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很多机构在宣传时都喜欢拿着名师去进行宣传,导致很多学生都以为名师会在该机构进行授课。殊不知,根本做不到这一点,一般情况下,这些考…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很多机构在宣传时都喜欢拿着名师去进行宣传,导致很多学生都以为名师会在该机构进行授课。殊不知,根本做不到这一点,一般情况下,这些考生也就只能看一看名师的视频,甚至说连具体上课的老师是谁都不是很清楚。基本上就是被广告所吸引,但是又被现实所欺骗。就是我选择的高途考研培训机构,为我们来进行授课的基本都是一些有资历的老教师,对考研题型摸得也是比较清楚的。  四、看会计考研机构的专业度

//

编者按: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社会风尚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回信时再次提出,要 “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老师指出,重视教书育人是清华大学的优良传统。清华大学一直把教师作为宝贵财富,把好老师看得最重。过去十年,清华大学不断深化教育理念认识,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在建设一流教师队伍,引导教师专注教学、潜心育人方面持续出台系列重要举措。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教师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石,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主要力量,是培养一流人才的根本保障,必须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必须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必须加快建成一支一流的教师队伍。




一流教师是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石


梅贻琦先生曾说:“所谓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大师是大学之基,无大师不大学。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一流的教师队伍是成就德国大学、美国大学崛起的重要原因。洪堡创立柏林大学之际,最先考虑的就是聘请高水平的教师,故亲自聘请了施莱尔马赫、费希特、沃尔夫等著名学者,使柏林大学一跃成为当时大学的引领者。德国大学的辉煌吸引了逾一万名美国学子赴德留学,其中先后担任美国密歇根大学校长的塔潘、安吉尔、康奈尔大学首任校长怀特以及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长吉尔曼均深受在德国学习期间的影响。吉尔曼担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长后,高度重视师资引育,特别引进了大批留学德国的学术精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在治国理政大局的关键位置,“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战略力量,在引育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首轮“双一流”建设期间,建设高校、学科主动参与全球人才竞争,积极延揽培育全球顶尖人才。师资队伍中既有德高望重的权威专家,也有在重要学术舞台展露风采的学术新秀,既有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学者,也有服务国家高精尖缺领域需求的顶尖专家,为深入推进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实现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流教师是教学学术创新的主要力量


教学学术创新是一流大学的重要特征。例如,1976年哈佛大学校长德里克·博克建立起教学和学习中心之时,就已出现教学学术的院校实践。该中心支持教师的教学研究,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哈佛大学人才培养质量。该中心认为,在哈佛大学要获得终身教授的教职,教学技能是必要条件,故一流的教师既应成为好的研究者,也应成为好的教学者,鼓励教师像对待科研那样,充满热情地从事教学反思和研究。顶尖的师资应当用来支持本科生教育,即使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之类的资深教授都应给学生讲授核心课与专业课。


经过长期发展,教学学术已形成丰富的理论内涵。1990年,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前主席欧内斯特·博耶在的《学术反思》中正式提出教学学术的概念。教学学术的内涵是将教学视为一种职业(profession),将关于教与学的知识视为发展学术能力的“第二学科”,教师能反思自己的教学,能与同事讨论教学问题,能通过研究改进教学。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7年发布的《关于高等教育教学人员地位的建议》中所言:“高等教育的教学是一种职业,它是一种公共服务,要求高等教育人员具有通过长期刻苦学习和钻研获得和积累起来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他还要求每个人和机构都有对学生的教育和利益负责的精神,并要求全社会共同努力使学术工作与研究工作达到高标准。”2021年11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向全球发布了《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再次提出教师在教学学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和责任,“教师应被支持和承认为智力参与型学习者,他们识别新的探究和创新领域,定义研究问题,并产生新的教学实践。”


教学学术创新是清华大学鼓励教师追求教学卓越的重要方式。清华大学以青年教师为重点,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全面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2018年成立教师发展中心,举办专门教学研讨活动,资助骨干教师赴海外进行教学能力提升。在教师职称评聘中以教学档案袋方式对教师教学开展评价,单设“自评与反思”“教学发展与研究”等项目,引导教师重视课程反思和教学研究,在教学方面精益求精,打磨精品,为培养一流人才提供重要支撑。



一流教师是培养一流人才的根本保障


名师出高徒,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教育规律。在研究生培养阶段,这更是显著的特征。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叶企孙先生一生共培养出70多位院士,在两弹一星23位功臣中,有6位是叶先生在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的学生。朱克曼的《科学界的超级精英 : 美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著作也显示,诺贝尔奖获得者群体存在师承关系的比例超过40%,其中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比例超过 70%。其背后之机理大致为梅贻琦先生所言:“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对于研究生培养,导师不仅是“导游”,更应当是“伴游”。“导游”是对全体教师的普遍要求,“伴游”是对研究生导师的专门要求。这是由作为研究生教育知识基础的“高深学问”所决定。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指出,高深学问处于已知与未知之间的交界处,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特点。高深学问的习得必须采用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方式。正如有机化学之父李比希所言:“我没有对学生进行一般定义的那种指导,而是每天早晨听取每个学生前一天研究进展的情况以及对自己研究工作的见解。让每个学生寻找自己的路是必要的。同时各个学生在共同的研究生活和不断交往中,以及参加所有研究生的工作中相互取长补短。”因此,在高深学问前,导师和研究生同为肩并肩的探索者,站在知识的前沿,共同探究未知的世界。


//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曾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学奠基者、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疫情仍未消减的今天,我们借用2021年世界教师日(10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等对教师队伍的高度评价,来表达对教师的崇敬之情:我们赞扬所有教师非凡的奉献精神和勇气,以及他们在极具挑战性和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适应和创新能力。他们是全球教育恢复工作的核心力量,也是在任何情况下促进每一位学习者享有包容、公平和优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文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王传毅

图片 | 霍元东

排版 | 杨天舒

编辑 | 杨天舒 赵姝婧


▲我的人生总比别人“慢”一步,怎么办?


▲清华大学到底有多少个图书馆?

▲他的名字曾是国家机密......

▲清华欢迎你!

清华大学版权所有,联系邮箱thuxwzx@tsinghua.edu.cn

“在看”我吗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关于作者: admin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活着HTML!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列表 人参与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888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admi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