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考研政治真题多选题题目、答案与详解
一、 多项选择题: 17~33 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 .从上世纪 70 年代至今 , 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了多个版本的《新华字典》,除了一些旧的词条 ,增加了一些新的词条,并对若干词条的词义给了修改。例如 1971 年版对 “ 科举这个词的解释是: ” 从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而设立分科考生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 ”,1992 年版删去 “ 反动 “ 二字, 1998 版又删去 “ 为了维护其统治而设 ” 直到 2008 年版删去了这句话。一本小字典记载着词语的发展变化也记录了时代前进的印证,字典词条释义的变化表明人们的意识()
A .是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B .取决于词语含义的改变
C .随着社会生活变化而变化
D .需要借助语言这一物质外壳表达出来
答案: ACD
解析:本题考查的马哲中认识论的内容。题干给出的事例反映的是人们意识的不断变化,人们的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所以,这种反映不一定正确,不一定是对客观事物的完全反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字典词条的释义变化显然反映了这一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样认为,意识是需要语言和文字等物质工具表达出来的。人们对 “ 科举 ” 认识的变化,一、同样需要字典词条释义的变化来反映。因此,正确答案为 ACD.
18.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 1857 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1929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A .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 .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C .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D .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答案: 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哲中关于科学技术的内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科技革命并不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和社会形态的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是生产力的发展会促使改变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从而引发社会形态的更替。
19 .有一则寓言讲到:狐狸把鱼汤盛在平底的盘子里,请仙鹤来和它一起 “ 平等 ” 的喝鱼汤,结果仙鹤一点也没喝到,全被狐狸喝去了。这个寓言给人们的启示是,尽管资产阶级宣布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但是 ()
A .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B .这种形式上的平等既是资本主义的本质
C .它的实质是将劳资之间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合法化
D .这种平等的权利是建立在财产不平等基础之上的权利
答案: A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哲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我们要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资本主义的本质。 A 、 B 、 C 和 D 都符合题意。
20 . 1989 年,时任美国国务院顾问的弗朗西斯 □ 福山抛出了所谓的 “ 历史终结论 ” ,认为西方实行的自由民主制度是 “ 人类社会形态进步的终点 ” 和 “ 人类最后一种的统治形式 ” 。然而, 20 年来的历史告诉我们,终结的不是历史,而是西方的优越感。就在柏林墙倒塌 20 年后的 2009 年 11 月 9 日 , BBC 公布了一份对 27 国民众的调查。结果半数以上的受访者不满资本主义制度,此次调查的主办方之一的 “ 全球扫描 ” 公司主席米勒对媒体表示,这说明随着 1989 年柏林墙的倒塌资本主义并没有取得看上去的压倒性胜利,这一点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表现的尤其明显, “ 历史终结论 ” 的破产说明:()
A .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力量起作用
B .人类历史的发展的曲折性不会改变历史发展的前进性
C .一些国家社会发展的特殊形式不能否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D .人们对社会发展某个阶段的认识不能代替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
答案: 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哲中唯物史观的内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社会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总体规律是不会改变的,更不会因为个别国家而改变。西方国家提出历史终结论,认为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否定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样也体现了人们对社会发展的某个阶段认识的片面性。
21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必须实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之所以能够中国化的原因在于:
A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B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相融性
C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
D .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现实发展模式
答案: AB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概论的内容。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实现中国化,是外因和内因同时在起作用。内因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外因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和中国文化中有通马克思主义想融合的部分。
22. 1952 年党中央在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时,毛泽东把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设想,由建国之初的 “ 先搞工业化建设 ” 再一举过渡,改变为 “ 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逐步过渡 ” ,这一改变原因和条件是:
A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因素的不断增长和对资本主义经济的限制
B .为了确定我国工业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C .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D .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已经完成
答案: AB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概论中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属于知识性考查。 D 项显然不正确,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完成,还存在封建主义的因素残留。
23. 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 )
A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
B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
C .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的反映
D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答案: ABCD
解析:本题考查概论的内容,比较简单。
2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
A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 .维护祖国统一
C .反对民族分裂
D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多民族共同繁荣
答案: ABCD
解析:本题考查概论的内容,属于知识性考查,比较简单。
2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走上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这是因为( )
A .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
B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
C .中国人民在对外交流中始终强调 “ 亲仁善邻,和而不同 ”
D .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渴望和平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
答案: ABCD
解析:本题考查概论的内容,属于知识性考查,比较简单。
26. 十九世纪下半叶,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历时 300 年,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
A .指导思想的封建性
B .对外具有依赖性
C .民主阶级的荒谬性
D .民族资产阶级的腐朽性
答案: A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现代史纲要的内容。这里没有涉及到民主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C 和 D 不正确。
27 政治权利与自由包括()
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C 人身自由
D 宗教信仰自由
答案: A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概论的内容,属于知识性考查。
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多选题题目、答案与详解
评论列表 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