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教育学考研: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与教育
2022教育学考研的小伙伴们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牢牢掌握教育学知识点,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取得好的成绩,避免在复习过程中出现无效学习。以下是考研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22教育学考研: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与教育”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第四节 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与教育
一、智能差异与教育
(一)智力概念
智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的综合,其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
(二)智力差异
1. 智力水平的差异
一般呈常态分布(量的差异),表现为智商水平的差异。斯坦福-比奈量表智力分布:
140 以上为非常优秀(天才);130-139 为超常;120-129 为优秀;110-119 为中上、聪慧;
90-109 为中等;80-89 为中下;70-79 为临界智能不足;70 以下为智力缺陷。
2. 智力结构差异
一般表现为智商水平质的差异。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语言、音乐、逻辑数理、空间、身体语言、自我认识、人际关系、自然观察等能力)。
(三)智力差异与教育
1. 智力差异与学习 总量
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IQ 与学业成绩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但不是唯 一的因素,知识结构、认知发展水平,学习动机、集体和教师等因素亦有重要影响。儿童的智力水平不仅影响学习数量,还影响学习质量。
2. 智力与学业成绩
使用的教学方法越是要求学生对信息做复杂的认知加工,则智力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程度就越高。为了顺应智力差异的事实,应该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做到因材施教。
二、认知方式差异与教育
(X:2009、2011、2012)
(一)认知风格
(B:2015)
认知风格也称认知方式,指个体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研究较多的是场独立认知方式与场依存认知方式,冲动型认知方式与反思型认知方式,系列性和整体性等方面。不管个体偏爱哪种认知方式,它们都没有优劣好坏之分。
1. 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赫尔曼·维特金的研究)
(X:2013;B:2016)
分类依据:认知加工中对客观环境所提供线索的依赖程度
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对比
类型 参照物 知觉方式 学习动机 感兴趣的学科
场独立型 内部参照
(主体感觉) 善于分析的知觉 内部动机、独立学习 自然学科
场依存型外部参照
(客观事物) 非分析、笼统的整体知觉 外部动机、易受暗示 社会学科
2. 冲动型与反思型(杰罗姆·卡根)
分类依据:概念速度,即信息加工,形成假设,解决问题过程的速度和准确性。
冲动型与反思型对比
类型 反应速度 反应准确率 反应态度 问题分析
冲动型快低冲动整体性把握
反思型慢高小心谨慎细节性分析
1. 系列性和整体性
采取整体性策略的学生在从事学习任务时,倾向于对整个问题将涉及到的各个子问题的层次结构以及自己要采取的方式进行预测,视野较宽。采取系列性策略的学生,把重点放在解决一系列子问题上,十分重视逻辑顺序。这两种策略是学生思维方式与问题解决方式表现出来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差异。
2. 深层加工与表层加工
学生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深度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深层加工,另一种是表层加工。深层加工指深刻理解所学内容,将所学内容与更大的概念框架联结起来,以获取内容的深层意义。表层加工指记忆学习内容的表面信息,不将它们与更大的概念框架联结起来。
3. 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
聚合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聚合思维法是把广阔的思路聚集成一个焦点的方法,又称为求同思维法、集中思维法、辐合思维法和同一思维法等。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
评论列表 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