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九月中下旬了,我们的小伙伴的考研英语复习进度都到了哪一步呢?相信小伙伴们现在都会整套的做英语试卷来进行模拟了,那么今天帮帮就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我们的英语翻译该如何开启正确的解题技巧~~~
最近,帮帮发现很多同学现在对于考研英语翻译一直都存在误区主要误区有如下几个:
有的同学认为只要认识单词翻译就能翻译好;有的同学认为只要语法没问题就能翻译好,真的是这样的吗?
我们不妨来看下面一个来自英语一中英译汉的一个例子:
Newsourcesofenergymustbefound,andthiswilltaketime,butitisnotlikelytoresultinanysituationthatwilleverrestorethatsenseofcheapandplentifulenergywehavehadinthetimespast.大家可以看看这个句子,有很多生词吗?并没有。有很多难以理解的语法点吗?也没有。那为什么很多同学翻译出来的不像人话呢?
其实主要有两个问题:
第一,在前半句很多同学把Newsourcesofenergymustbefound这一部分直接翻译成“能源的新来源必须要找到”,这样翻译是蹩脚的翻译,因为Newsourcesofenergy在汉语中比较地道的翻译是“新能源”;
第二,还有mustbefound在汉语中经常翻译为主动句“必须要找到或者一定要找到”,或者在补充出来一个主语“我们、人们、大家”等,因为汉语中很少用被动语态,一般在不好的语境下或者特别想强调被动这个动作的时候才会用到被动语态,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这是一个翻译的思维习惯问题。
如果能把这两个地方搞明白,这句话的前半句就不会翻译的那么蹩脚了。此外,对于这句话的后半句,很多同学给出的翻译就没法看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后半句出现了两个定语从句,很多人一遇到定语从句就想着把定语提到修饰词前面翻译成前置定语。其实,不是所有定语从句都能翻译成前置定语的,一些特别长的定语从句是可以单独翻译成一个独立的句子的。
所以,这个句子我们经过处理之后可以这样几种翻译方法:
译法一:(我们/人们)必须找到新能源,这需要(花费)时间,但是不太可能出现任何恢复到我们过去所拥有的那种既便宜(廉价)又丰富(充足)的能源的感觉的情况了。
译法二:(我们/人们)必须找到新能源,这需要(花费)时间,但是过去我们所拥有的那种……情况不太可能出现了。
译法三:(我们/人们)必须找到新能源,这需要(花费)时间,但是不太可能出现那样的情况了,即(那种情况及时)我么过去所拥有的那种既便宜(廉价)又丰富(充足)的能源的感觉。
看完上述例子,希望能给同学们带来一些启发,考研英语翻译并不是只要认识单词或者语法结构能看懂就可以了。那么,到底该如何提高考研英语的翻译能力呢?可以从三个方面同时入手,即词汇+句子结构+英汉思维的差异。
首先,词汇,英语翻译中的词汇主要是存在词义的选择问题。因为会有大量的一词多义和熟词僻义单词。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决定一个单词该怎么取其词义呢?
一般来说,根据语境和汉语的习惯以及搭配来看词义最靠谱。比如下面这个来自英语一2006年翻译中的一个句子
Like other human beings, he encounters moral issues even in the everyday performance of his routineduties —he is not supposed to cook his experiments, manufacture evidence,or doctor hisr eports.
其中,cook,manufacture,doctor在此肯定不能翻译成我们熟知的意思啦,根据语境,这三个词一定都是用作动词,结合前面的语境,说是道德问题,以及这几个动词后面搭配的宾语,可见这几个词的意思也一定是贬义的。
因此,大家可以大胆地猜测~不兜圈子啦,这几个词在这句中都有“伪造、捏造”的意思。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要翻译出地道句子必须扫清常见的一词多义和熟词僻义单词。
其次,句法结构。可以弱化理论语法知识,能看明白句子就OK啦,因此,大家要结合历年考过的真题来练习长难句的理解。
最后,英汉思维上的差异。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老外说话和我们中国人的说话思维不一样。比如,老外喜欢在一句话中先交代出主要核心内容,把重心放于句首;而我们中国人不一样,我们喜欢把时间、地点、条件等一些列状语交代清楚再说主干,我们喜欢后重心。
因此,大家在做翻译的时候就要按照中国人的说话思维习惯来。今天介绍了如何做出地道的考研英语翻译的方法,词汇、句子结构和英汉思维习惯,三者缺一不可,同时注意到这三点,加以练习,一定能取得进步。
评论列表 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