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的综合呈现,更是其科研过程与创新成果的全面总结。南京大学每年开展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面向”指示精神,主动融入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的伟大事业。
研途漫漫遍荆棘,星光熠熠照前路。研究生院学位办于“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微信公众号开设“优博荟萃”专栏,精选部分2021年校优博作者的学位论文写作心得以飨读者,旨在帮助在读研究生更好地进行学位论文创作,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成才、成功之路。
希望广大研究生以优博先进为榜样,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为推动我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进步、扎实推进我校“双一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向“第一个南大”的宏伟目标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作者简介:刘牛,2015级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天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朱紫教授和巴黎天文台Sébastien Lambert研究员。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ICRF与Gaia-CRF参考架特性分析》。
深耕冷门,默默发光
我叫刘牛,是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2015级直博生。我的专业是天体测量学,研究方向为天文参考系理论,它是基本天文学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但同时却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冷门方向。在五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活里,我没有取得过特别重大的学术突破,与传统意义上身怀绝技、论文发到手软的优博获得者相比,我的经历则显得非常“循规蹈矩”。但就是在这样按部就班的学习生活中,我探寻、确定并保持着自我的定律,一方面通过经典教材和文献来学习基础知识,另一方面针对现有参考系理论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这平淡无奇的科研过程中,与绝大多数同学一样,我曾有过浮躁与平静、自我怀疑与自我肯定等矛盾情绪交织的体验。我从自己或成功或失败的经历中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1. 合理规划,理性期待
不管是整个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工作,还是学位论文写作,都可以被视为一个大工程。因此,制定一个恰当的全局规划,既可以了解每一个阶段性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心理预期,也可以帮助自己粗略掌握整体工作进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迷茫和焦虑。
提前了解相关信息,是合理规划的前提。我所学习的天体测量学专业,它关心的是天体的位置和运动。这是天文学中最古老的分支,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古老,一方面意味着远离前沿和热门话题,因此相对于天体物理而言,天体测量是个冷门专业。选择这个专业的年轻人不多,参加国内外会议时见到的同行多数是爷爷奶奶辈。另一方面,古老也意味着该领域内待解决的问题不多,但都难以直接解决。适合研究生的工作一般是针对已有成果进行“修修补补”的“体力活”。研究这些问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打好理论基础,但往往科研产出有限,且较难让人感受到其中的技术含量。这样的描述可能会劝退很多同学,但这可能是大多数冷门专业的现状。不了解这些情况就一头扎进这些专业的同学,也许会中途感到挣扎、后悔和迷茫。而在热门的领域,前沿课题很多,但往往也会面临激烈的竞争。一般来说,每个学科、专业、课题和课题组都有各自的研究偏好和方式。通过与相关导师或前辈交流等方式了解你所在的专业,也许可以让你对整个学习生活有较为合理的预期,从而帮你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和规划。
在论文选题时,一个常见的误区就是追求大而广的题目,而不考虑实际研究工作和论文写作的可行性。我在写博士论文时就犯了这样的错误。起初我选了一个非常大的题目,并准备了一串长长的论文提纲,雄心勃勃地要把参考系理论现存的问题一一说清楚。我的导师读完之后给我的意见是选题覆盖面太大,并建议我针对某一个问题、结合我前期的研究进行详细的阐释和讨论。在参考了其他学长和前辈的博士论文后,我重新确定了论文题目。等我写完初稿,离论文提交日期已经不远了。可见,我之前对论文写作所需时间的预估过于乐观。如果按照原来的题目来写,最后可能会虎头蛇尾。
关于制定规划,我想应该多从全局出发,关注研究思路的合理性和研究方案的逻辑性。也许刚入门时的知识储备不足以让大家站在足够的高度考虑问题,此时应多寻求导师的意见和帮助。一旦对整个研究思路有了大致了解,就很少会在细枝末节上钻牛角尖。具体的进度安排最好是弹性的,在每个阶段性任务之间预留一定的缓冲时间,也给自己和合作者预留足够的时间。如在论文提交截止日期的前一天才将论文初稿发给导师并期待对方给出意见,这样的安排是不妥当的。
2. 物尽其用,事半功倍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搜集文献和处理数据是必不可少的,这些都需要用到各类资源、仪器设备和软件工具。学校给师生提供了很多资源,如图书馆的一系列电子资源和服务,非常便利,大家可以多去了解。比如,我经常使用读秀学术搜索的“图书馆文献传递”功能来获取没有下载权限的论文。此外,ResearchGate(类似于学术朋友圈)也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借助它可以关注同行的动态,了解他们最新的成果。若在读论文时遇到问题,我会在对方论文的推送下直接留言或者发私信来提问。高年级的学长学姐和老师们一般都有自己的“秘籍库”,大家可以多去取经。此类工具不必过多囤积,熟练使用一两个即可。
更宝贵的资源是校园里面优秀的老师和同学。在遇到问题时,积极向他人(不限于自己课题组)请教,也许比一味地依靠自己调研达到的效果要好,讨论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新的想法。我研究生期间的第一个工作起初是按照指导老师拟定的计划表来开展的。在与指导老师讨论的过程中,我提出的有关天体全天分布均匀性的问题引起了指导老师的注意。于是,我们将解决这个问题列为该工作的创新点之一。
在外单位交流学习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对方单位的资源,如设备和仪器。这也是某位学长曾给我的建议。我在读博期间曾到巴黎天文台接受联合培养。在回国前的三个月,我与外方导师讨论了接下来两年要做的研究内容,并借助他们的服务器计算出需要的结果。在回国之后,我再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邮件和外方导师讨论。就这样,我和外方导师合作完成了我读研期间的最后两项工作。
3. 日积月累,得心应手
研究工作是探索未知的过程,这也就意味着会面临不断的试错。这需要我们多动手,尤其是在时间和精力都比较充沛的研究生时代。想到好的课题后,尽量不要等到在脑中构思出万无一失的方案之后才开始动手。在想出一个粗糙的研究方案之后,我一般先与导师讨论,得到他的建议之后就开始动手去做。在实践过程中,我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我对之前的研究方案进行修正并反馈给导师,之后再进行下一轮的摸索。一般经历了几轮迭代之后,我们才能得到一个较为满意的结果。研究工作通常就是这样反复思考和重复的过程,积极的尝试则是推动研究顺利进行的前提。
一项课题的完成通常是个漫长的过程,很难一蹴而就。我曾经幻想过在一周内解决一个课题,但多次尝试均失败了,这显然是犯了眼高手低的错误。当一项工作的时间跨度很长时,及时记录工作进展是个很好的习惯。我一般会先在笔记本上写下每天的进展和遇到的问题,并定期将它们整理成阶段性的报告。这样既保证工作思路的整体延续性,也为将来写论文提供了诸多素材。同样的方法也可用到读文献上。如此下来,在每写完一本笔记本时,我都会感到安心,会有一种自己一直在踏实工作的感觉。这不仅给了我十分积极的心理暗示,更是实实在在地使我发现任务推进在变得顺利起来。
4. 悦纳自我,健康生活
读博期间,尽管有导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但具体的路径还得靠自己摸索,因此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单打独斗。这同时也是一个认识自己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弱势,也都有适合自己的工作习惯和节奏,不必跟风。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方式是至关重要的。例如,我们对睡眠的需求很高,每天要保证七个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曾经我看到有同学晚睡早起,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心里暗暗佩服他们。而当我也尝试减少睡眠时间时,我发现这对我来说根本行不通。依照自己熟悉的节奏,让自己在舒适的状态下学习和工作,反而是更高效的方式。
对自己的了解越多,给自己的定位也就越清晰,这样可以避免对自己有过高或过低的期待。所谓胜不骄、败不馁,不失平常心。听说有同学在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或在某某大厂拿到了高薪工作时,很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当你对自己有着深入的了解时,也许你会更加自知和自信,对自己、万事万物拥有更坚定和自洽的评论,能够较快走出悲观的情绪,进而投入到专注高效的学习生活中去。
在研究生的前两年,除了上课我大多数时间就是待在后山的办公室中,因为我觉得其他的活动会浪费时间。这实在是一个糟糕的想法,这样的安排曾使我心生烦躁、倍感压抑。在我的联合培养项目开始后,情况发生了转变。那时我每天需要步行三四十分钟去上班,这样的通勤没有明显减少我的有效工作时间,反而使我得到很好的放松和休息。加上异国他乡的新鲜感,我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变好了。从那之后,休闲放松也就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当感到压抑时,我就去钟山风景区转转,换换心情。
每天沉浸于文献和数据的海洋里,久了,也许会忘记选择在自己专业深造的初心。研究进展不顺利,或一直没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果时,也许会因为现状与最初的理想渐行渐远而失望。在这些时刻,我就会想起自己通过巴黎天文台那架老式望远镜,第一次用肉眼看见木星的卫星时的激动心情。正是出于对宇宙的一点好奇,我才会想留在天文学领域做研究,为这个学科的发展做出自己微薄的贡献。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天空中既有耀眼的明星,也有微弱到连望远镜也捕捉不到的暗星,它们共同点缀着我们头顶上那深邃神秘的夜空。我愿做一颗小角落里的暗星,默默地发光。
祝愿大家都可以顺利度过各自的研究生生涯,享受学位论文的创作过程,并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来源:“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公众号。
欢迎关注@文以传道
考研南京大学(考研南京大学难吗)
评论列表 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