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教育学考研的小伙伴们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牢牢掌握教育学知识点,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取得好的成绩,避免在复习过程中出现无效学习。以下是考研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知识含义及其类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一、知识含义及其类型
(一)知识的含义
从哲学角度看,知识是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知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知识指个体通过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一切信息及其组织,泛指人们获得的经验,将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包含其中; 狭义的知识仅指个体获得的各种主观表征,包括各门学科的事实、概念、定理等,不包
括技能和策略等调控经验。
(二)知识的类型
1. 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反映深度)
感性知识是对事物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 理性知识,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 题两种形式。概念
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及不同属性之间的本质联系。命 题表示的是概念之间的关系, 反应的是不同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
2. 具体知识与抽象知识(抽象、概括程度)
具体知识是指具体而有形的、可通过直接观察而获得的信息。该类知识往往可以用具体的事物加以表示。
抽象知识是从许多具体事例中概括出来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概念或原理。
3. 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知识的状态和表现方式)
(X:2007;2008)
安德森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是“是什么”的知识,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主要用来描述一个事实或陈述一种观点,一般可以用口头或书面言语进行清楚明白的陈述。陈述性知识是知识学习的基础,其建构的基本机制是同化和顺应。例如事实、概念、原理类知识。
程序性知识是“怎么做”的知识,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的一种实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在陈述性知识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其建构的基本机制是产生式或产生式系统。例如方法、策略类知识。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在实际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相互联系。陈述性知识是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基础,为执行某个实际操作程序提供必要的信息;程序性知识的掌握会促进陈述性知识的深化。
4. 结构良好领域知识和结构不良领域知识(知识及其应用的复杂多变程度)
结构良好领域的知识是有固定答案的知识,如需要背诵的课文中的语言知识。
评论列表 人参与