;εi表示随机误差项;αi和βi分别表示常数项和解释变量的系数。
2. 数据分析方法。本研究采用OLS模型进行基准回归,在模型设定正确的情况下,尽管OLS估计会将排序视为基数来处理,但OLS估计和Orderd Probit模型的估计结果相差不大。鉴于此,为了便于比较专业实习形式对专业硕士能力的影响,采用OLS估计汇报各变量的边际效应。
四、实证分析结果
(一)实习对专业硕士能力素质的影响
表3基准回归结果的结论显示:实习对专业硕士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皆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具体至不同的参与形式,相较于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对专业硕士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影响更大,且顶岗实习比跟岗实习对专业硕士两项能力的影响更高。
模型1的估计结果显示,实习对专业硕士的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模型3的估计结果显示,相对于认知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对专业硕士的实践创新能力具有更高的正向影响,边际效应分别为0.021和0.030。顶岗实习对专业硕士实践创新能力的影响更高,即当专业硕士嵌入实习工作场景的程度越高,专业硕士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升越大。假设1得到支持。
模型2的估计结果显示,实习对专业硕士的职业素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模型4的估计结果显示,相对于认知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对专业硕士的职业素养具有更高的正向影响,边际效应分别为0.054和0.086。顶岗实习对专业硕士职业素养的影响更高,即随着专业硕士参与实习实践的深度不断提高,专业硕士的职业素养提升也就越高。假设2得到支持。
控制变量方面,从培养过程来看,采用案例教学、具有课题参与经历、课程挑战度越高、对导师指导越满意,专业硕士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升越高。从培养条件来看,培养单位配备了校外导师,专业硕士对学校奖学金、三助岗位、图书馆、心理健康咨询、就业指导与服务、院系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认可程度越高,专业硕士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升越高。
(二)基于“硬-软”学科分类的异质性分析
由于不同学科的知识特质不同,实习对专业硕士能力素质的影响机制可能因学科而异。硬学科专业硕士的实习时长、实践性知识的获得方式与软学科专业硕士存在一定的差异。理论上,硬学科专业硕士更有可能基于科学事实与证据解决专业问题,强调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问题,进而提高个体的实践创新能力。软学科的知识则具有非线性的特征,实践当中包含更多的隐性知识。为检验假设3,本研究将区分“硬-软”学科专业类型,对实习的影响机制进行深入考察。
表4结果显示,硬、软学科中,实习经历确实对专业硕士的能力素质提升有不同的影响。
一是在硬学科,参加实习对专业硕士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软学科,参加实习对专业硕士的实践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职业素养的影响并不显著。
二是从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来看,相较于认知实习,跟岗实习对硬学科专业硕士的实践创新能力具有更高的正向影响,而顶岗实习和认知实习对硬学科专业硕士实践创新能力的影响差别并不显著。同时,顶岗实习对软学科专业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具有更高的正向影响,而跟岗实习和认知实习对软学科专业硕士实践创新能力的影响差别并不显著。
三是从职业素养养成来看,相较于认知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对硬学科专业硕士职业素养均具有更高的正向影响,且顶岗实习对硬学科专业硕士职业素养的影响更高。但对于软学科的专业硕士而言,跟岗实习和认知实习的影响差别并不显著,顶岗实习的作用显著高于跟岗实习和认知实习的作用效果。
因此,假设3得到支持。
五、讨论与建议
(一)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利用2020年对全国42582名专专业硕士满意度调查的数据,充分考察了实习对其实践创新能力及职业素养的影响,发现:实习对专业硕士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具有正向影响,且实习活动越嵌入真实的工作场景,正向影响越大。分析中亦有若干问题可进一步讨论。
1. 顶岗实习在不同类型学科的影响差异。虽然从整体上,可以鲜明地看出顶岗实习是嵌入工作情景最深、获得感最强的实习形式。但在硬学科中,并没有呈现出与认知实习显著的差异,且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似弱于跟岗实习。这可能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过犹不及”。认知实习、跟岗实习到顶岗实习是一个实习深度和难度不断增强的过程,具有层次性特征,倘若学生没有经历过认知实习、跟岗实习,还未形成良好的专门知识技能储备就参与顶岗实习,可能就违背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反而效果不佳,回归结果中显示顶岗实习的系数显著高于认知实习,但标准误(0.016)高于跟岗实习(0.011),这就表明顶岗实习对专业硕士的能力提升而言,两级差异较大。二是跟岗实习具有更高的指导性。硬学科的知识特质决定了其入门的难度,若没有既定岗位工作人员手把手地教,一切都交由专业硕士自我摸索,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可能学生入门,实习就进入尾声,不利于实践创新能力的养成。从描述性统计来看,三种实习类型中,跟岗实习是最常见的形式,63.11%的硬学科专业硕士和51.24%的软学科专业硕士参与了跟岗实习,仅有20%左右的专业硕士具有顶岗实习的经历。这可能也反映出培养单位和专业硕士对具有既定岗位专家指导的偏好。三是跟岗比顶岗在习得知识上具有时间方面的优势。在为期半年左右的实习期中,跟岗实习可通过轮岗制度更多地习得知识技能,提高实习效率。
2. 不同实习形式对职业素养影响的学科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在硬学科,顶岗实习、跟岗实习比认知实习对专业硕士有更高的正向影响;在软学科,跟岗实习和认知实习对专业硕士职业素养养成的影响差异不大,顶岗实习对职业素养的养成有更加显著的作用。这可能是学科差异所致。硬学科的专业学位往往对应既定的职业,且大多从事依托既定技术、工具或设备的工作,职业素养往往以更加结构化的形式出现,适用情景的同质性较强,如各类操作指南规范、工作保密协定等,跟岗实习较之于“不跟岗”的认知实习,“知”与“不知”之间有显著差别。软学科的专业学位虽大多也有一定的职业对应,但其工作完成更多依赖于从业者个人素质,以经验为载体的缄默知识发挥了更加重要的功能,“知”与“不知”差别相较于“知”与“能”的差别要小得多,职业素养养成更需要个人的不断练习、持续感悟和体验积累,而非仅仅依靠言传和观摩就能达成。
(二)对策建议
鉴于实习对专业硕士培养所起的重要作用,本研究认为,应充分发挥政府、高校和企业的重要作用,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高质量的实习机会。
1. 政府要为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专业实习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府应当加强部际协同,充分激发企业方的办学力量,构建更大规模、更高水平、更广范围的产教融合培养基地,为实习提供基础条件;应当完善相关制度规定,规范专业硕士实习过程,确保真实、足额、高质量地完成实习任务;应将校企合作、研究生专业实习实效作为学位授权点申请审核、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的重要内容;应当为深度参与专业硕士培养的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如经费补贴、税收减免、场地资源获得的优先权等。
2. 高校要将专业硕士的专业实习嵌入政产学研联结体之中,主动构建长效合作机制,统筹校内外实践资源,分类设计学生的实习参与形式,优化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实习模式。其中特别要注意积极吸引行业产业协同参与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通过设立联合研究生工作站、实习实践基地等措施,吸引专业硕士深度参与企业的专业实习,特别是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更加接近于真实工作场景的专业实习,能够承担面向实践的工作任务。同时,应当为研究生专业实习搭建高质量的师资队伍,特别是双导师队伍,为学生专业实习提供有力的师资条件。
3. 行业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仅是高校重任,更是全社会之责。企业应当把研究生专业实习作为人才的“蓄水池”、新人的“练兵场”,协同高校按职业所需统筹设计专业硕士的实习环节,搭建富有经验的实践导师队伍,为专业实习提供指导,实现认知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一方面,要营造专业实习的“虚拟现实感”,在认知实习、跟岗实习过程中,加强工作业务的模拟演练,为专业硕士参与顶岗实习、胜任工作任务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要营造顶岗实习的“深度融入感”,让专业硕士全方位、全过程、全身心地参与实际工作,在不同岗位轮转,与职业需求紧密对接。
最后,本研究分析也显示,实习对于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专业硕士有不同的影响,限于篇幅,将在后续研究中呈现。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面向中国制造2035的我国硕士层次工程教育认证指标体系构建研究”(16JDGC014)的研究成果】
作者
王传毅,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北京100084
李福林,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84
《中国高教研究》2021年第10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栏目
微信公众号|zggjyj1985
投稿平台|
http://editor.cahe.edu.cn/
中国高教研究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
评论列表 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