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总结,背完这些,过线没问题~

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总结,背完这些,过线没问题~



  摘要:马原是考研政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帮帮根据2020考研新大纲和历年真题的情况,结合今年的热…

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总结,背完这些,过线没问题~

  摘要:马原是考研政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帮帮根据2020考研新大纲和历年真题的情况,结合今年的热点内容,为大家筛选出了最重要的高频考点。大家可以按照这系列专题进行复习和背诵。背完这些,过线没问题~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含义:马克思主义包括三个部分: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

  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③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3、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不断探索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②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③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1、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开放性。

  ①其科学性是指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其革命性是指马克思主义集中表现了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③其实践性是指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实践性是马克思在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

  ④其人民性是指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起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⑤其发展性是指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⑥其开放性是指马克思主义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而不断丰富自己。

  2、习近平指出:

  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②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们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③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们改造世界的行动;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世界的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1、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1)恩格斯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指出哲学基本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与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2)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答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派。

  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②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2)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①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4)对世界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不同回答划分为:

  ①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②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理论意义

  ①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形而上学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辩证唯物主义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

  ②恩格斯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说明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物质概念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而物质和物质范畴则是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③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是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给物质下定义的,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2)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基本存在形式

  ①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运动和物质不可分割,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导致形而上学;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有条件性。运动与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②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运动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特点是三维性。

  ③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①意识的起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形成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a.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b.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c.人类意识。

  ②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需要,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③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

  ④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d.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4)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认识和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必须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①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③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4、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原理的内容包括:

  (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

  二、事物的联系与发展(特别重要,可能考分析题,此章必背!)

  1、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

  (1)联系的内涵和特点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

  ①联系具有客观性;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

  a.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b.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c.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

  ④联系具有条件性。

  (2)事物的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3)发展的实质

  ①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a.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b.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②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a.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b.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c.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4)事物发展的过程性

  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切现象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事物发展的过程,

  ①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

  ②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5)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

  ①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②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

  ③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

  a.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内容,没有无内容的空洞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

  b.事物的内容是无限丰富的,事物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④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2】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外部表现相互关系的范畴。

  ①本质和现象有区别:

  a.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现象可以区分为真像和假象。

  b.本质是一般的、普遍的,而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

  c.本质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多变易逝的;

  d.本质是深藏于事物的内部,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而现象是表面、外显的,可以直接为人的感官所感知

  ②联系: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依存的。

  a.本质决定现象,本质问题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自己的存在;

  b.现象表现本质,现象的存在和变化归根到底依赖于本质。

  ③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同时由于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又要求人们必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是科学研究的任务。

  【3】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①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②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辩证的。

  【4】必然和偶然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范畴。

  ①必然: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

  ②偶然:并非确定发生,可以出现、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或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

  ③必然和偶然是对立统一关系。区别:

  a.形成原因不同:必然产生于事物内部根本矛盾;偶然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

  b.表现形式不同:必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时空上比较确定,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偶然则是不稳定的、暂时的、不确定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

  c.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一定的特点和偏差。

  ④必然和偶然的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

  a.必然存在于偶然之中,并通过大量的偶然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

  b.偶然背后隐藏着必然,受必然的支配,偶然是必然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c.必然和偶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5】可能和现实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①现实是指相互联系着的实际存在的事物的综合;

  ②可能是指包含在事物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区分:

  a.可能和不可能(有无现实根据);

  b.现实可能和抽象可能(现实根据是否充分,条件是否齐备);

  c.好的可能和坏的可能(对人是否有益);

  d.可能性大小(或然率的大小)。

  ③现实性和可能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没有现实就没有可能,反过来,没有可能就没有现实,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是联系和发展的实质;

  ②它是贯穿各个规律和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③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①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简言之,矛盾即对立统一;

  ②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a.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b.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

  a.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b.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c.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性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

  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矛盾的对立面又斗争、又同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

  ⑥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是:

  a.矛盾的一方可以利用另一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

  b.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c.矛盾双方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⑦斗争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

  b.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矛盾推动事物发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⑨和谐作为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①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

  ②矛盾的特殊性: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③在矛盾群中又存在着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a.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

  b.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c.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④矛盾解决的形式:

  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

  b.矛盾双方同归于尽;

  c.矛盾双方形成协同运动的新形式;

  d.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

  ⑤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⑥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矛盾的共性和矛盾的个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a.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b.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c.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3、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1)量变质变规律

  1)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①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规定性。

  ②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事物的质和量是统一的;

  ③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原则。

  2)由于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因而事物的变化表现为量变和质变两种运动状态。

  ①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的不显著的变化;

  ②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④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

  (2)否定之否定规律

  1)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

  ②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

  2)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

  3)与辩证否定观相对立的形而上学否定观则认为:

  ①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

  ②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这就既割断了事物的联系,又使发展中断;

  ③它的信条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4)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①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

  ②要同时看到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

  ③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

  ④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5)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出现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6)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新事物要战胜旧事物的哲学依据。这一原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1)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2)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

  (3)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它们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则是不同的。

  ①客观辩证法离开人的意识、思维而独立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主观辩证法是同人类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是以概念为基础的辩证思维规律。

  2、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1)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2)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

  (3)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根本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3、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1)归纳与演绎

  是最初的、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归纳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方法。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是归纳的前提。归纳和演绎都具有局限性。

  (2)分析与综合

  这是更深刻地把握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分析是在思维过程中把认识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方面、特性等,对它们分别加以研究;综合则是把分解出来的不同部分、方面按其客观的次序、结构组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3)抽象与具体

  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抽象是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或规定;思维具体或理性具体是在抽象的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抽象上升到具体,就是由抽象的逻辑起点经过一系列中介,达到具体的过程。

  (4)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内在要求。逻辑指的是理性思维或抽象思维。历史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二是指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历史是逻辑的基础和内容,逻辑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是“修正过”的历史。

  (5)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着方法论上的共同性,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①辩证思维是现代科学思维的方法论前提,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贯穿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中。

  ②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

  ►第三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一、认识与实践(特别重要,可能考分析题,此章必背!)

  1、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其本质含义和基本特征有三:

  ①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

  ③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2)实践的基本形式有:

  ①物质生产实践;

  ②社会政治实践;

  ③科学文化实践。

  (3)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①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的人;

  ②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③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4)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3、认识的本质

  (1)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①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②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人的认识先于物质。

  4、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

  ①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运动的第一次飞跃;

  a.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b.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发展到理性认识;

  b.实际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包含、互相渗透。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通过感性的认识来说明;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哲学史上表现为唯理论和经验论,唯理论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经验论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2)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①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

  a.指导作用;

  b.解释作用;

  c.预见作用。

  ②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像、直觉、灵感等也属于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

  a.激活作用;

  b.驱动作用;

  c.控制作用。

  (3)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①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

  ②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a.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b.把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利益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

  c.要把理论的正确性和现实的可行性统一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

  d.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4)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飞跃

  ①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

  a.从客观上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

  b.从主观上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主体的认识能力的限制和社会历史实践水平的限制。

  ②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二、真理与价值

  1、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

  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②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①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a.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

  b.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②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

  a.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b.真理反映的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③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a.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的;

  b.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c.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是同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统一相一致的;

  d.承认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真理。

  (4)真理和谬误

  ①真理发展的过程,不仅是相对不断趋近绝对的过程,而且还是不断同谬误作斗争并战胜谬误的过程。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生的,人类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难免发生谬误。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他们是性质对立的两种认识;

  ②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③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正确的认识往往会导致成功的实践,而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实践活动也会达不到自身所期待的结果,导致失败。只要人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就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变失败为成功。

  2、真理的检验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①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b.凡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

  c.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即使当前实践还不能加以判定,最终也会被以后的实践作出裁决。

  ②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社会实践总会受历史条件的限制。

  a.一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

  b.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

  c.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3、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1)价值及其特性

  ①"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价值体现的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价值离不开主体的需要,也离不开客体的特征。价值既具有主体性的特征,又具有客观基础。

  ②价值的特征:a.客观性;b.主体性;c.社会历史性;d.多维性。

  ►第四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①社会存在也称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物质生产方式、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②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③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b.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2)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生产方式就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

  ①劳动资料,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

  ②劳动对象,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合称生产资料;

  ③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2)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新增考点)

  1)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一般生产力,它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

  1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改革和巨大进步;

  2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

  3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2)在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3)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

  ①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②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

  ③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物质的社会关系。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

  ①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

  ②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分为:

  a.意识形态又称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b.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2)国家的实质

  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具体表现在:

  a.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b.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c.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及其方向。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二、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三、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①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

  ②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一、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

  1、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商品的二因素

  (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2)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通过交换满足他人需要,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商品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他们都有价值。

  (4)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本质上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5)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互相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没有价值的物品可以有使用价值,但这只是普通的使用物品,而不是商品。

  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商品的二因素由劳动二重性决定。劳动二重性不是两次劳动,而是同一劳动过程两方面。

  (2)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3)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①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4、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1)商品的价值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

  (2)商品价值的质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3)商品价值的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是按劳动时间来计量的。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它是在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竞争中实现的。

  (5)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包括:

  ①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②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③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

  ④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6)商品价值量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的,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

  5、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以及货币形式。货币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

  (2)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有五种基本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3)货币的出现,有利于解决商品交换的困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货币的出现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商品经济的矛盾。它使商品世界分为商品和货币两极,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表现为商品和货币的矛盾。因此,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6、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

  ①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②商品的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

  (3)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②价值规律自发地刺激生产力发展;

  ③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4)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

  ①可能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②可能导致收入两极分化;

  ③阻碍技术的进步。

  7、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只有商品变为货币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因为

  ①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③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3)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世界的拜物教性质的产生具有必然性:

  ①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产品只有采取商品的形式才能进行交换;

  ②劳动量只有采取价值量这一物的形式才能进行计算和比较;

  ③生产者劳动关系的社会性质只有采取了商品之间的物物交换才能表现出来。

  (4)商品世界拜物教性质掩盖了商品经济关系的本质,妨碍认识商品、价值、货币的实质。

  (5)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使得资本主义最终被社会主义代替。

  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1、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第二,劳动者一无所有。

  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2)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①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

  a.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②劳动力的价值的构成包含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是由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

  ③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

  ④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能够获得剩余价值,货币也就转化为资本。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2、资本主义所有制

  (1)所有制和所有权

  ①资本家之所以能够购买工人的劳动力,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②所有制与所有权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制的性质和特点只能从现实的生产关系的实际运动中去把握和理解。所有制决定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这种意志关系的性质在根本上是由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

  (2)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3、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

  ①生产过程的两重性:资本主义生产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其生产过程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②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有两个特点:

  a.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

  b.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③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2)剩余价值的实质

  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所创造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本质上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3)资本的本质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一定历史社会形态下的生产关系。

  (4)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剩余价值率

  ①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资本可以区分为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

  a.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转移自己的物质形态,不发生价值增殖;

  b.可变资本: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中不仅创造出劳动力价值,而且还实现了价值增殖。

  ②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a.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表明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

  b.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c.为理解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利润分配等理论奠定了基础。

  ③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m'=m/v,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④剩余价值率还可以=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5)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

  ①绝对剩余价值是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延长或提高劳动强度都会增加剩余价值;

  ②相对剩余价值是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

  ③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由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

  4、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剩余价值资本化,叫做资本积累。

  (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①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②资本家将获得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生产在扩大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2)资本积累的本质、源泉和后果

  ①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②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

  a.对工人的剥削程度;(高,多)

  b.劳动生产率水平的高低;(高,多)

  c.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大,多)

  d.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大,多)

  ③随着资本的积累,必然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即一极是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另一极是多数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较小部分。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

  (3)资本有机构成

  ①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量的比例,叫资本的技术构成;

  ②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构成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叫资本的价值构成;

  ③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叫资本的有机构成。

  (4)相对过剩人口

  ①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趋势,这是由资本无限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决定的;

  ②资本家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扩大生产规模,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这导致:

  a.可变资本相对量减少;

  b.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

  c.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③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形成的过剩人口。有三种形式:

  a.流动的过剩人口;

  b.潜伏的过剩人口;

  c.停滞的过剩人口。

  (5)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①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②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的矛盾加剧,是资本主义被取代的根本原因。

  5、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1)资本循环及其职能形式,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

  ①产业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依次地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执行三种职能,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产业资本运动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a.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准备

  b.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生产剩余价值;—决定意义

  c.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出售,收回预付资本价值和实现剩余价值。—销售实现

  ②产业资本循环要保持连续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a.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

  b.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相互继起。

  (2)资本周转及其速度

  ①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循环,就叫资本的周转;

  ②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关键的因素有两个:

  a.资本周转时间;

  b.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③要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获更多剩余价值,就要缩短资本周转时间,加快流动资本周转速度。

  (3)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生产是连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6、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1)平均利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分割

  ①当剩余价值看做是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时,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②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关系便被掩盖了;

  ③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a.在质方面,剩余价值率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b.在量方面,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p'=m/(c+v)

  在这一章节会出现计算题,很多同学就很头疼了,不想算、算不对,结果就放弃了:考研政治:马原计算题想放弃?用对方法很简单!(内含计算公式),看看这篇文章,帮帮为大家整理了马原常考的计算题,会了这些,再也不想放弃计算题的分了。

  ►帮帮友情提示:

  看着这份马原框架,你能回忆起每个知识点的内容吗?

  带你分析一下马原每章有哪些考点

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总结,背完这些,过线没问题~

    关于作者: admin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活着HTML!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列表 人参与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888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admi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